作者简介

刘开渠(1904年-1993年)江苏徐州府萧县人。雕塑家,早年毕业于北平美术学校,毕业后任杭州艺术院图书馆馆长。后赴法国,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归国后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其艺术风格融中西雕塑手法于一炉,手法写实,造型简练、准确、生动。 创作了《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等一批反映抗战题材的艺术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领导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创作工作,并创作其中的《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及《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等浮雕。 先后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杭州市副市长、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还担任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主任等。著有《刘开渠美术论文集》,出版有《刘开渠雕塑集》、《刘开渠雕塑选集》等。以其名字命名的刘开渠奖、刘开渠根艺奖,分别代表着中国雕塑界和中国根艺美术界的最高奖项。 【详细】

前言

时代的雕塑者——“刘开渠与中国美术馆”序

在亲历千年梦想和百年夙愿日益成真的今天,我们为曾担任30年馆长的卓越雕塑家刘开渠先生举办的这次大型展览,是中国美术界不忘初心,在新时代语境下重温经典,进行艺术创新的有意义的实践。刘开渠先生曾在恢复高考制度之后,为中央美院第一批雕塑研究生上第一节课时说过,一位真正的雕塑家,应该拥有一颗皮格马利翁的心灵。因为赋予创作对象以生命是雕塑家不可抑制的祈愿,当他进一步把这种创作自信和美好期待应用到生活与工作之中时,会收获更大的价值,达成更高的目标。刘开渠先生自己正是这样一位真正的雕塑家。从他的雕塑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如皮格马利翁创作的伽拉泰亚那样让“内在心灵性的东西显现出永恒本质上的独立自足(黑格尔)”的生命意蕴;从他的人生中,我们更可以看到历经坎坷却始终坚定理想,让中国雕塑实现历史文脉传承、民族身份认同、文化价值彰显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可以说,刘开渠先生的一生,是将个人理想与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紧紧相连的一生。他的雕塑艺术,记录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映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文化,凸显了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其生命轨迹始终与时代脉搏同跃动,与国家命运共呼吸,与人民需求心相通。 【详细】

中国美术馆纪念首位馆长刘开渠先生——“刘开渠与中国美术馆” 今日开幕

刘开渠先生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中国现代雕塑事业、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美术馆首任馆长,人民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2018年8月15日,为了纪念他对中国美术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由中国美术馆、刘开渠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刘开渠与中国美术馆”展览开幕式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群,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张平,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张士军,原中国美术馆馆长杨力舟, 北京刘开渠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雕塑家盛杨,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美术设计家常沙娜,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刘开渠先生的女儿刘米娜以及刘焕章、曹春生、刘曦林、章永浩、张晓凌、王少军、余辉、高天民、王平、米洁等专家学者共同出席了开幕式。开幕活动由张士军书记主持。 【详细】

刘开渠雕塑作品 更多>>

《向新时代致敬》(82cm×54 cm×43 cm,1984年,中国美术馆藏)

改革开放给经历了反右、文革之乱后的中国带来了新的活力,也给刘开渠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以女儿刘米娜为模特儿做了汉白玉女像,题名《向新时代致敬》。参加了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荣获特别奖。雕像一经展出,便受到好评,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向新时代致敬》是刘开渠在新时期看到中华民族走向光明的希望,也是他心中点燃的理想之光的象征性表现。 全文>>

刘开渠《蔡元培胸像》(1947年作于上海)

对刘开渠一生影响最大的是蔡元培和鲁迅两位先生,是蔡元培先生送他赴法学习雕塑,学成之后又邀请他回国从事雕塑教学,使他走向雕塑之路,成为中国现代雕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鲁迅先生在刘开渠回国后对他说:“过去做泥菩萨,现在该轮到做活人了。”这句话影响了刘开渠一生。他创作了大量“时代的英雄”,谱写了“中国人”的篇章,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作品。他一生多次创作《蔡元培像》,以表达他对先生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全文>>

《周恩来浮雕像》(24cm×24cm×1.5cm,铜,1980年创作于北京,中国美术馆藏)

刘开渠一生与周恩来总理有着深厚感情。早在1940年9月初,周恩来深夜造访刘开渠,拜托他转交一封密信给刘百亮,自此结下了深厚友谊。1949年7月,在第一届全国文代会上,刘开渠和周总理在北平再度重逢,总理还在家中宴请刘开渠、梅兰芳等十余位文艺家。 1953年,开第二届全国文代会时,周总理莅临大会做报告,他在台上看到了刘开渠,休息时走下台来找他,两双手再次握在一起。周总理说:“我们又见面了。”站在旁边的周扬同志拍拍刘开渠的肩膀,告诉周总理说:“他现在是杭州市的副市长了!”周总理点点头,很高兴地笑了。有一次,周总理接见日本美术界朋友,由刘开渠代表中国美协和廖承志一起陪同。周总理先到招待会会场检查有无不周到的地方。由于客人还没到,总理便和刘开渠聊起来。从中国雕塑艺术的历史和现状,怎样从古代雕塑中汲取有益营养,到民间作品的艺术特色,如何借鉴外国雕塑艺术等。总理很多想法,使刘开渠大为惊奇和感动!没想到的是,总理日理万机,还不忘关心雕塑艺术,还一直对美术界非常重视和关心。 全文>>

《马克斯恩格斯浮雕像》(24cm×23.5cm×1.5cm,铜,1956年创作于北京,中国美术馆藏)

《马克斯恩格斯浮雕像》《列宁浮雕像》《斯大林浮雕像》《毛泽东浮雕像》这组浮雕作品是1950年代刘开渠受中央编译局委托创作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浮雕像》《斯大林浮雕像》《毛泽东浮雕像》(人民出版社出版)封面浮雕作品。刘开渠创作这组伟人浮雕时,正值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的尾声。他倾注了很多心血,几乎每个人物都做了不同版本。这组浮雕作品,技艺精湛,人物形象刻画准确到位,是一组可视为雕塑教科书的经典浮雕作品。 全文>>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1952年—1956年创作完成,1958年立于北京天安门广场 )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1949年9月30日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兴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并举行奠基仪式。1952年动工,1958年4月22日完成,5月1日举行落成典礼。碑身正面(北面)镌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梁思成担当碑体设计,浮雕内容由史学家范文澜划定,浮雕由刘开渠主持并担任设计处处长及美术组组长。集中了中国最优秀的雕塑家:刘开渠、曾竹韶、王丙召、傅天仇、滑田友、王临乙、肖传玖、张松鹤。碑座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分嵌有反映中国人民近代史上革命斗争史迹的《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战游击队》《胜利渡长江》《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十块大型汉白玉浮雕,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雕刻了170多个人物,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伟大史实。风格采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传统,融合西洋写实手法。这座纪念碑是高层次、高规格、高水准、高难度的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新中国城雕建设的前奏与序曲,代表了建国以来甚至20世纪造型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 全文>>

《农工之家》 (1945年)

这是由刘开渠第一次自主创作,用雕塑形式反映现实生活,将工农形象作为创作题材的大型浮雕作品,在中国雕塑史上是一个开端。这件作品的主要人物以作者自己和家人为原型,采用高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的方式,表现田园间男耕女织、创造理想生活的美丽图卷,是作者对田园生活的一种理想追求。中心是农家主妇,围绕她的是她的三个孩子和猪羊。她的左边是做工的农民,右边是守在田边的老人,整个画面形成一首朴素安定的田园交响曲。在造型上,中间人物为圆雕,两旁为中浮雕、上部为浅浮雕,参差有致,变化丰富,使中心人物情态突出,衬托两边和上部的画面,鲜明地表现出作品的主题和内涵。在形式上,圆雕、浮雕的高低起伏互相衬托,使整个浮雕在艺术处理上生动活泼,深刻感人,耐人寻味。作品完成于抗战结束和内战爆发这个特殊时期,它的出现是现实的渐近线,远离实际时局又切近理想生活,所具备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地位不言而喻。 全文>>

《李家钰骑马像》(1945年)

李家钰是牺牲于河南洛河的一位川军抗战将领,是八年抗战中继张自忠之后为国捐躯的第二个集团军司令官,被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雕像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政府为纪念李家钰将军抗日阵亡,彰显其抗日事迹而立。刘开渠受邀创作。此像高3米多,立于成都市北门。文革中被毁。刘开渠在抗战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抗战题材作品,其作品数量和影响力在雕塑家中堪为之最。 全文>>

《孙中山先生坐像》 (铜,1944年作于成都,中国美术馆藏)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领导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帝制,是中华民国的开国之父。1944年,刘开渠应成都市长余仲英邀请创作《孙中山像》。像高1.8米,塑造孙中山先生手持书卷,身着长袍马褂,端坐于镶有梅花图案的明式椅上,左手握展开的《建国大纲》。作品基座较高,从空间上使人产生敬仰、怀念之情,而从作品塑造上看,孙中山先生又是一种慈爱、忧国忧民的神态。以此换去原来着短服站立的铜像。铜像于1945年安置于成都春熙路,至今保存完好。 全文>>

《川军出征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又名 《无名英雄纪念碑》,1944年立于成都)

1942年刘开渠应成都市长余仲英诚邀赴成都接受创作。由一位英勇战士的形象,概括表现了当年300万川军,穿草鞋,扛“老套筒”,带着川中父老的嘱托,坚定地走向抗日战场。此像1944年立于成都东门外的广场上,成为中国抗战历史的光辉象征,影响甚大。抗战胜利后,时任四川省教育厅长的郭有守出任联合国文化专员,曾带《无名英雄像》头部样稿赠送英国博物馆。此作是刘开渠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也是体现其艺术成就的经典之作。此像毁于文革,1989年,由刘开渠学生张绍臻复原。 全文>>

《抗日阵亡名将王铭章纪念碑》(又名《王铭章将军骑马像》 ,1939年立于成都)

1937年,应徐悲鸿和熊佛西之邀,刘开渠在成都开始创作《王铭章将军骑马像》,1939年完成。纪念碑由骑马像和基座左右四面浮雕组成,为纪念王铭章而建。王铭章是在滕县保卫战中殉难的将领,为台儿庄大捷奠定了基础,被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雕像高3米多,立于成都少城公园,表现了王将军威武英勇之气。刘开渠在当时大轰炸,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带领全家及学生王朝闻、梁洽民、曾新泉和工人,亲自翻砂铸铜,完成了当时成都最高的雕像。被四川省教育厅长郭有守赞誉“非但为开渠重要作品之一,在东亚现代雕塑上,亦为最足称道之作品。” 此像文革被毁。 全文>>

《一·二八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统称《淞沪抗战纪念碑》,1935年立于杭州)

原名《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立于杭州西子湖畔,气势雄伟,仿佛是江城卫士。这是刘开渠回国后创作的第一座户外纪念碑雕塑,也是中国首座抗战纪念碑雕塑。1934年筹建,1935年完成,是刘开渠第一次和政府合作完成的大型雕塑工程。纪念碑包括两个铜立像和四块石浮雕。顶端为两个站立的军人,军官手执望远镜,右手指东方;士兵手握枪杆,身略前倾,作冲锋陷阵状。浮雕正面是《纪念》:以三个女性为代表,手持花圈,哀悼死难将士。其他三面是《抵抗》《冲锋》《继续杀敌》,表现爱国志士沉着应战,英勇抗敌。在抗击日本侵略的紧要关头,建造这座纪念碑,不仅是为了纪念中国将士舍身为国的大无畏精神,更是激发国人的民族意识,体现人民对他们的期待。这座体现民族精神的雕塑是西方艺术文化同中国现实困境的首次碰撞,也是对雕塑普及和战争动员的极大呼喊,更被视为刘开渠纪念碑雕塑事业的良好开端。此碑毁于文革,2003年,由刘开渠学生沈文强复原,仍立于杭州西湖湖畔。 全文>>

展出作品 更多>>

杜甫半身像
作者:刘开渠
工农红军
作者:刘开渠
马本斋像
作者:刘开渠
牦牛
作者:刘开渠
农工之家
作者:刘开渠
胜利渡长江·渡江战士
作者:刘开渠
胜利渡长江·妇女头像
作者:刘开渠
踢毽
作者:刘开渠
萧友梅像
作者:刘开渠
周恩来浮雕像
作者:刘开渠
孙中山像
作者:刘开渠
半亩方塘一鉴开
作者:刘开渠
毛泽东像
作者:刘开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