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摄影术自19世纪中叶传到我国,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速向高速、由手工向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今天,摄影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内容。公众对摄影技术和艺术的好奇、追问与探索也成为一种自然的需求。这也使得人们更加珍视过去时光所留下的影像。为满足公众对摄影艺术的广泛诉求,中国美术馆继“影像中国—20世纪中国摄影名家”系列典藏项目后,将视角转向国际,策划了“国际摄影典藏系列”,以期推动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和收藏的发展,对建设一座集中外美术收藏、陈列、展览、研究为一体的美术博物馆,为人类保存传承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直接摄影”是摄影史中最为重要的一支艺术流派。它使摄影艺术的重心从欧洲远渡重洋转移至美国,以至成为在20世纪对摄影艺术发展影响最为广泛的艺术流派。用F64摄影小组宣言中的一句话来解释何为直接摄影最为恰当:“摄影的艺术形式应当为一种简单、不加矫饰的‘再现’”。这一思想正应和了中国古代经典庄子《人世间》中的名句“乘物以游心”。

图集

新闻

由中国美术馆、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北京泰吉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乘物游心——1839-1937直接摄影原作展”于2014年11月14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王瑶、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秘书长迈克尔·普理查德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游庆桥,常务副馆长马书林,副馆长谢小凡,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评论家托马斯·罗斯,美国摄影艺术家基姆·韦斯顿,本次展览的捐赠者马丽军,以及执行策展人卢骁等共同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主持。展览期间,泰吉轩携艺术家、基金会及收藏家将100幅国际摄影原作捐赠给国家。开幕式上,吴为山馆长代表中国美术馆接受了捐赠,并向捐赠者颁发了收藏证书。捐赠作品涵盖摄影发明人亨利ž福克斯ž塔尔伯特绝世原作及安塞尔ž亚当斯《月亮和半圆山》、爱德华ž韦斯顿《青椒30号》等摄影史经典名作。这批作品填补了中国美术馆在世界摄影史上重要摄影艺术家原作的收藏空白。捐赠者的无私奉献之举,将推动中国的民间收藏向国家公共艺术机构捐赠,以扩大国... 【详细】

何为直接摄影?

当某人尝试定义“直接摄影”时,很快便发现人们对什么是“直接摄影”并没有一致的看法。话虽如此,但界定该术语的基本轮廓是清晰的,它指的是一种试图展现某现实主题,并尽可能客观地,不在暗房或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图片后期处理的摄影方式。该定义可以包括能够直接反映主题的“纪实摄影”。但这两者常常通过“直接”一词被人们区分开来,“直接”指代的是风景和无生命的对象,而“纪实”却针对人与社会环境。直接摄影的最佳代表是美国西海岸F64摄影小组,F64摄影小组追求一流的纯粹影像,并将其定义为:“无需任何技巧、构图或想法,也非其他艺术形式的衍生品”。然而,直接摄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摄影术的开端,并在摄影术发明后175年的历史中不断发展。 【详细】

对等与再现

此部分以摄影术诞生为起点,以画意摄影终止而直接摄影出现萌芽为节点。“对等”出自此部分重要的艺术家阿尔弗雷德.史蒂格利茨的艺术观点,同时也是一个哲学论点。史蒂格利茨在20世纪20年代拍摄了一系列“云”的照片,取名为“对等”,也翻译为“等价物”,以此来反击认为照片拍摄好坏完全取决于拍摄对象的特征的论调。史蒂格利茨借此表达,即使像云彩那样变幻莫测难以捕捉的拍摄对象,依然可以依据其形状、影调、姿态、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内心。“再现”出自1932年亚当斯等人组织的F64摄影小组在旧金山笛洋美术馆举办的直接摄影第一次影展上刊发的F64摄影小组宣言:“F64 摄影小组的成员和邀请名单内的摄影师,其创作路线只限于透过纯粹的摄影方法,确立摄影的艺术形式为一种简单、不加矫饰的再现。”“对等”与“再现”概括为此期摄影在前阶段中成果的浓缩,也成为直接摄影继而发展的启明灯。 【详细】

自在与灵光

此部分展现的均为直接摄影中具有代表性的摄影大师。他们遵循着“对等”与“再现”的理念进行创作,但是每个人都风格迥异,具有各自的艺术特点。“自在之物”源自于哲学家康德的哲学理论,康德认为万物皆有“自在之物”和“现象”两部分。“现象”是可触及可感知的具体形状、颜色、质感等等。而“自在之物”本身是不可知的,是隐藏于物体表象之下不被感知但是确实存在的。“灵光”一词则出自于瓦尔特. 本雅明《迎向灵光消失的时代》一书。他认为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品的“灵光”正在消失。这种“灵光”是艺术家在手工参与艺术品制作时所赋予艺术品的。而他的另一篇文章《摄影小史》则又指出,在早期摄影家的作品中,“灵光”通过艺术家以摄影手法和暗房制作而被赋予到作品之中。摄影大师保罗·卡普尼格罗曾说过,他所追求的恰恰是作品图像背后的东西。他拍摄的虽然只是一个苹果、一朵向日葵,但是通过照片能清楚地感觉到照片背后是有灵性的,这种灵性是非常... 【详细】

融合与思辨

此期摄影艺术家大部分师承于前一篇章者。他们的作品在展现了历史延续脉络的同时,还能令人明显地感受到在当代艺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巨大变化。在艺术发展中,穷则思变,变则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极简主义、后表现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艺术思潮相互交织,传统艺术门类由于媒材、手法、表现形式的多元而越来越模糊。对于许多艺术家而言,摄影本体在逐渐淡化,相机沦为单纯的工具。在这样的背景下,坚持从媒介选择到表现方式仍然能够以摄影本身作为出发点的艺术家,在此部分一一呈现。这一部分的艺术家将摄影与当代艺术思潮进行融合并产生变化,但同时并未脱离摄影艺术本身的趣味和特点。可以看到这部分艺术家师承于前者,仍然以摄影本体作为艺术创作的出发点。但是无论在摄影语言的运用,还是艺术风格的表现等方面均展示出融合了当代艺术语境百态纷呈的效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