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静山先生(1892-1995)出生于江苏淮阴,12岁时开始学摄影,后来又到上海学习绘画,并在报馆任记者,成为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之一。1927年他在上海组织中华摄影学社,大力推广摄影艺术的进步。随后众所周知,1939年,他以中国山水画理论为基础,结合摄影艺术的特点,创造了集锦摄影(CompositePicture)的独特技法,并由此获得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美国摄影学会高级会士等多项高级荣誉称号。后来他在台湾担任台湾摄影学会... 全文>>
艺术界的百岁人瑞,郎静山先生已经过世十几年了。他为我们留下来不少的杰出作品供我们凭吊、欣赏。近来他的后人为他举办一次回顾展,邀我去参观,使我一时之间沉醉在追索现代化历程的回忆之中。在我年轻的时候,郎老的大名已经如雷贯耳,他的作品风格及技巧令人过目难忘,但是坦白地说,并不是当时年轻而正寻找自己努力方向的人所打算模仿的对象。我们会觉得他的贡献已盖棺定论,但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尊敬前辈的风范,... 全文>>
今天我谈的专题是关于郎静山成为大师之前的前置阶段。刚才提到我们很少看到郎先生到底怎么说他自己的作品。这里各位看到是郎先生出的第一本摄影集叫《静山摄影集》。封面是这样子的,1929年,当时你看这个封面的时候也看得出来,在郎静山所处的上海的十里洋场里,内容先不管,但是从封面可以看到一个当时很流行的造型,西方式Art Deco的风格,他们当时正在做这种美术设计上的实验。所以在郎静山进入集锦摄影之前的这个阶段里面... 全文>>
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郎先生和郎老的作品和他的艺术历程。刚才开玩笑,我说“吃了郎老一辈子”。然而足见郎老的艺术的成就。我们想一想,一幅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残卷,几百年后还能成为了文化的热点。汤显祖的一部《牡丹亭》,反复传唱搬演也是几百年,现在也成为文化热点。郎先生仙逝近20年,他的遗作最晚都是二、三是年前创作的,如今后人能坐下来研究、细细品味,也足以说明郎先生摄影艺术,在中国近代、现代、... 全文>>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郎静山先生的作品与日本绘画主义之间的联系,从中我想追溯一下在东亚绘画史上有什么样的变化。郎静山先生的作品最早介绍到日本是在1951年10月份,郎静山先生摄影个人展在东京的银座举行。对于此次展出,日本最有名的摄影评论家一奈信男(音)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做出以下评价,“郎先生主要是通过情景照片的方式表现南画的手法”,采用装裱的方式,下面是照片,照片的上面附上与照片的意境相符合的诗文诗...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