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意在独造——为马士达艺术作品展写

艺术家用作品说话。这是常常为人们所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真的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易事。要有过硬的作品,首先做人要有品质、品格。人格精神渗透在作品中谓之有筋骨;品格熔铸于作品中谓之有道德;情感化入作品中谓之有温度。艺术家唯功深百炼、潜心传统、力求新意,在人和作品的相互依存中塑造艺术之精神,以致作品和人成为一个整体,方能和前贤通息,与今人对话,为后世传薪。我之所以在此感言,乃在于为我所熟识和尊重的篆刻家、书法家马士达先生的艺术所动情。马士达(1943-2012)先生,生前不求闻达,天性耿介、内向,有时甚至有点固执的艺术家,在篆刻上以“胆敢独造”的创新精神,形成了雄浑正大、朴茂简约的风格,并在当代印坛,领大写意之风骚,在方寸之间、在刀与石的较量与磨合中,于中国现代篆刻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马士达先生,祖籍江苏涟水,1955年移居太仓。六十年代初始自习书法篆刻,后蒙沙曼翁、宋季丁二位先生指授。1983年即在全国征稿评折桂。1987年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任书法篆刻副教授,培养了大批院校学生以及社会学员。长期以来,他专心创作,孜孜矻矻,锐意敏求。以书入印、以印入书、在书印互参中达到相生相融而又相得益彰的境界。 【详细】

简介

马世达

马士达(1943——2012),书法篆刻家,别署骥者、老马、玄庐。祖籍涟水,1955年移居太仓。六十年代初始自习书法篆刻,后蒙沙曼翁、宋季丁先生指授。1983年在全国征稿中折桂, 1987年调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任书法篆刻副教授。作为当代极具影响的代表性篆刻家之一,马士达先生秉持深入传统、食古而化的执着,继承与发扬了吴昌... 【详细】

"篆痕印心——马士达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由中国美术馆、江苏省文联共同策划举办的“篆痕印心——马士达艺术作品展”于2016年9月29日上午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开幕式现场由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张士军向马士达先生之子马峥嵎颁发了捐赠证书,感谢马士达先生家属对中国美术馆的无私奉献。张士军书记、陈洪武副主席、李刚田先生分别致辞,马士达先生之子马峥嵎先生代表家属致答谢辞。吴为山馆长在前言中写道:要有过... 【详细】

斯人已矣 其艺永存——写在《马士达先生书法篆刻作品集》出版之际

马士达先生生前以篆刻闻名。这或许是因为1980年代初期他以篆刻在艺坛展露头角,1990年代出版了颇具影响力的专著《篆刻直解》,参与主编了近百万字的《篆刻学》。但更重要的还是,在近三十年的中国印坛上,先生始终以正大雄浑且又灵变莫测的印风独标一格,尽领风骚。先生的篆刻以最为典型质朴的汉铸印筑基,使其篆刻从根本上获得了正大宏阔的气象。他服膺近现代大师吴昌硕、齐白石、来楚生三家,但绝不盲从效仿,而是在吃透三家艺术精神的基础上,从古玺、秦汉封泥、汉魏凿印中寻找变化机理,并且摸索总结出一整套创作手法:咀嚼文词,冥想其印,意在笔先胸有稿;即兴上石,反复书之,捕捉笔墨意外趣;大力奏刀,既稳且狠,精准随机两相济;精心收拾,多方做印,自然浑成夺天工。由此,先生的印作竭尽正奇、轻重、虚实、擒纵、转折、聚散、精粗、清浊种种变化之能事,既极具视觉冲击力,又耐人寻味,百看不厌,加之生动自在、拙中寓巧的行书边款,先生的篆刻超乎同代人之上,虽无门派徒众摇旗呐喊,但足可以与明清近代诸家相比肩。 【详细】

【捐赠书法作品】 更多>>

玄庐印稿
作者:马士达
玄庐印作
作者:马士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