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世达

  1943年(癸未) 1岁

  7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涟水县红窑乡赵码马庄。父亲马宗仿是小学教员,当时与李干成等同志一起搞地下革命。母亲刘芹在农村种田并操持家务,养育四个子女,马士达排行老三。

  1950年(庚寅) 8岁

  7月,涟水县杨和小学读书。

  1950年刚懂事起,每年过年过节看见老家的二伯祖父,能以一手毛笔字替庄上每家每户房屋门上写对联。心中艳羡,并指指画画,梦想长大后也要写一手漂亮好字。

  1954年(甲午) 12岁

  3月,转学常熟师范附小,读四年级。

  1955年(乙未) 13岁

  3月,转入太仓师范附小,因语言不通重读四年级。

  1957年(丁酉) 15岁

  7月,就读太仓师范附小高小六年级。

  9月,就读太仓城厢中学读初中,至1960年7月。

  是年起,参与小学、初中、高中的校黑板报及班级黑板报的板书、画画、设计报头等工作。同时喜好音乐,特别喜欢吹奏笛子、萧及二胡,听收音机摸索自学。日后演奏技法不规范时,特自刻一方印章《乃借二胡传心声》,边跋自嘲:“老马拉二胡,自己最清楚。水平很一般,却知琴中趣。己丑二月,篆罢逗乐”。

  初中期间,因喜爱:“钓鱼、刻石、写字及民乐”,故有:“笔杆子、琴杆子、鱼杆子”的三杆子美称。

  1960年(庚子) 18岁

  初夏,代表城中校队,参加“太仓县中学生运动会”,各获跳高、跳远二个项目第四名。

  9月,入太仓县中学读至1961年7月,高二下半学期参军结束。

  1961年(辛丑) 19岁

  8月,入伍,为南京步校勤务连通讯员。

  在部队中历任文书、电影放映员。从事连里、团里开会及其他各种活动时参加会场布置、书写各种横幅及标语。在放映队时,所有的幻灯片都由自己制作。

  据战友回忆:其在训练之余,抓紧时间刻苦以废报纸练习书法。临摹郭沫若书体已达惟妙惟肖。

  1962年(壬寅) 20岁

  5月,调宜兴6287部队三连,历任战士、文书、电影放映员。

  期间创作新诗句:“摇一路铃铛,敲一路鼓点”。

  直至1966年3月退伍。

  1963年(癸卯) 21岁

  展出其临摹的郭沫若行书《毛泽东诗词一首》。

  1966年(丙午) 24岁

  3月,退伍后任太仓城乡镇机关工作,至1972年4月。历任办事员、文化站长。负责文化宣传工作。刻钢板、油印宣传材料,带头学唱样板戏,写表演节目小剧本。组织参加县里、地区的文艺汇报演出。

  全国学大寨时,代表苏州地区到北京农业展览馆布置江苏馆展览,历时两个月。

  1967年(丁未) 25岁

  10月,与夫人张国璧结婚(时年国璧24岁)。

  任文化站站长期间,经常邀请上海的书法家高式熊、周慧珺、吴建贤、洪丕谟等名家,到太仓举办书法交流,向他们学习,观摩他们的书法技艺。开启了上海、太仓两地书画文化交流的大门。

  文革初,每天带领几个小青年,教他们画方格子,自己则以排笔手写新魏碑体大标语。历时半年,从城东门到西门、从南门到北门的所有空墙上均用红漆书写红色革命标语。

  1969年(己酉) 27岁

  1月,女儿马峥嵘出生。

  时迁居新东街59号。因州桥边为临河老宅,故自号:“临河一卒”。后沙曼翁先生戏刻《河边卒》。

  全国掀起学习毛泽东思想高潮时期,与苏州地区搞艺术的骨干王勉等画家,到太仓沙溪洪泾大队宣传,与学习毛选积极分子顾阿桃、沈玉英等布置各种展览及宣传活动,直至林彪事件后结束。

  为同乡好友、画家陆诵生制《陆诵生印》。

  1972年(壬子) 30岁

  4月,调太仓插秧机厂,做热处理工,兼任厂工会宣传干部。达7年半之久,直至1979年9月。

  时受画家王勉等影响学习油画,喜画毛泽东像及俄罗斯风景。又竹刻搁笔、笔筒等非常精美。宋季丁先生见之称“其手太巧,但需专注,不能散”。故后放弃绘画,专心于书法篆刻艺术学习。

  在太仓插秧机厂做热处理工时,被派到无锡红旗拖拉机厂学习热处理技术。而志已在书法,对同去学习的几个青年说:“你们用心学习,我将来肯定不会干这个工作,我一心写字练好书法。”于是到旅馆苦练书法。无锡庄天明知道此事后到旅馆找他谈艺,从此两人成为终生艺友。并在庄天明身上得到了书法艺术的启发。

  是年,行书《明高启枫桥诗》。

  1973年(癸丑) 31岁

  7月,儿子马峥嵎出生。

  因自学书法进步甚微。通过太仓县中教师沙培琪先生,结识其父著名书法篆刻大师沙曼翁先生。其时沙曼翁先生患难,在上海外岗农场下放劳动。与太仓县仅一河之隔,每逢周日,骑车向沙老请教。开始正式拜师学习篆刻技艺,进步迅速,获得沙老赞许。

  沙曼翁先生之后陆续为刻《马士达印》、《士达私印》、《娄江马士达章》、《士达之鉨》、《马士达书画记》、《河边卒》等6方印章留念。

  又与苏州费新我、宋季丁、矫毅、张寒月、吴养木等先生交往,请益书法篆刻艺术。但受宋季丁先生“自然、自由、天真烂漫”的艺术观影响至深。

  10月,行书《郭沫若诗一首》、篆刻作品同时入展《江苏省国画书法印章展览》,在省展览馆展出。

  1974年(甲寅) 32岁

  5月,自制印章《士达珍藏书画之印》及为祝秋荣刻《阿秋》印。

  1975年(乙卯) 33岁

  秋,书魏碑《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诗》。

  为好友沈炳章医生刻《沈炳章》、《沈炳章拟方》印。

  1977年(丁巳) 36岁

  临《汉医简》。

  1978年(戊午) 36岁

  5月,自制印章《士达所藏》。

  为挚友、同事----太仓著名国画家邢少兰先生刻《少兰》小印。

  1979年(己未) 37岁

  6月,自制印章《马士达印》。

  9月,调太仓工艺美术厂做工人,兼任厂工会主席,至1987年2月。

  在太仓工艺美术厂期间,广泛临摹各种字帖,坚持努力自学,刻苦练习书法篆刻艺术。

  复为邢少兰再制《少兰》印。

  10月,为太仓弟子邓进书唐诗《山行》条幅留念。

  1980年(庚申) 38岁

  由新东街迁入向阳新村3幢3楼。

  晚秋,作印章《长毋相忘》、《闵文份》、《静远堂》。

  11月8日,自制印章《士达之鉨》。

  12月,书法作品入选《江苏省第四届书法篆刻展览》。

  同月,加入江苏省书法家协会。

  1981年(辛酉) 39岁

  谷雨,《娄东之春》得到了时任县委书记曹兴福的大力支持,和王诗森等组织上海、太仓两地书法家,进行了《娄东书法交流会》活动。邀请了上海著名书法篆刻家:苏渊雷、高式熊、周志高、吴建贤、张森、方传鑫、洪丕谟等参加,提高了太仓整体的书法篆刻创作水平。

  为挚友、画家邢少兰再制《少兰》圆朱文印一方(此类圆朱文印,在马士达一生的篆刻创作中罕见。)

  6月,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60周年书《毛泽东●七律到韶山诗联》。

  是年,有《苦乐》印留世。

  1982年(壬戌) 40岁

  3月24日,致艺友庄天明函。

  夏,为邓进书大草《傅山诗一首》。

  是年,为太仓洪利明书《镜湖简书》条幅。

  冬,为太仓祝秋荣书《峨眉山月歌》条幅。

  是年创作《惟吾德馨》、《玄庐》、《叶落归根》、《师竹友石》、《宁静》等获奖状元印。其中《师竹友石》是为挚友画家、古松堂邢少兰先生所作。(马士达共为邢少兰先生治印多达51方,俩人视如孪生兄弟,为一生的书画篆刻艺术知音)。

  参加江苏省书协活动。

  篆刻作品《游于艺》刊登于《书法》第五期。

  是年又作《愚》、《陆(押)》等印。

  1983年(癸亥) 41岁

  3月,篆刻《宁静》、《师竹友石》、《叶落归根》、《海外飘零》等作品,在上海《书法》杂志主办(苏州艺石斋与上海西泠印社协办)的《首届全国征稿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并刊登《书法》第四期。自述获奖感言:“1963年开始自学篆刻,初凭兴趣,后来才领悟到刻印必须以秦汉为宗,取神遗貌。于近代印人,最叹服吴昌硕的篆刻能于不经意中见功夫,因潜心效法,并博采众长,以求自成面目”。因此是文革后的第一次全国篆刻评选活动,故影响巨大,参加名家云集。当时评委为潘主兰、高式熊、叶潞园、张寒月等先生,评选出了有:马士达、石开、黄惇、徐利明、陈辉等10位一等奖获得者。为今后的书法篆刻振兴起了巨大地推动作用,也为马士达书法篆刻事业开创了新的转折局面。

  是年创作《万古千秋》印。临刻《既寿》、《木鸡》、《白石》等吴昌硕、齐白石大师印章。

  冬,为太仓浏河弟子张晓龙书隶书对联以致鼓励,又临作《甲骨文》条幅、行书《徐琏●送别雪舟诗》。

  1984年(甲子)42岁

  5月,《太仓县书法工作者协会》成立,被推为第一任理事长。

  6月,草书作品《鲁迅诗一首》发表于《中国书法家五十家作品》。

  7月,同事陆培明画家转赠寿山原石50斤,兴奋不已,连夜开料制印。为刻《培明之印》。边跋道:“老马得此宝石,今为培明兄刻制。自学金石至今,从来没刻到这样好的石头”。

  10月,草书作品《毛主席诗》入选苏州市文联、苏州市文化局承办的“庆祝建国35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览”,并获优秀作品奖。

  是年,创作《玄斋》、《马记》、《怀故土》等印。

  中秋节,为太仓洪利明节临《张迁碑》条幅。又作,行书《杜甫绝句》中堂、隶书《石门颂》字,书《宁静》横批。

  1985年(乙丑) 43岁

  早春,为毛锦晖临《颜真卿自书告身》条幅。

  5月,书法作品入选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中国书法展》,送往比利时、法国展出。

  夏,为太仓弟子毛锦晖示范书法,节临《爨宝子碑》条幅。

  9月1日,《怀故土》、《享天伦》篆刻作品,入选《国际书法展览》在河南郑州隆重展出(中国书协河南分会、对外友协河南省分会主办,上海《书法》编辑部、湖北《书法报》社、香港《书谱》社、河南《书法家》编辑部协助,以及中国书法家协会后援)

  篆刻作品《怀故土》入编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国际书法展览作品精选》,并以钢笔字自录作品自评:“用刀于爽朗中见厚重,挺拔中取朦胧,天真朴茂,字法稳中求变,寓巧于拙,透出取法汉印及吴昌硕的深厚基础。”

  同月,书法作品《鲁迅诗》获南京《周末报》“银牛书法比赛”银奖。

  为太仓洪利明节临《爨宝子碑》条幅、为张宏书《刘禹锡》诗一首。

  冬,节临《爨宝子碑》及楷书《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联。

  1986年(丙寅)44岁

  3月,书法作品《兰生有芬》,在江苏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南京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江苏省美术馆主办的《计划生育书画摄影作品展览》中获优秀作品奖。

  4月,篆刻作品入选中日牡丹樱花笔会筹委会举办的《中日牡丹樱花笔会》。

  同月,4方篆刻作品《大义著明》、《道德为城》、《国风冲融迈三五》、《娱》刊登于辽宁美术出版社《书法艺术》第一期。

  同月28日,书函艺友庄天明兄。

  6月,篆刻《听雨楼》等印屏,在《书法报》举办的“黄鹤奖全国书法大赛”中荣获银奖。

  同月,篆刻作品《大义著明》入编《苏州现代书画选》(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7月16日,书法作品入选中央文化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杂志社主办的《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

  夏日,为儿子峥嵎作《马峥嵎印》,已期望从事书法篆刻之艺。

  8月10日,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会》中展出。

  11月12日,书法作品参加广东省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广东分会主办的《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中外书法作品展览》。

  是年中秋后一日创作《宁丑毋媚》、《思离群》印,

  又作《玄之》、《食古》、《惘》、《命》等巨印传世。

  1987年(丁卯) 45岁

  2月,被中共太仓县委员会、太仓县人民政府评为“1986年度县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

  3月,被著名书法家尉天池教授慧眼,破格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创办中国高校中第一个“书法篆刻”的本科专业。为书法篆刻艺术日后的振兴、繁荣、普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时自觉缺乏扎实的基本功和理论水平,不分昼夜学习,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见解。

  同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5月,在《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团结报》、《华声报》、《迎春书画社》联办的《首届“爱国杯”海内外书法展大奖赛》中获优秀奖。

  同月,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协河南分会、开封市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临书大展》。

  7月6日,被江苏省教育委员会聘请为“江苏省1978年教师书法、绘画、摄影展”评委会委员。

  8月,在《书法》杂志“书苑撷英”全国中青年作品征稿评比中,以书法篆刻“双项”被评为全国三十七名优秀作者之一。

  9月20日,再函艺友庄天明相互鼓励。

  10月,篆刻作品入选西冷印社举办的《首届全国篆刻作品评选》。《宁丑勿媚》、《思离群》刊登在《西冷印社首届全国篆刻作品评展》,并以毛笔书法评论。         

  10月,篆刻作品《守雌》入编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

  11月,书法作品入选上海书画出版社、朵云轩、书法杂志编辑部举办的“纪念《书法》创刊十周年当代书家作品展”。

  是年,作《道乃大》、《玄庐》、《铜古人三镜》、《闲云半山》等印。

  冬,集楷书《嵩高灵庙碑》条幅、朱笔书汉简《鲁迅诗句》、节临隶书《张迁碑》手卷、节临《汉开通褒斜道碑》斗方。

  1988年(戊辰)  46岁

  春,作隶书《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四言联。

  4月,书法作品《鲁迅诗》,赴日本参加《田山新胜寺开基1050年纪念书展》,并收入《中国当代墨宝集》。

  山东省临朐县委、县府、县文化局拟在“老龙湾”龙年修造“百龙壁”,受聘为全国百名书法家之一,书写“龙”字。

  4月20日,书法作品入选江苏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江苏电视艺术界暨江苏彩电中心祝贺书画展》,并为江苏电视台珍藏。

  5月,篆刻作品《玄庐》、《风雨故人》入选《第四回日本篆刻展》。

  草书作品刊登于日本爱知书交易研究会,为纪念日中平和条约缔结十周年出版的《教授书法展览作品集》。

  6月,篆刻作品《道乃大》、《铜古人三镜》、《闲云半山》入选《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7月1日,为海安县人民政府捐赠书法作品一件,《联合抗日座谈会会址修复赐赠作品》并被海安县博物馆收藏。

  7月28日,作品参与展出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的《江苏省直属系统书法协会首届书展》。

  9月,篆刻《铜古人三镜》等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承办的《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并收入作品集。

  同月,《位卑未敢忘忧国》等作品入选《第二届国际篆刻艺术大展》。篆刻5方《怀故土》、《大义著明》、《铜古人三镜》、《国风冲融迈三五》、《位卑未敢忘忧国》,刊登于韩国篆刻学研究会编行《国际篆刻艺术大展印集》(汉城版)。

  12月4日,被聘请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讲师。

  上海《书法》第五期,专题介绍马士达篆刻《玄之》、《宁丑勿媚》、《道乃大》、《千虑愚者》等作品。

  楷书作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入编《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中外书法家作品展览选集》(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出版)。

  是年,又作《士达私鉨》、《马士达鉨》、《位卑未敢忘忧国》、《长毋相忘》、《身在心中》、《范扬》等印。作行书《鲁迅诗》。

  1989年(己巳) 47岁

  5月,书法作品入选由标准草书学社、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主办的《中外草书展览》。

  在团中央、全国学联、国家教委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纪念五四70周年全国高等院校师生书法评展》中获教师优秀奖。

  6月,论文《篆刻要说》(《篆刻入门要说》)发表于1989年第6月号。

  国家教委委托南京师范大学主办《中国美术教育》杂志。

  8月,行草作品刊登于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分会编《江苏书法篆刻作品选集》(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9月,篆刻作品3方刊登在《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作品集》(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10月,作品《隶书·李太白诗一首》入选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举办的《海峡两岸苏州乡亲书画展》。

  11月15日,捐赠书法作品于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收藏。

  文章《吾与印》刊登在《彭城印社》创刊号。

  篆刻作品2方,刊登在《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之《禾德堂●马士达专辑》(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冬至日,行书《韦应物诗》中堂。书风日渐气势磅礴。

  是年,又作《空潭泻春》、《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等印。

  1990年(庚午) 48岁

  1月,篆刻作品3方入选《南京印社社员印集》。

  春节,行书《倪瓒诗》中堂、《逸兴》斗方、行书《神会》横批,以水墨形式作新的探索。

  4月10日,为支持十一届亚运会奥林匹克体育馆中心场馆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向国家体委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捐赠书法作品一件。

  5月,对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入选《首届全国楹联书法展》,并被电视剧《联林奇珍》录用。

  7月,书法《党怀英诗》参加日本产经新闻社举办的《第七回国际书法大展》,评为优秀奖。

  8月,行书作品入选社团法人中部日本书道会、中日新闻本社、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爱知县日本中国友好协会主办的《江苏省友好县省缔结十周年,法人认可十周年,众人书道展四十回纪念》,入编《日中书法展图录》(爱知县社团法人中部日本书道会出版)。

  9月,篆刻作品45方印屏,参加上海朵云轩创办九十周年举办的《当代著名中年篆刻家21人作品邀请展》,并有11方收入专辑,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10月,篆刻《公则生明》、《廉则生威》等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并被评为优秀作品奖,收入《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展览作品集》。

  书法作品《云林诗》入选《90国际书法篆刻艺术博览会》,获荣誉奖。

  逸笔行草《杜甫诗》。

  是年,新作《今是昨非》、《马士达之鉨》等印。

  1991年(辛未)49岁

  6月5日,篆刻作品入选《江苏省首届普法书画篆刻展览》,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并由江苏省司法厅永久收藏。

  7月1日,篆刻作品参加江苏省文联、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江苏省美术、书法、摄影展览》,评为优秀奖。

  7月,书法《云林诗》获《90国际书法篆刻艺术博览会》荣誉奖,被收入《国际·当代书法篆刻大观》。

  夏,行书《徐渭题画诗》。

  9月,捐赠《草书》一件参加江苏省文化厅主办的《江苏赈灾书画义卖展览》。

  10月,篆刻《古调自爱》、《食古者》、《王(押)》、《通则灵》等4方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与烟台市文联承办的《全国第二届篆刻艺术展》,并收入专集出版。

  行书作品入选深圳原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当代书法展》。

  在《书法博览》91期,发表文章《学印管见》。

  是年,作《臣本刷字》、《华楼叠石》、《自胜者强》、《食古而化》、《食古者》、《气贯长虹》、《君子怀德》、《通则灵》等大量精品印章传世。

  书《郁达夫》行草中堂、斗方《杨万里诗》。其中《玄庐》是以画入书。

  1992年(壬申) 50岁

  1月,篆刻《华夏之光》等25方作品入编《当代著名篆刻家作品精选》(重庆出版社出版)。

  3月,书法作品入选南京国际梅花展组委会举办的《国际梅花展览会》。

  春,书行书《党怀英诗》。

  4月,作品入选常州市文联、常州市书协主办的《当代名家书画邀请展》。

  5月,篆刻《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等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山东省书法家协会、枣庄市文联、枣庄市总工会承办的《第四届全国中青年书展》,并被评为“全国奖”作品。入编《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6月,篆刻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览》,入编《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9月,隶书条幅《自作诗》,入选《第三回中国友好自咏诗书交流展》(东京·北京)并收入专集。

  秋,书行草《王世贞咏梅诗》。

  10月,篆刻作品20余方入选《日、中、南韩三国联合邀请展》(每个国家20人)。

  同月,篆刻10余方入选韩国篆刻学研究会主办的《第三届国际篆刻艺术大展》。

  同月,书法作品应邀参加中外名人研究中心、国际现代书法集筹委会举办的《国际现代书法大赛》并获荣誉奖,入编《国际现代书法集》。

  论文《篆刻管见》发表于1992年《书法博览》。

  凌鼎年撰文《不求闻达求高格》介绍马士达艺术成就,发表于1992年10月20日《解放日报》。

  90年-92年学年因教学成绩显著,被南京师范大学授予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是年,作《年五十矣》、《凛之以风神》、《墨妙亭》、《园丁》、《仁者守义者行知者虑》、《乐泉之印》、《耻为书奴印匠》等印。

  行书《陈白沙诗》,为太仓弟子闻晓逸书《舟中读陶诗》。

  冬,为女儿峥嵘作《雪舟》等多印留念。

  1993年(癸酉) 51岁

  《中国书法》第一期刊登《马士达作品选》,同期发表辛尘撰文《马士达,人——印——书》。

  6月,首部个人专著《篆刻直解》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辛尘撰文《马士达篆刻艺术及其〈篆刻直解〉》予以评论,刊载于台湾《艺坛》杂志第308期。同时刊登印章有《守雌》、《有容乃大》、《比德与玉》、《内敬外静》、《得意忘言》、《食古乃大》、《宁率真》。

  6月,入录西泠印社·中国印学年鉴编辑组委会编《中国印学年鉴》,在录类别:印人传。

  夏,应苏州寒山寺方丈性空法师之邀,行书《唐●张继枫桥夜泊》诗一首,并刻碑立于寒山寺名家碑廊,永久陈列。

  8月1日,被聘请为“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

  9月,篆刻作品5方入编《江苏篆刻书法名家作品集》(万景艺术文物中心出版)。

  同月9日,书法作品《枫桥夜泊》被苏州市枫桥史迹史料陈列馆收藏。

  10月,作品在《江苏省首届老年人运动会书法摄影展》中展出。

  11月,论文《从两届展览看当今之篆刻》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四届书学讨论会》、论著《篆刻的形式与内容》同由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印行作为教材。

  篆刻作品2方,发表于《当代书法》创刊号。

  与韩天衡、黄惇等合著《篆刻创作论》印行,由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印行作为教材。

  是年,新作《比德于玉》、《来自田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宁真率》、《洗尽心中俗气》、《五十尚有惑》、《庖丁解牛》、《马士达印》、《陈萍》、《毋坏败》(2方)、《云鹤》等精彩印。

  书行草《沈尹默诗》、行书《赵翼论诗》。

  1994年(甲戌) 52岁

  8月13日,书法作品入选香港国际书画家交流协会、海天印社主办之《庆贺邓小平同志九十寿辰专题书画展》。

  秋,隶书《书者散也》横批、行书《陆游夏日杂题》。

  为挚友著名画家邢少兰先生再制《邢少兰印》,边款云:“┈少兰之画风与予之印格,虽异曲同工也。故每每珠联而璧合,善哉”。

  11月,篆刻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三届篆刻艺术展览》。

  8方篆刻作品《墨妙亭》、《凛之以风神》、《公则生明》、《乐泉之印》、《孙(押)》、《守雌》、《刘小地》、《逸于作文》,入编董雁编著《篆刻基础入门》。

  是年,作《马士达印》、《私鉨》、《仁者寿》、《本立道生》、《是非无古今》、《矜而不争》、《金石寿》《菊山武士印》、《程大利印》、《一真一切真》、《有容乃大》等印。

  临《莱子侯石刻》、《汉永建四年砖文》、《封龙山颂》等书。

  1995年(乙亥) 53岁

  1月,被聘请为由南京印社与南京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南京市博物馆联合举办《江苏首届青年篆刻展》之艺术指导。

  文章《灯灯相照——从“江苏首届青年篆刻展”想到的》发表于《中国书法》第四期。

  4月20日,书法作品参加中国潍坊第十二届国际风筝会《全国名人书画展览》。(山东潍坊市书画研究院主办)

  5月,美术作品入选江苏电视台主办的《江苏电视台三十五周年暨第四届江苏电视艺术节名家书画作品展》,并为江苏电视台收藏。

  9月1日,书法作品参加中国书画家艺术精品邀请展组委会、中国深圳市龙华艺术馆主办的《中国书画家艺术精品邀请展》,获最佳荣誉奖。入编大观集并被收藏。

  同月,行草作品《晓明子先生诗一首》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编《中国当代名家作品暨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学成果作品集》。

  10月,论文《精金美玉与野山荒原——篆刻审美风格之两极性分析》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协篆刻艺术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首届篆刻理论研讨会》,被评为优秀论文。

  10月,《全国第三届篆刻艺术展作品集》,由中国书协,篆刻艺术委员会主办,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入编印章4方《养心蓄德》《洗尽心中俗气》《有容乃大》《五十尚有惑》附边款

  10月,行草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家精品集》,并附书画篆刻家艺术简介。

  11月,篆刻作品《宁真率》入选《首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作品集》(荣宝斋出版社出版)。

  冬,书隶书集联《其文贞雅以览,斯人仁知而贤》,气势磅礴,甚为叹止。

  行书《杨万里诗》条幅、《傅山诗》。

  是年,应江苏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中国现代名家小品文精选》一书配作鲁迅、梁实秋等65位名家姓名印,历时一月,共刻制66方。其中以《中国现代名家小品文精选》、《叶圣陶》、《林语堂》、《方令孺》、《丰子恺》、《冰心》、《阿英之印》、《梁实秋》、《巴金》、《朱湘》、《叶灵凤》、《李健吾》、《吴秋山鉨》、《陆蠡印》、《靳以》、《钱钟书》、《季羡林》、《萧红》、《郁达夫印》、《郑逸梅》、《鲁迅》、《周作人印》、《夏丏尊》、《周建人》、《朱自清》、《丽尼》等印甚为得意。老马创作数量之众、质量之高,令人惊叹、叫绝。

  又作《宋丁门生》、《水唯能下方成海》、《半个印人》(2方)、《潘(押)》、《老马印》及《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对章)。

  1996年(丙子) 54岁

  1月19日,书法作品入选《纪念老子诞辰2566周年海内外书画大赛》,获荣誉奖。

  5月,作品入选澳门东方国际画会主办的《中国水墨画篆刻展》。

  同月,行书作品《方孝孺画梅诗一首》刊登于《中国书法》第五期。

  8月18日,被聘请为娄东印社名誉社长,任期三年。为娄东印社题写《尊德、性道、问学》、刻《娄东印社》印。

  同月,暑假至苏州,为弟子冯雷作隶书联《食金石力,养草木心》勉励。

  中秋日,为妻张国璧刻《张》印、为儿子峥嵎作《马峥嵎印》。时峥嵎书法已日渐成熟。

  9月28日,书法作品入选宁德市一枝春诗书画社主办《三都澳中国书画大展》。

  10月1日,书法作品在巩义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7周年暨全国三十文化馆第十一届改革与管理研讨会》期间展出,并为巩义市文化馆收藏。(承办单位:迎97香港回归祖国书画大展组委会、巩义市文化馆、神墨书画院)

  10月,隶书《馨风》和行书作品《徐渭题画诗》入编南京王朝文化艺术公司《王朝雅集》。

  同月,为弟子冯雷再书《陈白沙诗》条幅留念。

  11月7日,由西泠印社常务副社长钱君匋作介绍人并写推荐信入西泠印社。

  12月,篆刻作品《朱湘》、《巴金》等2方入选《西泠艺丛》。

  隶书《刘熙载文句》条幅、自作联并书《浮名浮利、戒躁戒骄》。

  是年,刻《张》、《沈骢私印》、《巢乃鹓》、《尚雅》、《马外公》、《谭以文之印》、《冯雷印》、《菊山武士之印》、《木鱼石斋》、《河北教育出版社》、《三十年河西》、《大吉》、《贵食母》等印。

  1997年(丁丑) 55岁

  1月,获批加入西泠印社,成为正式社员。

  正月,再为儿子峥嵎刻《马峥嵎印》。

  4月,行书作品《傅山先生作画一首》入选重庆书法家协会编《中国著名书法家作品集》(重庆出版社出版)。

  入选《中国书法》第五期,《全国第七届中青展获奖名单》。

  6月,书法作品《古诗一首》,由宋文治艺术馆珍藏。

  7月,篆刻作品《唇齿相连》(附边款),入选《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西泠印社社员百印集》。

  暑假至苏州,得识中国民乐笛萧制作名家周筱南、邹叙生二位先生,讨论笛箫制作技艺,并结下了友谊,分别为二位先生刻印留念。

  12月,为庆祝江苏省第六次文代会而捐献的书法作品《草书中堂》,由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收藏。

  冬,为弟子冯雷书大幅行草《苏东坡诗》留念。

  是年,又作《大小由之斋》、《抱云堂》、《言恭达印》、《玄庐》、《鬼神很我》、《得理且饶人》、《贫家少迎送》、《韩旭印》等印。

  1998年(戊寅) 56岁

  1月4日,在苏州市中国苏州寒山艺术会社、苏州华南虎保护基金会、苏州市会议中心举办的“保护世界第一号濒危物种华南虎书画义卖”活动中,参与奉献书画一幅。

  1月,篆刻作品《仁者寿》、《云鹤》、《绪成书画之印》、《马外公》、《木鱼石斋》、《谭以文之印》、《玄庐》等。入编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当代大写意篆刻集》。

  元春,行草《齐良迟诗》。

  3月,行书作品入选《首届当代名家书法精品展作品集》(荣宝斋出版社出版)。

  同月,为弟子冯雷印谱题《冯雷印蜕》。

  4月,书法作品参加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举办的“纪念台儿庄大战60周年国际书画邀请展”,并被收藏。

  5月,书法作品入选江苏省文联、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共同举办的“江苏颂书法展”。

  6月,被江苏省教育委员会聘请为“江苏省第三届中师生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评比活动”评委。

  7月,入编《东方之子》人物辞条正式排入书版(新华出版社出版,1998年10月1日开始全国发行)。

  8月,为太仓作家王茂林制《王茂林之章》。

  9月,入选《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名册》名录。

  秋,行书《齐白石题画诗》。

  10月,参加杭州西泠印社95周年庆典笔会活动,作书数件由西泠印社收藏。会议期间由弟子冯雷作陪,与高式熊、韩天衡,刘一闻、孔仲起、黄惇、徐利明、苏金海、崔志强、王晨、雷志雄、许雄志、朱培尔等诸多印友,谈艺甚欢,并留下了不少珍贵书作和合影。

  11月,为子峥嵎再作《真愚》、《峥嵎之印》、《二山堂》多印鼓励。

  12月,被聘请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

  同月,行书作品入选江苏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江苏省直属系统书法家协会编《庆祝改革开放二十周年江苏省直书协书法作品集》。

  是年,又作《徐炳良》、《私鉨》、《应作如是观》、《徐氏》、《不信书香唤不回》、《无我为大》、《不以耳食》、《殷继山印》、《集萃楼》、《我是谁》、《道易天下》、《性情为本》、《名者,实之宾也》、《善易者不卜》、《修己以安人》、《吾本门外》、《老悔读书迟》、《何敢盗名欺世》《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鬼神者,二者之良也》、《马士达之鉨》、《克己复礼》、《好好先生》、《食有鱼》、《君子让人》、《王伟林印、《放下便是》等印。

  再为挚友邢少兰先生制《邢少兰印》,边款跋:“近廿年来予为邢君少兰兄刊印甚多,可观着无几,非不尽力也实有良知耳。幸近年有进,去伪存真,渐入佳境,所得难与外人道,不难与内家言,信少兰与吾所见略同也。戊寅老马印白。”

  1999年(己卯) 57岁

  新春作《始平公碑》题记。

  2月2日,书法作品被仓山书画院收藏。

  2月,书法篆刻作品入编《祖国当代篆刻家作品集》(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并作专版介绍。

  5月,书法作品入选由江苏省文联,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承办的《江苏颂书法展》,。

  5月,行草书《倪云林诗一首》,入编《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集》(江苏美术出版社)。

  同月,作隶书《沈定庵诗》。

  6月,篆刻作品特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祖国颂“——全国篆刻艺术大展》(全国篆刻艺术大展组织委员会承办),并入编作品集,又临《阳泉使者铭》隶书、《郑板桥赠金农诗》、行草《李长吉诗》。

  9月,被聘请为南京博物院书画师,任期三年。

  9月,篆刻作品三方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江苏省书法篆刻系列大展》,并编入《江苏书法五十年书法集》。

  秋,隶书《柳影入河鱼上树,淮阴铺地马登枝》。

  10月,书法作品入选《中国江苏省●日本福冈县第一回书法交流展》(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事、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11月,《庆祝浙江省博物馆七十华诞》,行书一件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永久收藏,并颁发收藏证书。

  11月,行书条幅入选“中国江苏省、日本石川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第一回书画交流展作品集》。(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日本石川县日中友好协会主办,江苏省书法协会、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南京博物院承办)。

  立冬,作行书《白石老人诗》及隶书《尚雅》横批。

  12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当代篆刻名家精品集——马士达卷》(上、下二卷),收入自选精品印作100方,由徐复先生作序。比较全面的反映了马士达篆刻艺术的精髓力作。

  12月20日,书法《宋司马光松江诗二首》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吴江市委员会收藏。

  12月20日,书法作品参加《秦俑博物馆开馆20周年、秦兵马俑发现25周年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家作品展》,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展出,并由该馆收藏。

  12月,印章《金瓯有缺》入选《庆祝澳门回归祖国西泠印社社员百印集》。

  同月,草书条幅入选《中国名家书画展》(珠海出版社)。行草作品入选《当代江苏书画精品选》(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江苏政报》编委会主编)。行书轴由浙江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是年,为同学冯亚平作《冯亚平印》、《布衣本色》及《言易招尤》、《太仓人》、《亲君子远小人》、《大义著明》、《明道未计功》等印。

  2000年(庚辰) 58岁

  1月22日, 被聘请为太仓书画院艺术顾问。

  同月,行书作品入选《太仓书画院作品集》。

  月底,持新作《当代篆刻名家精品集——马士达卷》,在苏州弟子冯雷陪同下,拜访了其恩师——著名书法篆刻大师沙曼翁先生。此为16年后再登沙曼翁的《三友草堂》,学艺往事历历在目。沙老及师母对其在书坛的声誉赞誉有加,并合影留念,从此师徒相往。

  8月,行草《海上竹枝词一首》入编西泠印社《海宁潮古诗词书集》。

  印章《半个印人》刊登于2000年第九期《中国书法》。

  隶书对联两幅入编《二十世纪名家楹联墨迹大观》(湖北美术出版社)。

  9月,作品入选《国际书法大展》。

  9月,美术作品5幅入选《当代中国艺术光盘著作》。

  9月,篆刻作品应邀参展由陕西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陕西省书法家协会,西安市文物管理局,终南印社主办的《新千年当代篆刻作品邀请展》,并被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收藏。

  为书家戴民辉制印,前后共达7方之多。

  9月,隶书作品入选《江苏省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书画集》。

  秋,作行书《刘熙载诗》、《郑板桥题画诗》、《李方膺题画梅诗》、书《集雅》、《守愚、治教》隶书等作品。

  10月,隶书《红楼梦联句》,入选《红楼梦诗词书法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行书《齐白石诗一首》、隶书《刘熙载论书》、行草《倪云林诗一首》(由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当代中国艺术光碟图录出版)。

  11月,行书作品入选《方祖歧诗词选》(海风出版社出版)。

  12月,隶书《临西狭颂扬》由江苏电子音像出版社《五体书法临摹师范书法教学片》出版。篆刻《仁者无敌》、《后生可畏》,入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展览并出版。

  是年,又作《吾书不入时》、《义以方外》、《敬以直内》等印。

  2001年(辛巳) 59岁

  1月, 2方篆刻《唇齿相连》、《 金瓯有缺》作品,入展《西泠印社庆祝香港澳门回归艺术展》并收藏。

  同月,台湾《经济日报》“艺术天地”专栏,发表应稼昌《马士达:书印相容天地宽》一文,重着介绍马士达篆刻《古调自爱》、《 里仁》及书法《鲁迅绝句一首》。

  同月,南京市“万凡书画艺术学校”聘请为艺术顾问。

  2月,《中国当代书画》第二期,(香港)中国书法出版社。刊登行草《坡翁赠孙繇绝句》、篆书对联各一幅。

  春,行草《陈白沙梅花诗》。

  4月,行草《齐白石论印诗》,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篆刻》第四期发表。

  同月,篆刻作品入选《江苏省中国书协会员作品展览》并评为优秀作品(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承办)

  6月,行书《缶翁咏竹一首》,入选青岛市新闻出版局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当代书法家作品邀请展作品集》。

  篆刻《勇于实践》,由2001年《中国书法》第六期刊登。篆刻《谭以文之印>刊登于《篆刻》杂志2001年第三期,陈兆育《关于当代写意篆刻的思考》著文附图发表。

  隶书一件,入选《江苏●澳门第二回书法交流展》。

  7月,行书《陈白沙诗一首》入展,并入编《中国当代名家暨中国书法协会培训中心,第七届学员结业教育成果作品集》(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刊印)。

  7月,行书《陈白沙先生梅花诗一首》,入展《迎奥运世纪书画百家创作大观》。

  8月,行草《李方膺题梅花诗》、《吴昌硕咏竹诗》。

  9月,《白了少年头》等5方篆刻作品,由韩国世界书艺全北Biennale组织委员会邀请在全北市参展,作品并由韩国梨花文化结集出版发行。

  同月,书法作品入展《新世纪华夏文博书画名家精品邀请展》并入编《华夏风采书画名家精品集》。

  10月8日,行书中堂《陈寅格先生题画诗》由太仓书画院收藏。

  同日,书法作品入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二周年‘中华魂’书画作品邀请展》荣获“入选奖”并收藏。

  10月,篆刻作品《精忠石柏》,入编2001年西湖博览会“西湖风情——书法、国画、篆刻艺术系列”的《西湖胜景百印集》。

  10月,书法作品入展《江苏·澳门第二回书法交流展》(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承办)。同月,行书《唐诗一首》,入展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举办的《第三届赵孟頫书画节展》,并收入《经典与当代书风》作品集出版发行。

  行书《齐白石论印诗一首》入展《江苏青年书法篆刻精品展》评委作品。

  11月,短文《正视经典免入误区》在《书法》杂志第十一期发表。

  隶书对联、行书《郑板桥诗一首》、篆刻《老马印》等13方作品,参加中国沧浪书社社员赴台湾展出,并由台湾财团法人何创时书法文艺教育基金会出资出版发行。

  印屏一件入展《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作品展》。

  12月,书法作品入展《庆祝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并参加中国西藏珠峰碑林和文化援藏活动。

  入编《中华民族书画家大典》一书,并被授予西藏书画事业援助奖(由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办公厅、西藏自治区政协办公厅、《中华民族书画家大典》委员会主办)。

  同月,书法作品被“郑板桥纪念馆”永久收藏。书法作品入展《纪念孟子诞辰2380周年全国书法作品邀请展》,并由山东“邹城市博物馆”荣誉收藏。

  11月,行草条幅入选《南京市政协书画藏品选粹》(南京出版社出版)。

  文章《篆刻心语》入编《篆刻》(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卷一。

  著文介绍青年书法艺术家顾旭旦,《小谈顾旭旦》,发表于《书法交流》(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是年,新作《娄东马士达章》、《知耻》、《见贤思齐》、《作书似作人》、《勇于实践》、《真如》、《看大江东去》、《白了少年头》、《日有所思》、《江南风》等印。

  2002年(壬午) 60岁

  1月,篆刻作品《看大江东去》、《日有所思》、《盱眙任浩印》入编《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全国刻字名家作品邀请展作品集》(第二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组委会主办)。

  同月,篆刻原石3方,被“中国篆刻艺术馆”永久收藏。

  同月12日,出任南京印社副社长。

  同月22日,作品被中国江苏省佛教协会收藏。

  4月,天津《书法通讯》刊登,篆刻3方《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全国刻字名家作品邀请展作品集》,

  4月,篆刻作品12方,入编《全国当代印社社长篆刻集——“印林撷英”》(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

  5月,为《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精心创作书法作品一件,在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大学百年校庆书画展》中展出,并由南京大学收藏。

  同月18日,篆刻作品7方,应邀入展《中国当代著名篆刻家作品邀请展》。(由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主办、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馆承办)。

  6月, 7月10日,由南京管峻、薛治洲,苏州冯雷、李双阳、徐世平等朋友、学生、师母及家人在饭店,共同庆祝马士达60岁生日并合影留念。

  大暑,临《汉张迁碑碑额》、《西狭颂碑额》、《孟超诗联》、《石门颂集联》等作品。

  8月,篆刻作品5方,入展《首届流行印风提名展》(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同月,为《陈峰书法集》,作序《陈峰书法如是观》(书法交流系列丛书,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9月,作品书法2幅,于《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书画展》展出。

  同月10日,《篆刻印屏》、书法《李方鹰诗》各一件,均参加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00周年院庆美术作品展。

  同月,被聘请为南师大美术学院、江苏省书法家协会首届书法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客座教授。(聘请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省书法家协会)

  印章《有厉则已》入展《南京印社闲章艺术精品展》。

  印章《水晶宫中倒好嬉》,入编《沈增植论印诗篆刻集》(香港拾芥山房出版社出版)。

  10月,行书入选《经典与当代书风》,《第四届赵孟頫书画节全国获奖书家提名展作品集》。

  同月,隶书对联《大泽高山知仁所喜,武功文德礼乐之原》,入选《全国著名书法家作品展——走进新疆》(由全国实力派书法篆刻家邀请展组委会主办,中国国际美术出版社出版。

  行书中堂入编《南京师范大学百年美术作品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行书作品入编《郑板桥纪念馆藏书画精品集》。

  《正大书风展——传统与现代对话》刊载马士达艺术介绍并著文发表《我对展览“名称”的辨析》。

  行书一幅《李方膺题梅一首》,入编《第二届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作品集》。并作江苏省青年家书法协会评委。

  秋,为弟子冯雷题书斋《仰君堂》匾额。

  11月,印章《有厉则已》,入展《南京印社闲章艺术精品展》(南京印社主办)。

  是年,新作《敬鬼神而远之》、《大蹇鹏来》、《夜半闻琴声》等印。

  冬,作极品隶书《书到极时书如画,画臻妙处画似书》联。

  2003年(癸未) 61岁

  是年,为西泠印社建社百年社庆。

  1月,行书一幅《郑板桥先生绝句一首》,入编《阅江楼书画精品集》。

  2月,参展作品在《2003年海峡两岸美术交流大展赛》中脱颖而出,经大展赛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被评为二等奖。获奖作品在桂林、台湾等地巡回展出并收藏(主办单位:桂林炎黄书画艺术研究院、韩国国际书画家协会、台湾华夏士知学会)。

  3月2日,参加《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05周年‘一品梅之春’咏梅笔会》,创作作品被“淮安周恩来童年读书处”荣誉收藏。

  春,作书《杨万里诗》、《王阳明诗》、《陈师道诗》、《陈寅恪诗联》等。

  5月30日,参加《战胜非典,与你同行》著名书画家作品捐赠活动(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美术馆主办)。

  7月28日,行书作品《书画不论工和拙,颜公米帖岂图传,君看外史写奇石,醉墨依稀似米颠》,入选《第一届全中国代表书家作品展》(日本国产经新闻社、日中文化交流促进会主办)。

  9月,30方印章入编《中国当代篆刻名家作品精粹》一书,汇聚了当今12位篆刻名家。由杭州出版社,作西泠印社百年社庆纪念特刊。

  9月20日,作品参加“2003韩国世界书艺全北Biennale组委会”邀请参展,获参加证书(大韩民国全羅北道知事、世界书艺全北Biennale组委会主办)。

  秋,书《论语先进篇》、《齐白石题画诗》。

  10月,书法作品《唐伯虎绝句》,应邀参加《第六届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板桥杯”全国书画大展》,并被入编、收藏《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精品集》。

  10月,《中国书法》第十期,由梁培先作《大匠之门——马士达先生艺术诠释》专题介绍。

  10月,赣榆书画院成立十周年,特邀行草书一幅参展并入编《赣榆书画院作品集》。

  同月,行书条幅入编“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纪念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书圣故里国际书画名家邀请展作品集》(由规矩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12月,书法作品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江苏省名家书法篆刻作品邀请展》(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承办)。

  同月,为青年印家《潘敏钟篆刻集》题词鼓励。

  同月,应稼昌发表专访文章《心摹手追 笔自神妙——访著名书法篆刻家马士达教授》。

  是年,作《不贰过》、《吾迎先进》等印。

  2004年(甲申) 62岁

  1月,名入《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名册》。

  3月5日,“马士达家庭”被南京师范大学工会评为2002年—2003年度“文明新风家庭”。

  5月,篆刻作品《作书似作人》、《陈元虎》、《养吾道》、《强必治》、《壶中天地》5方,入编《当代书法篆刻获奖者作品点评》(刘正成主编,漓江出版社出版)。

  6月,篆刻作品《知耻》、《大欢喜》、《四十年河西》、《我是谁》、《写得性灵品自高》、《吾从先进》、《夜半闻琴声》、《肝胆皆冰雪》、《亲君子远小人》等9方,参展、入编《江苏●辽宁百人篆刻精品集》(沈阳出版社出版)。

  7月,行草书《弘仁大师七言绝句》,入编《太仓当代书法作品集》。

  8月6日,被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南京艺术学院聘为“江苏省书法等级考试评审委员会委员”。

  8月,《其命唯新》等3方印章,入展《纪念傅抱石百年诞辰书法篆刻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

  秋,为好友画家陆诵生画展题:“胸中丘壑,笔底逸情”祝贺。

  10月,书法作品入展《纪念第三军医大学合校50周年全国著名书画家作品邀请展》,由第三军医大学承办)。

  10月,行草书明宗臣《江上行》,入编《长江颂——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精品集》(由江苏省书法协会、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主编)。

  11月30日,书法作品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中展出并荣获“学术成就奖”。

  在《书画艺术》双月刊第一期发表文章《“印宗秦汉”辨析》。

  同月,为昆山亭林印社题名《亭林雅集》。

  作品入选《中国印章大典》VCD艺术示范和图文编辑。

  作品入选《当代中国艺术》VCD。

  书法、篆刻作品,入编《古韵锋会留痕》(中国艺术出版社)。

  是年,书《其命唯新》、《刘禹锡诗》、《齐白石梅花诗》。

  2005年(乙酉) 63岁

  1月,《半个印人》、《枝繁叶盛》、《大味若淡》等3方印章,入编《当代江苏书法篆刻精品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3月,隶书条幅《郑板桥赠金农五言一首》,入编《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作品集》(扬州八怪书画院主办,中华国际出版社出版)。

  4月,行书条幅《陈师道绝句一首》,入选《中日书法交流展》。

  5月,行书《弘仁大师诗一首》,入选《第九回韩中书艺交流展》(韩国槿墨书学会,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主办;驻韩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社团法人韩国美术协会承办)。

  6月,隶书条幅,入选《扬帆书画集》(中共太仓市委老干部局、太仓市老干部书画协会、太仓市老干部学校主办)。

  同月,隶书对联入选,《吴门书道--苏州市全国获奖书法家作品集》(由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办)。

  同月,篆刻作品3方,入选《流行印风作品集》(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8月,隶书条幅入选,《海峡两岸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名家书法邀请展作品集》(由江苏省海外联谊会、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中国标准草书学社、中国标准草书协会(台湾)主办,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协办)。

  9月,行草书《坡翁七言绝句一首》,入编《太湖风——中国当代书法邀请展作品集》(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10月,印章4方,以评委作品特邀入编《全国第五届篆刻艺术展作品集》(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编)。

  12月,担任《江苏省第三届青年篆刻展》评审委员。

  同月,被南京博物院聘请为南京博物院客座研究员。

  同月,被聘请为“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书法研究院副院长”,任期三年(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书法研究院)。

  同月30日,书法作品入展《江苏省文联2005“美在新江苏”采风成果展》(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

  《印说》第四期,封二作专版介绍。

  篆刻作品入编《精神束缚通讯》第一,二期合刊,总第十三期(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隶书对联、行书作品《赵翼论诗一首》等多幅,入选《“六朝风”人文书家作品集》。

  热忱地向印度洋海啸灾区,捐赠行草书法作品一幅。

  是年,又作《肝胆皆冰雪》、《书法史编》等印;书《宽厚、平和》、《石壁、桐阴》、《懒照、闲翻》隶书联、《吴昌硕咏竹绝句》、《张说诗》、《弘仁大师绝句》等作品。

  2006年(丙戌) 64岁

  5月,隶书对联,入选《第十届中韩书法作品交流展》。(中国南京市书法家协会,韩国槿墨书学会主办)

  同月21日,捐赠作品《隶书对联》,在《“近仁”——当代江苏书画名家作品》义募活动中为慈善家所收藏(由民进江苏省委员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举办)。

  6月,个人艺术成就入编《天南地北涟水人》第一卷。

  8月,隶书对联被《洪泽湖颂——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精品展》组委会收藏,并被刻碑于洪泽湖碑林(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洪泽县人民政府主办)。

  题签《娄东印谱》。

  9月,书法作品应邀入展《2006·中韩书画摄影作品交流展》(由中国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韩国大邱广域市艺术文化送联合会主办)。

  同月,印章《春回大地》、《人生如戏》、《爱众亲仁》等多方,入选《金陵当代百家篆刻展作品集》(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主办,南京市书协篆刻委员会承办)。

  10月30日,行书作品被昆山昆仑堂美术馆《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库》收藏。

  12月,书法作品入展江苏省文联《2005“美在新江苏”采风成果展》(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

  著文《家衡你好》,发表《中国书法》第九期。

  《印说》第一期,封二作《马士达篆刻艺术》专版介绍。

  书法作品被《峄山风光全国书法家作品邀请展》收藏。

  是年,又有《弘仁咏白鹭洲诗》、《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常抱、休生》联等作。

  2007年(丁亥) 65岁

  聘任为江苏省省直属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1月,6尺对联入选《盛世繁花——江苏省文联2006“美在新江苏”采风创作成果集锦》(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出品)。

  1月26日,在《真情相伴●‘暖春’义卖大行动》中,为寒假留校贫困大学生无偿捐赠爱心书画作品(由江苏省学生联合会承办)。

  4月,被江苏省教育学院和南京艺术学院共同聘请为“江苏省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评审委员会委员”。

  4月,篆刻《元亨利贞》(附边款),入编《南京印社篆刻精品集》。

  5月,篆刻4方,特邀入编《河南省第三届篆刻艺术展作品集》(河南书协,河南篆刻创作协会主办)。

  5月,篆刻《书法史论》、《善易者不卜》、《老悔读书迟》、《鬼神恨我》等4方,特邀入编《当代篆刻艺术大展作品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编,荣宝斋出版社出版)。

  6月,行书一幅,入编《祝福香港●江苏书画家苏港联展作品集》(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颁发荣誉证书)。

  7月,隶书条幅《独抒性灵》,入编《第二届“性灵派”书法作品展览专辑》。

  8月,印章1方,入编《西泠印社社员篆刻百印谱》。

  《金陵书风——中山书画》(第三期),刊登隶书对联,行书各一幅。

  8月,行草条幅《李长吉绝句》,入编《当代江苏书画名家“八一”书画义拍作品集》,。捐赠给“献给最可爱的人”大型慈善公益活动(由江苏省文联。中国民主促进会,南京市慈善总会,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主办)。

  9月28日,被聘请为娄东印社名誉社长。

  11月1日,被聘为常州日臣嘉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民族美术》杂志艺术顾问一年。

  12月,隶书对联、行书作品,入编《纪念中国沧浪书社成立20周年,书法艺术展作品集》(由珠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出席太仓举办的《苏州五市印社篆刻邀请展》——暨庆祝娄东印社成立10周年系列活动,并为家乡印社题《娄东印社》社名。

  是年,作《岁岁平安》、《平沙落雁》、《道生一》、《高远堂》、《闻晓逸印》等印;书《杜甫绝句》、《沈定庵诗》、《鲁迅先生诗》等作。

  2008年(戊子) 66岁

  1月,书法作品一幅,由鉴真图书馆收藏。

  隶书对联一幅,入展《“人民心中的丰碑”——  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江苏书法名家邀请展》(江苏省直书协主办)。

  4月,篆刻作品,应邀参加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承办,北京国际艺苑美术基金会、《收藏家》杂志社、中华世纪坛艺术基金会协办,《中国书法》杂志社、吴昌硕纪念馆后援)。

  为《奥运情,翰墨缘——江苏省著名书画家捐赠作品展》,捐赠书法作品《陈白沙诗一首》一件。

  行书条幅,捐赠2008北京奥运会。并入编《江苏省著名书画家捐赠作品集》(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省体育局主办,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江苏省发展体育基金会承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同月10日,专程到苏州由弟子冯雷陪同,探望宋季丁先生夫人王静师母于寓所。

  隔日,由宋季丁先生儿子及师弟时彪陪同下,一同祭扫先师宋季丁墓。

  6月,为支持南京红十字人道救助事业慷慨捐赠书法作品,并获捐赠纪念证书。

  6月,为“汶川地震灾区”捐赠书法作品(由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慈善总会,江苏省慈善书画艺术中心颁发捐赠纪念证书)。

  8月,由江苏省慈善总会、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慈善书画艺术中心,联合特聘为“江苏省慈善书画艺术中心特聘书画家”。

  10月,书法《对联》,入展《江苏省在宁高校退离休教育工作者协会第五届书画展》。

  11月,《东方艺术·书法》刊载孙向群《老骥伏枥——马士达艺术生活访谈录》文章。

  《乐以忘忧》等3方篆刻作品,入选日本篆刻家协会主办《第二十四回日本篆刻展》。

  是年,作《往事并不如烟》等印;书《郑板桥绝句》。

  2009年(己丑)  67岁

  1月,篆刻作品4方,特邀入编《全国第六届篆刻艺术展览作品集》(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专业委员会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2月,由《书艺公社网》主办的《2008中国书坛最具影响力评选网络盛典》活动中,被网友投票最终评选为《年度十大印人称号》。

  4月,荣誉聘为“南京作家协会,楹联专业委员会顾问”。

  5月,被荣誉聘为“太仓书画院艺术顾问”。

  5月,篆刻作品《萧鸣》、《书声斋》2方(附边款),被《中国书画●艺术生活特刊》评为《中国当下最值得市场关注的十位篆刻家》之一,并由《中国书画》杂志社颁发荣誉证书。

  6月,被“江苏省大众书画院”特聘为艺术顾问。

  8月,篆刻作品5方,入编《共和国书法大系——篆刻卷》(江西美术出版社)。

  同月,10幅书法作品,入编《当代中国书法作品精选》(西泠印社出版社)。

  8月10日,《隶书对联》作品由“太仓书画院”收藏。

  隶书《真宰》、行书《白石老人论印绝句》,入编《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  ——2009江苏、重庆书法篆刻名家提名精品展选集》。

  9月,篆刻作品5方,入编《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江苏省优秀书法篆刻作品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隶书作品入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1949——2009)——红色诗情名家书画特邀展》(由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新华艺术苑承办)。

  10月1日,书法作品参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红色诗情名家书画特邀展》(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东南大学美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协办,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新华艺术苑承办)。

  同月,篆刻作品《市桥听橹》,被入编并收藏《沧浪十八景金石集览》(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11月18日,书法作品入展《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165周年——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并由“安吉吴昌硕纪念馆”永久收藏。

  12月,《迎世博当代名家书法精品集》(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刊载“马士达艺术简介”及行书4幅,隶书对联2幅。

  是年,新作《马士达鉨》、《老戒得》、《刻舟焉能求剑》、《以借二胡传心声》、《篆刻学》等印;书《寻真》、《自对脊梁》、《真宰》、《林散之论书绝句》、《乐在、游于》联等作。

  2010年(庚寅) 68岁

  1月,名入《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名册》。

  2月,《艺术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艺术鉴藏丛书(一)》,刊载马士达艺术简介。

  3月,为子峥嵎、媳庆欢新婚,作《马峥嵎》、《孔庆欢》对章纪念。

  4月,南师大每年例行体检时发现左上肺占位,拟是肺癌。到江苏省肿瘤医院检查确诊为肺癌。

  5月6日,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剖胸探查后行左上肺癌根治术。后接受化疗4周期。

  7月,被聘为“八十年代书家专业艺术委员会顾问”。

  冬,多书《南无阿弥陀佛》。

  是年,特作《真我有我亦忘我》、《印道中人》等印;书《玄览》、《陈与义诗》、《惠风》、《佛》等作。

  2011年(辛卯)69岁

  2011年1月,复查,提示左侧肺部复发转移伴颅内左脑枕叶转移。

  2011年1月5日,于南京市脑科医院进行左脑枕叶转移灶伽马刀放射治疗。20余日后转江苏省肿瘤医院继续4个周期的化疗。

  1月10日,大孙女马优雅出生,老马亲定以“优雅”为名字。

  1月29日,在南京乌龙潭公园举办《老马给力篆刻展》,南京篆刻界同仁黄惇、徐利明、苏金海、徐畅等先生,纷纷到场祝贺并留影纪念。

  1月,《篆刻》第二期(总第六十八期)。封二作《当代大家·马士达》专栏及郑付忠文章《浅谈马士达先生印学观》介绍。

  同月,《印说》第一期,刊载高以俭文章《老马给力,为他喝彩》,并精选《老马給力篆刻特展》作品,封三刊登《老马给力篆刻特展》活动照片。

  4月,和夫人国璧、孙女优雅三人合影,庆祝马优雅百日出生纪念。

  7月,病情恶化,转南京军区总院就诊。

  7月20日,在军区总院进行左侧顶枕叶脑转移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为“低分化鳞癌”。

  10月8日,96岁的中国著名书法篆刻大师、“兰亭书法艺术终生成就奖”获得者,恩师沙曼翁于苏州寓所仙逝。委托弟子冯雷前往吊唁,以缅怀先生终生教诲之情。

  10月19日,回江苏省肿瘤医院继续进行化疗。

  12月2日,完成化疗,复查血常规、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于是出院回家疗养。

  12月,篆刻作品发表于《西泠印社》(总第三十二辑)。

  隶书条幅,入编韩国出版的《墨家》2011年第二期。

  是年,西泠印社社员陈兆育无偿捐赠中国印学博物馆《灵隐归来》主题藏印,共计109方。其中有马士达所刻《灵隐归来》。

  是年,最后作《马大力》、《中国人太聪明》、《老马给力》等3方印,其中《老马给力》一印为老马最终封刀之作并作书《南无地藏菩萨》、《书魂》。

  2012年(壬辰) 70岁

  病重期间,南京、苏州、太仓等各地的亲朋好友、学生纷纷前来探望、慰问。共同希望、祈祷其病情好转,得到亲属、学生相互轮流陪护、照料。

  2012年2月6日元宵节,因脑昏迷进江苏省肿瘤医院治疗。在医院连续昏迷16天,后经抢救无效,于2月20日晚上10点52分去世,终年70岁。

  2月24日,在南京石子岗殡仪馆举行追悼会。追悼会由南京师范大学工会主办,太仓市档案局、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协办。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副主席、西泠印社常务副社长刘江、李刚田、江苏省宣传部、江苏省文联、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等诸多艺术界领导、朋友、学生分别敬献花圈及书写挽联,尉天池、崔志强、孙晓云等先生亲自到场送行。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先生主持并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作悼词,沉痛悼念书法篆刻艺术大家、教育家马士达先生的离世。

  8月8日,小孙女马莉雅出生。

  12月24日冬至日,在太仓市公墓举行了马士达骨灰落葬仪式。

  2013年(癸巳) 诞辰71岁

  3月,由女儿马峥嵘编《马士达先生追思文集》,共收入马士达先生的亲属、故友、同事、学生等纪念文章51篇。共同缅怀这位卓越的书法篆刻大家的艺术成就。

  3月27日上午,在江苏省美术馆,由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文联、江苏省美术馆、太仓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马士达书法篆刻展》。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副主席等众多领导一同出席展览开幕,并由尉天池主席亲自主持,对马士达先生的书法篆刻艺术作高度赞扬。同时进行《马士达书法篆刻集》(江苏美术出版社)一书的首发。有近千名书法篆刻爱好者参观展览,观者反响热烈,赞不绝口。

  4月2日,由太仓市人民政府主办,太仓市档案局(馆)、太仓市文广新局承办,太仓市博物馆协办的《马士达书法篆刻展》,在太仓博物馆隆重举办。

  同日,《太仓日报》刊登《“身遗风范在,书印传千古”——马士达先生生前档案资料捐赠我市》一文颂扬马士达的书法篆刻艺术成就。

  2014年(甲午) 诞辰72岁

  2月20日,在太仓美术馆举行了《纪念马士达先生诞辰71周年、逝世2周年系列活动》。分别举办了《马士达太仓生活三十年追思会》、《马士达作品太仓民间收藏展》、《马士达在太仓的图片展》等活动,并提议组织编写《来自田间——马士达太仓生活三十年追思纪念集》。进一步弘扬马士达先生的书法篆刻艺术成就。

  2016年(丙申) 诞辰73岁

  4月,在纪念马士达先生诞辰七十三周年、逝世四周年之际,由太仓新天祥美术馆编印了《来自田间——马士达太仓生活三十年追思纪念集》首发活动。文集中,共收入了马士达先生身前故友、学生回忆录28篇,追思和马士达先生在太仓工作、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故事。

  9月27日,于中国美术馆隆重举办《马士达书法篆刻遗作展》,并出版《马士达书法篆刻作品集》。

  2016年9月6日学生冯雷于古吴金鸡湖畔

  注:带黄色,为弟子新增和改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