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展示鉴赏/展览资讯/展览回顾/2024

展览搜索

美在五岳——中国美术馆五岳题材美术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24-12-11至2025-04-08
  •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
  • 展览场地:1、8、9号厅

山之尊者称“岳”,五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五座山。这一概念始见于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具体所指又几经变迁,逐渐固定为今人熟知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五岳位于华夏大地的四方与中央,作为千山万壑的代表,象征古人心目中的天下。其文化意义极为丰厚,自然风光也各有千秋。历代文人墨客多有描绘和赞美五岳的文学艺术作品,如唐代诗人杜甫歌咏泰山的《望岳》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古今同慨,人们对于五岳之美颇具共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衡山之秀、恒山之幽、嵩山之峻,吸引着人们登临送目,甚至总结出一套拟人化的形体词语,即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恒山如行、嵩山如卧。

20249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引用南岳衡山的一副对联“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要求全党同志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决战胜一切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

对于师法造化的艺术家来说,深入五岳是“中得心源”的重要一步。明代画家王履在游览华山之后创作出《华山图》册,将华山或险峻,或清旷,或幽深,或苍茫的佳景表现得淋漓尽致。20世纪50年代,赵望云、石鲁、何海霞等长安画派画家奔赴华山写生,留下了大量关于华山的作品。1960年,傅抱石带领江苏省中国画写生工作团,历时3个月,相继奔赴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六省写生创作。至华山,傅抱石因体力原因而未能登临山顶,就在山下青柯坪仰观华山之姿。之后,他以辛弃疾词句“待细把江山图画”为画题,充满激情地施展散锋笔法,将“抱石皴”运用至化境,以饱满的构图,溢于画外的境界,使挚爱江山的豪情与壮丽景色融为一体。

今年9月,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带领11位雕塑家,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千里江山如画》节目组登临五岳,在经历采风写生、草图绘制、小稿制作、大件作品铸作之后,齐聚泰山,以“打造新时代的五岳图”为主题,用“钢筋铁骨”在泰山脚下筑起一座总长近24米、最高逾3米的五岳雕塑。这项艺术活动不仅因创作之路而与古人神交,还融入新时代蓬勃向上的精神元素。

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共同主办,可谓另一种形式的“五岳图”,主要集中展示五岳题材的美术作品70余件。它们品类丰富、风格各异,创作时间均与新中国的探索前进相偕行。我们希望借此展示五岳多元景致之美和艺术家们的笔墨乾坤,同时期待观众朋友在与高山、劲柏等艺术气象相遇时,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昂扬奋进的生气、壮气以及顶天立地、坚韧挺拔的时代正气。

中国美术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

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