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美的殿堂/有声有色

有声有色 | 刘之冰讲中国美术馆藏品

来源:中国美术馆 时间:2024年03月11日


在激流中前进
杜键

油画 200×280cm 1991年

文| 魏祥奇


请上下滑动预览全文


《在激流中前进》是杜键1963年从中央美术学院罗工柳先生主持的油画研究班毕业时创作的作品,罗工柳先生为之命名。同年,《美术》杂志第6期刊载了杜键文章《我怎样画〈在激流中前进〉》,《人民画报》第10期刊载了作品。不幸的是,1974年画作被毁。1991年年底,杜键重绘此画,尺幅略小,画面中水势略有不同,命名为《黄河激流》,参加1992年1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二十世纪·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院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国美术馆将作品名改回《在激流中前进》。2020年,杜键再次重绘,画面中水的形态有较大变化,命名为《不息的黄河》。
 这幅作品的选题源于杜键于暑假期间,在黄河中游的山西河津禹门口、陕西吴堡宋家川体验生活的两个月中的所知所感。他与黄河渡船上的船工们一同拉纤、一同吃饭,近距离观察他们的生活,建立了表现他们的情感基础。不过,这些远不足以让他创作出《在激流中前进》,而是唤醒了他少时起就吟唱的《黄水谣》,在他心里,黄河已然不是一条自然的河流,而是中华民族伟大抗争精神的象征。
在画作中,杜键对船工们的形象没有过多着墨,汹涌奔腾的黄河水才是画面的视觉核心。他选择描绘渡船在过激流险滩时最惊心动魄的一刻,船工们齐心协力与激流搏斗。这里,黄河寓意着艰难险阻,是被征服的。所以,这幅作品赞美的是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船工们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杜键以一种表现主义的视觉语言风格进行创作,是超越时代的。他用朴拙厚重的大笔触表现湍急的黄河水,反衬了黄河船工们的英雄气概。这与王式廓、罗工柳和董希文先生的启发和影响分不开,罗工柳先生当时就主张要大胆尝试把中国传统写意画和书法理论中的神韵渗透到油画创作中来。1991年,杜键在改革开放的新历史语境下重绘此作,《在激流中前进》恰能反映中华民族披荆斩棘、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改革开放精神。








延河溜冰
刘岘

版画 9.6×11.1cm 1941年

文| 王伯勋


请上下滑动预览全文


《延河溜冰》(曾经名为《延安溜冰》)是版画家刘岘于1941年以木口木刻技法完成的一幅作品。
 刘岘,原名王之兑,学习木刻之初曾受到鲁迅的指导,后赴日留学,抗战时期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原收藏保管部)主任等职。
 抗战时期,革命圣地延安物资条件有限,从事木口木刻版画创作的艺术家不多,刘岘的艺术实践就显得尤为难得。《延河溜冰》手掌大小的幅面上刻画了20个人物,马、车若干。尽管每个人物高不足1厘米,但是观众仍能清晰辨认出他们的性别、年龄、发型、相貌、表情、着装、体态、动作、职业,乃至溜冰的熟练程度,可见艺术家木口木刻版画的高超造诣和对当时延安革命生活的深入体验。
 画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以“密刀”手法表现了延河岸边的远山、驮马、行人,线条转折柔和,色度变化细腻,形成温和的灰调子,尽显木口木刻技法的独特魅力,准确表现出革命圣地清晨时分的静谧安详。画面的下半部分是入冬后的延河冰面,着装不同、姿势各异、动态呼应的溜冰者就像一个个欢快跳跃的乐符,与金光闪闪的冰面形成强烈对比,紧紧吸引住观众视线,形成作品的兴趣中心。
 画面上,冰刀在冰面划过留下的痕迹往往被观者忽略,然而这些弧线在画面构成中起到关键作用。一方面,艺术家有意夸张了冰面刀痕,呈现草书的抽象之美,在人物和冰面之间织造出一个灰色过渡带,缓解了人物和冰面的冲突;另一方面,溜冰运动的特点决定了画面人物是分散的,处理不好难免主体不突出、画面散而无力,而这些弧线则巧妙地把散列河面的溜冰人物连缀起来,收到“形散神不散”的艺术效果,画面也因此产生强烈的现代感、抽象美。
1939年11月,毛泽东为刘岘题词,鼓励他“为创造中华民族的新艺术而奋斗”。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多次推介《延河溜冰》:这幅作品描绘了当时延安社会生活中浪漫、诗意、抒情的一面,它就像一首革命的乐曲,用艺术语言生动诠释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光荣革命传统。









狼牙山五壮士
彦涵

连环画(选页)  14×10cm 1945年

文| 王伯勋


请上下滑动预览全文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秋,日本侵略者对我国晋察冀北岳地区发动大规模扫荡。战斗中七连决定转移,并把掩护群众和连队的任务交给六班的五位战士。任务完成后,为了继续拖住敌人,五人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主峰棋盘坨,战斗到最后一刻,英勇跳崖。

 五位战士的英勇事迹被写成通讯发表于1941年11月5日的《晋察冀日报》,原名《棋盘坨上的五个神兵》,延安《解放日报》转载。随后,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命名五位战斗英雄为“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五壮士”从此成为中国军民浴血抗战的楷模。版画家彦涵根据这个战斗事迹完成了木版连环画作品《狼牙山五壮士》。这套连环画共有16幅,均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这幅作品是全套连环画的第十一页,标题为“棋盘坨”。画家充分发挥木刻版画的语言特点,以大面积黑白构成画面。画家把五位壮士赴死的决心、狼牙山地势的险峻及追击敌人的凶残,用通感的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来。画面中的狼牙山主峰棋盘坨与远处连绵群山,化为张开大口的“狼头”,作困兽挣扎状。在画面左边的大面积空白处,画家刻出数只因惊吓四处飞散的山鸟。山鸟惊飞的姿态呈凌乱无序的三角形排列,烘托了不安情绪。几朵白云,看似悠闲,实际渲染出大战前片刻的宁静。画中远处山峰尖锐如狼牙,隐现的“狼头”从画面的右上直抵左下,形成一条强烈的俯冲动态线,大面积的黑色产生强大的压迫感。在这头“困兽”的眉弓处,有五位壮士形成一条弧线,手拉手紧紧连在一起,像一条有力的铁链牢牢捆在这头“困兽”的要害处。狼形“困兽”痛苦地张开大口,发出声嘶力竭的吼叫,作垂死挣扎。与狼形“困兽”的绝望形成对比,五位壮士表现出极为谨慎的行进状态。行进的五位壮士构成一条从左下向右上发射的动态线,与狼形“困兽”向左下的动态线形成直接的对抗,预示着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激烈,从而烘托出五位壮士斗志的高扬与赴死的决心!







读报 
李斛

水彩 47×38cm 1954年


文| 黄丹麾


请上下滑动预览全文



 李斛的《读报》为一幅人物画小品。作者以写实兼写意的笔法和浅淡的色彩表现一位女少年坐在某处,双手捧着《中国少年报》,微微颔首阅读的瞬间情形。她头梳短辫,青丝以概括的浓色绘出,头发的高光和额头的暗部形成反差,黝黑的短发与鲜艳的红领巾构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女少年红光满面,洋溢出幸福的表情;由于她的眼睛正在向下看报,所以李斛用两条短小的弧线刻画双目,这种“点到为止”的手法反而使人物的神情更加专注沉醉、生动传神。人物的衣服以浅绛之色写出,散淡雅致,变化微妙;手臂被刻画得较为细致突出,以红色调渲染出充满青春的蓬勃朝气;报纸则以折线的方式勾勒出正负空间,其上的文字由于无关紧要,所以除了“中国少年报”五字之外,均以纵线和横线加以概括。
李斛的水彩画具有鲜明的中国写意精神,即以形似表现神似。他很擅长素描、速写等艺术技巧,这从女少年的人物造型上即可看出端倪。同时,他又将中国画特有的线条、留白、气韵和意境引入其中,并将两种造型体系予以整合,做到以中润西、双向互补。李斛大胆地将新时代的女少先队员纳入创作,消解了当时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的人物画创作弊端,反映出少年一代热爱学习、关心时事、盎然向上的时代精神,诠释出“少年强则国强”的主题。该画细腻、自然而生动,神情的描绘亦惟妙惟肖。此作在设色上亦极其独特,一种明润通透的感染力油然而生。该作的笔触和施色轻松散淡,与中国的写意人物画异曲同工。这是 他在深谙速写、素描、色彩等西式造型语言和中国画传统技法基础上,将两者合而为一的结晶。由此观之,李斛在中西融合的现实主义人物画创作之路上做出了具有开拓性的贡献。






上百度百科搜索【中国美术馆】

或扫描二维码


责任编辑:寇旭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