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美的殿堂/有声有色

有声有色 | 吴樾讲中国美术馆藏品

来源:中国美术馆 时间:2024年03月21日


赵德昌夫妇像
(清)任伯年

中国画  148.5×80cm 1885年代


文 | 徐进毅
请上下滑动预览全



任伯年是我国清末著名的人物、花鸟画家,“海上画派”巨擘,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极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重视写生,又融汇诸家法,并吸取水彩色调之长,勾皴点染,格调清新。

《赵德昌夫妇像》是任伯年45岁时为其外祖赵德昌和夫人所创作的中国画作品。这件作品以生宣绘制而成,既突破了传统人物画的平面呆板局限,又极大地保留了传统人物画的风韵,以中国画坛能够接受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画中人物面部结构严谨,笔墨与形的结合相当到位和娴熟,虽取正面坐姿,但不显刻板,而是自然生动。人物先以添胶没骨法设色,待稍干添线条,渴笔皴擦于眉骨下、眼睑、颧骨和骨梁的凹处,或加一抹淡墨,形体关系尽显。仔细观察可以看出赵德昌的形象以线勾绘,夫人的形象在五官结构转折处有淡墨烘染,增加了画面厚重感。这与任伯年早年在天主教会办的图画馆学习过西洋素描写生的经历颇为暗合。人物衣纹以墨线勾勒,再以墨色渲染,少有典型的钉头鼠尾描法展现其内外折转。地毯纹饰为云鹤图案,寓意“云鹤仙境”。这种以线为主体的表现方式贯穿于全幅,加之雅秀的文人气息,十分巧妙地把两种迥然的艺术思路糅在一起,笔墨精神、造型精到有韵味,更胜于前代,又有别于硬搬西方造型理念,形成独特的中国式的造型风貌。这幅作品写实而不刻板,造型严谨而不拘谨,形象逼真而不失神态,准确生动地表现出赵德昌夫妇的德高望重,展现出清末的历史特点和生活背景,更突显出中国画的内在写意精神。





要求抗战者,杀
江丰

版画 14.×18.5㎝ 1931年


文 | 安雪
请上下滑动预览全



江丰,原名周介福,曾用名周熙、邹介福,笔名高岗、江烽、固林等。中国现代版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过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文化部顾问等职。


 江丰出身工人家庭,自幼喜欢画画,曾在上海白鹅西画会学画。后与“一八艺社”成员张眺、陈卓坤、陈铁耕等,共同筹建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1931年5月加入上海反帝大同盟,协助楼适夷编印左联机关刊物《前哨》。1931年鲁迅等举办木刻讲习会,请日本人内山嘉吉讲解木刻技法,鲁迅亲自主持并担任翻译。学员有:陈广、陈铁耕、江丰、黄山定、李岫石、顾鸿干、郑启凡、钟步青、乐以钧、苗勃然、倪焕之、胡仲明、郑川谷。


 作品《要求抗战者,杀》参加了1931年在上海虹口每日新闻大楼举办的“一八社习作展览会”,此次展览会展出作品180幅,展出作品包括油画、雕塑、图案及木刻,这也是木刻版画首次在展览上与观众见面,同时出版了《一八艺社1931年习作展览会画册》,鲁迅先生撰写了序文。《要求抗战者,杀》是江丰的早期作品,那时江丰正处在学习国外木刻表现语言与技法的阶段,画中游行民众的脸孔明显受了欧洲表现主义木刻艺术家的影响。作品传达的绘画主题具有一种呼告与呐喊的直接性。作品采用了对角线式的构图,左上方的青天白日旗下军警们正持枪向示威群众疯狂射击,示威者惊恐的表情充满了绝望与无助,大块的黑色衬托出示威队伍混乱与激愤的感情,强烈的黑白对比带来撼人的视觉冲击力,简括运动的刀法充满动荡的情绪,并且强化了作品给予观众激愤震怒的视觉心理感受。







孙过庭语
沙孟海

书法 132.5×63.5cm 年代不详


文|


请上下滑动预览全文



 沙孟海,20世纪书坛泰斗,知识渊博、学贯古今,在书法、篆刻及文字学、文献学、金石学等领域皆有高深的造诣。他的书法远宗秦汉碑版,尤其得益于北碑的雄强之风,善作擘窠大字,融碑入帖而自成一派。《孙过庭语》是其大字行草代表作之一,以大笔挥就,雄浑刚健,气贯长虹。在用笔上以中锋立骨、侧锋取妍,如“态”“端”“间”等字的飞白处虚而不空,直观地表现出老辣生涩之感,而“变”“态”“怀”等字的点画上下翻转、迂回曲折,更显苍润古拙而有“金石味”。在单字结构上多取斜势,即多为左低右高的险绝之态,而多个单字缀连成的“字组”,如“穷变态”“纸上”“忘怀”等的末字“态”“上”“怀”的末笔多厚重,将字势由险绝而复归平正。全篇以浓墨纵横恣肆、一以贯之,轻重、疏密、虚实的块面对比强烈,并且字的大小、正欹、收放上下映带、左右呼应,体现出恢宏磅礴的笔势、字势与气势。需要指出的是,沙孟海并非有意强调和表现书写技巧,而是似信手拈来—书写时的中侧、提按、顿挫、顺逆、藏露、曲直、转折、疾涩等皆随意而出,又合乎笔势与字势的变化。因此,这也与作品内容“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相契合,从中可以想见沙孟海书写时“无间心手,忘怀楷则”的天真烂漫、率性自然之情。





三顾茅庐
 佚名

皮影 150×220cm 清代


文|周佳


请上下滑动预览全文


     我国的皮影历史悠久,相传其滥觞于2000多年前的汉代,最初是用树叶或素纸剪出各种形状;到了宋代,皮影的制作工艺和表演形式日臻成熟;明清时期,王公贵胄蓄养皮影家班成风,大大促进了皮影艺术的发展。陕西,被学界考证为中国皮影戏的发源地,自两汉、隋唐直至明清,皆以此地为最盛。陕西皮影分为东、西两路,西路以宝鸡为中心,影人高约40厘米,造型粗犷凝练;东路以华阴、华县为中心,影人高约30厘米,刻工细腻、纹饰华美,皮影的造型和“推皮走刀”的技艺对山西、甘肃、青海等地的皮影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美术馆的皮影藏品中,尤以清代陕西东路皮影藏量最丰、品质最高。这件《三顾茅庐》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此作取材于《三国演义》,讲述东汉末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次赴南阳卧龙岗拜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的故事。三国戏是皮影经典剧目,宋代高承所著《事物纪原》载:“宋朝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事之像。”可见,宋代就有三国故事的影戏出现了。皮影布景中,茅庐虽简,却掩映在苍松翠柏、山花绿竹之间,每棵树的形态、枝叶的色彩都不尽相同。茅庐上悬挂着酒葫芦和宝剑,石桌上摆放着主人所用之笔墨、书籍,充分表现了诸葛亮淡泊宁静的心志。四位人物均采用正侧面,即所谓“五分脸”来凸显性格特征,关羽的蚕眉凤眼,张飞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刘备、诸葛亮的平眉正鼻、大义凛然皆被刻画得惟妙惟肖。作品雕绘精致,色彩瑰丽,布景和人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繁简呼应、虚实相生,显示出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





上百度百科搜索【中国美术馆】

或扫描二维码



责任编辑:寇旭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