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美的殿堂/有声有色

有声有色 | 王刚讲中国美术馆藏品

来源:中国美术馆 时间:2024年03月07日


溪山雨霁
(明)沈周
中国画  144.5×40.7cm 明代


文| 付强


请上下滑动预览全文


大雨过后,夜色降临,曲溪水涨,一位拄杖老者正经过一座小桥,这只是对于《溪山雨霁》的初观印象。或然这种印象在沈周的题画诗中又有别样情调。沈周题写:“回磎秋水涸,过雨晚山明。凉思生毛发,乘酣试杖行。”“水涸”“过雨”“晚山”“乘酣”这些词语所勾勒而出的场景,让我们能够联想到:一个老人家,不知道干什么重要的事去了,中午还喝了不少的酒,搞到这么晚。现又不知有何要事,使其在雨后乘着酒劲,拄杖山路夜行。

《溪山雨霁》中留与观者的揣度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家对画的观赏兴致和激起徜徉生活氛围的熟识感,使得对画本身的观赏行为被很自然地反馈到生活的场景中去。在这方面,沈周的体验深刻而又多样,这与他的经历关系很大,沈周一生未应科举征聘,始终过着田园隐居生活,他常年居家读书,吟诗作画,优游林泉,精神丰足而自由。后来的很多人都认为,沈周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绘画技艺全面,在师法宋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山水的表现技法。诚然,沈周的绘画为传统山水画做出了很明显的贡献:融南入北,弘扬了文人画的传统,将诗书画进一步结合起来。从《溪山雨霁》中亦能看出,画面前、中、后景依次展开:前景点画披离、顿挫方圆、苍茫浑厚;中景运用披麻皴擦后稍加点染,洒脱简约;后景淡墨轻染、清润明朗、空净洗练,这与其题画诗“过雨晚山明”句的诗境相合,整体给人一种宏阔平和、不即不离之感。

倘若我们仅以“粗沈”的风格分期看待此幅作品,只是知道其绘画技法层面的某些要义;然则,我以为画作本身所能够留与观者自由揣度的空间,本身就是一种美,这种美是尊重的、生活的、自然的和自由的。








万松烟霭
黄宾虹
中国画  132.6×66.5cm 20世纪40年代


文| 程阳阳


请上下滑动预览全文


《万松烟霭》描绘了黄山西海门万壑松风云海的奇观,画中石径蜿蜒曲折,山石深秀葳蕤,树木朦胧苍翠,茅舍掩映其间,显出“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盎然气象。题识:“黄山平天矼望西海门,深谷中万松烟霭,如入夜山。”整件作品有一种“能作至密,而后疏处得内美”的境界。无年款,笔墨近看迷茫朴茂,远观则生机流溢,应为20世纪40年代最成熟期的“黑宾虹”作品。

在黄宾虹看来,中国古典美学的道理正在太极图中—和谐、对称、平衡、循环、稳定和运动中的变化,奇险变平正,平正变险绝。气韵论、章法观、虚实说都来源于太极图,黄宾虹终其一生研究并践行的太极规律正是笔墨艺术的辩证法则。他说,“国画民族性,非笔墨之中无所见”,而笔墨的魅力正来自太极观念,此正所谓“中国画的一切奥秘都在太极图中”。此图笔笔相生相对,相辅相成,构成千变万化的运行轨迹,点线之间的生命张力,正是运笔用线作圆转运动的状态。黄宾虹称笔线为“力学”,所谓“万毫齐力”无一笔浮落。此图真正做到了“笔笔是笔,笔笔见笔”,力相互作用,形成“犄角对峙”,势和力相克相生、丰富多彩、千变万化,证验着宇宙生成规律。

多年来,黄宾虹的绘画一直受到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不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影响着当今中国画坛。黄宾虹和一般画家不同的是,他是一位革命者,是有独立人格的思想者。他自称“学人”,把绘画与民族文化的兴亡联系起来,成为有担当意识和文化理想的艺术家。黄宾虹的画学思想和创作实践,成就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峰巅,让人感受到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高华气格和强大张力。

《万松烟霭》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里亮相,经典作品走出中国美术馆,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观者眼前,艺术与技术的“浪漫邂逅”阐释出经典美术作品的时代价值。









待细把江山图画
傅抱石
中国画  100×111.5cm 1961年


文| 张希丹


请上下滑动预览全文


  傅抱石,原名长生、瑞麟,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自幼学习篆刻与绘画,为了表达对石涛的崇拜,自号抱石斋主人。1933年在徐悲鸿的帮助下东渡日本留学,专攻雕塑及东方美术史,并继续研习篆刻和绘画。1935年回国,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抗日战争期间,随中央大学迁至重庆,居住在歌乐山金刚坡。在这里,傅抱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1949年后,傅抱石先后在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江苏省国画院工作,历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分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待细把江山图画》是傅抱石山水画中极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画名取自宋代辛弃疾的诗句。1960年,傅抱石率江苏国画院写生团到达华山,体力不支,未能登顶,只能在山下青柯坪仰观。这虽然是一个遗憾,却造就了《待细把江山图画》的独特视角和结构。画面以俯身高仰的角度展现了华山的雄姿勃发,物象满而不缀,空间感极强。近景中缓坡上,林木、房屋、人影隐现,弥漫在山谷的雾气自然拉开了高高耸立的山峰间的距离,使画面充满空灵通透的气息,观之仿佛可以听到山林中的林籁泉韵与空谷传音。其独创的抱石皴与点法、墨法相互配合,勾画出的山岳脉络与景深效果浑然一体,完美展现了华山的磅礴气势和浓浓诗意。画题与景物相得益彰,艺术家为千古名句赋予了完美的形象,其中对“细”的刻画尤令观者动容。立意触情,艺术家用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细致地展现了华山的醉人景致,更细腻地传达出了艺术家对这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白文钤印“换了人间”,准确地表达了这种新的气象,这种气象既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又突破了传统文人的水墨程式,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体现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炙热情感。







长恨歌画意 
李毅士
连环画(选页) 16×22cm×4 1929 年



文| 刘汉娥


请上下滑动预览全文



李毅士,名祖鸿,江苏武进人。1907年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先后学习绘画和物理,1916年归国后,任职于北京大学理工学院,1918年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黑白画导师,并在1921年参加阿博洛学会,后历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央大学等学校美术教授,主要教授西画。1942年因病逝世于桂林。

20世纪早期,许多艺术家在西方学习绘画后回国,开始对西画中国化进行有益探索。作为较早一批留学海外的艺术家,李毅士接受了正统严格的绘画训练,在西画中国化的道路上是一位值得纪念的先驱者。时光流逝,现如今李毅士存世作品不多,《长恨歌画意》作为其代表作,显示了他的高超技法和思想风范,传递着美术发展的时代信息,极为难得。
连环画《长恨歌画意》作于1929年,并于当年入选民国教育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作品根据唐代白居易长诗《长恨歌》的内容分段绘制,但画中展示的宫殿、陈设、服饰等都采用明代的规制,所以取名作“画意”。作者用黑白水粉的西画写实手法来表现中国古典题材,通过色调的明暗关系来描绘对象,采用焦点透视,富有层次和空间感,又参考中国画的意境,集写实与写意于一体,人物、背景和细节均给予细腻描绘。画面布局严谨,构图大胆,层次分明,场面恢宏,具有抒情色彩和戏剧效果,既是30帧精美的连环画,又似30帧分镜头的黑白电影。

作为连环画,上海中华书局在1932年出版了八开本的《长恨歌画意》,并印行九次,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20世纪50年代,李毅士的家属将全套30幅《长恨歌画意》捐给了国家,后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上百度百科搜索【中国美术馆】

或扫描二维码


责任编辑:寇旭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