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美的殿堂/有声有色

有声有色 | 蓝盈莹讲中国美术馆藏品

来源:中国美术馆 时间:2024年02月04日



放下你的鞭子
司徒乔
油画  124×177cm  1940年


文| 郑旋


请上下滑动预览全文

司徒乔的现实主义油画作品《放下你的鞭子》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取材于同名抗战街头剧,剧中演绎了九一八事变后,一对父女流离失所并以卖唱为生的悲惨经历。画家多次观看演出并深受剧情触动,亦几度于观众席间创作“流浪父女”的速写,还邀请该剧主演做模特创作该画。画面最终呈现的是,落日余晖中,老父愧疚不已地抚怜刚刚被鞭打的爱女,女儿双手紧握大红汗巾,头微低,扬眉噘嘴,泪眼盈眶,眉宇间充满无限悲愤,如泣如诉的眼神格外凌厉,似乎在说:“鞭我者,日本侵略者。”两人身后散落着鞭子、锣鼓、枪棒、 胡琴等物。

画家以写实的创作手法,高度概括的绘画语言塑造了两个典型化的人物形象,诠释了一个戏剧性的瞬间。在夕阳的映衬下,人物肤色被赋予红、橙、赭等颜色,与大面积暗色的背景形成对比色关系,营造出紧张的色彩氛围感。人物置于画面下方,各类道具散落一地,这种混乱性与失衡感恰好与故事的戏剧性与矛盾感相呼应。画家采用倒三角的构图形式,同时通过色彩的运用和明暗的对比,成功引导观者将视觉聚焦到人物身上,用松动概括的笔法勾勒父亲,饱满且坚挺的刻画则凸显女儿的坚强不屈。画中虽未表现父亲举鞭、青年喝止的场面,但是站在画前这一刻那句“放下你的鞭子”仿佛响彻耳边,国仇家恨已写满女儿的脸庞,反抗侵略者的强烈情绪早已跃然于画布之上。

同一历史时期,徐悲鸿也创作过同名油画作品,两位画家都有留法学习经历,又都是采用写实的创作技法,但在人物形象、画面氛围和色彩运用等方面大相迥异:徐悲鸿笔下的女儿更妩媚典雅,凸显的是演员救亡图存的女杰形象;司徒乔笔下的人物则坚毅率真,作品情绪饱满,抗日主题鲜明,流露出强烈的民族情感。该画完成后不久即在重庆、南京、上海等多地展出,引起观者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起到了激励民众斗志的重要作用,也成了中国抗战题材的美术作品中一幅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





轰炸

滑田友

雕塑 109×89×36cm 1946年


文| 邵晓峰


请上下滑动预览全文

《轰炸》是滑田友在法国创作的雕塑代表作。他在法国留学期间,几乎跑遍了巴黎的博物馆、美术馆,系统学习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雕塑作品,深入研究欧洲伟大的雕塑传统,对东西方的雕塑传统与特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1937年,滑田友在得知南京被日本飞机轰炸后,怀着沉痛的心情在巴黎创作了《轰炸》的立体构图稿。1940年,在德国军队进入巴黎之前,他偷偷地将《轰炸》等作品藏在煤堆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取出,并在条件成熟后将《轰炸》进行放大。这件作品内涵深邃、形式简洁、体态浑厚、气象质朴。在作品中,拼命躲避日本轰炸机的母亲裹着头巾,紧张地抬头回望天空,右手紧搂小儿,左手拉着大儿,左腿绷直,迈开的右腿弯曲,重心放在右脚脚尖。作者以这种特殊造型,强调母亲身体前倾的动势,突出一条约呈60度的斜线,大胆建构了作品的视觉张力。其创作放弃了欧洲学院派雕塑过分依赖现实模特的做法,更加主动从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宝库中汲取造型语言,加强整体的浑然性,突出线条的装饰性,营造“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性,激活了形体之外的意境,创造了具有个人图式的艺术风格,以此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切关爱,以及对日本法西斯战争罪行的控诉。1946年,雕塑《轰炸》被法国教育部收藏。后来此作又被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并入编法文版《世界美术百科全书》。







记写雁荡山花
潘天寿
中国画  150×359.6cm  1962年


文| 安远远


请上下滑动预览全文

潘天寿,擅书画,精画论,重教育,被誉为现代中国画的一代宗师。潘天寿钟爱雁荡山,雁荡山的峻峭山石、花鸟虫草都是其笔下的重要元素。雁荡山花系列作品更是其重要的代表作, 也是新中国中国画变革的经典。

作于1962年的《记写雁荡山花》是一幅丈二大画,以山花野草、青蛙和小虫为主角,蓬勃劲茁,色彩明亮。大自然的生命伟力透于其间。整个画面在视觉上奇崛险要,前无古人的方形体块构图,凭一根轮廓线撑起千钧之重,勾勒顿挫有力。山花、野草、苔点弱化了石头的坚硬感,大片留白则突出空间,营造出清幽的意境。近景山岩与山花呈现出山野自然的勃勃生机,也是新中国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映射。题跋印章也是画面的组成部分,“不雕”“阿寿”“宠为下”朱砂印鉴增强了画面的形式感,篆书“记 写雁荡山花”、行草“六二年壬寅婪尾春开候寿者”,依着岩石的走势的题款,使疏密对比更为强烈。

这幅作品体现了潘天寿主张坚持传统、力求创新、拉开中西距离的创作理念,也是他探索花鸟山水、工笔写意,试图从中国画内部寻求适应新社会审美的需求的创新之作。因此,潘天寿被誉为最后一位传统派大师和探索中国画现代性的先行者。他不仅创造了一个新的构图方式,视觉感受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欣赏此作,可远眺、可俯瞰、可近察,不同距离和角度会 有不一样的强烈感受,画面上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其视野可谓远眺古今、俯瞰天下、近察内心;其境界至刚至柔、至臻至简,是昂扬向上的浩然之气、温润清新的时代新风。

这幅作品入藏中国美术馆亦有一段渊源。20世纪80年代,刘开渠馆长在杭州向潘天寿夫人何愔女士提出馆藏中有多幅潘老先生的作品,但多是中等尺幅、竖幅的作品,最好再有一件横幅的大作品。何愔女士当即答应将大横幅巨作《记写雁荡山花》捐给中国美术馆。刘馆长豪爽地表示回去给潘老做个雕塑铜像,放在美术馆院子里作为感谢。当年刘开渠馆长因种种原因没有完成潘天寿雕塑。2017年在纪念潘天寿120周年诞辰之际,潘天寿的哲嗣潘公凯向在任中国美术馆馆长、雕塑家吴为山提出,作为后任馆长替前任馆长完成那个30多年前的心愿,将潘天寿坐像再翻制一个,放在美术馆院子里。吴馆长当即表示:“承诺当然应该兑现。”于是,现在的中国美术馆东南角就有了一尊潘天寿的坐像。它见证着这个伟大的时代,也见证着一代代中国美术馆人守护文脉的孜孜不懈与拳拳之心。





清香十里 
潘公凯
中国画  136×136cm 2018年


文| 闫珉


请上下滑动预览全文

潘公凯先生1947年出生于浙江宁海,是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之子,先后于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并担任院长,自1979年以来,一直担任中国画创作和美术史论的教学工作,是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学者、画家、美术教育家。

潘先生早期的绘画多写实,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通过对中国绘画艺术的研究,潘先生加深了对传统文人画的理解,在创作上转入了写意花鸟,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更多聚焦于展现中国画中“笔墨”语言体系的建构,探索更为凝重、整体的现代感。潘先生认为:“形体、色彩、构图是全世界绘画所共同的要素,但是笔墨却是中国人所独有的,笔墨是中国画的媒介,也是核心。笔墨是全世界其他民族的传统绘画中都没有的要素。”

这件《清香十里》由潘公凯先生作于2018年。潘先生的水墨荷花作品格调高雅、意境深远,有着传统文人画笔墨书写的洒脱、流畅、率真、精妙,同时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兼有当代审美情趣。潘先生近年的作品更注重中国画抒情写意的根本特质,以笔墨为宗游目骋怀,很少设色,擅在墨中求变,笔法有楷篆之意。这幅作品中右下角的荷叶笔墨深沉、苍劲有力,画面左侧三分之一处,七八枝枯意花梗从淡雅的水中生出,几支浓淡相宜的荷花、莲蓬随着清风轻轻摇曳,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整幅作品墨色、布白、 动静、虚实、节奏、气韵相结合,观者能感受到画家所追求的中 国画特有的神韵和意境。薛永年先生评价:“潘公凯的绘画是理论自觉后的实践,是以精英传统吸收时代新机的探索,是体现了传统精神与现代审美结合的学者画诉求。”

潘公凯的作品重在表现意象,从技术层面扩展了黄宾虹“五笔七墨”的说法,既含有水墨特有的抽象美,又保持了与传统水墨人文精神的一脉相承,拓展了大写意水墨画的审美意趣。





上百度百科搜索【中国美术馆】

或扫描二维码




责编:杨子
视觉:杨蕾


欢迎关注中国美术馆新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