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瑞迎新——中国美术馆蛇年题材美术作品展”与观众见面
来源: 时间:2025年01月21日

1月21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灵瑞迎新——中国美术馆蛇年题材美术作品展”与观众见面。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新春展,共展出中国美术馆蛇年题材美术作品80余件。


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表示,中国民间艺术中的蛇,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作为中国人眼中的灵瑞,它既威严神秘,也妙趣横生。在蛇年新春到来之际,中国美术馆精心策划本次展览以飨观众。在中国画、楹联、年画、剪纸、皮影、玩具、面具、刺绣等美术类型中,蛇呈现出林林总总的多面形象,寄托了丰富多彩的美好寓意,期待广大观众的品赏。

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一层2、3号厅,展出至4月8日(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灵瑞迎新——中国美术馆蛇年题材
美术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
中国农耕文化孕育了精彩纷呈的中国民间美术。中国人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中国民间美术的身影。它们贯穿了四季更替,贯穿了衣食住行,贯穿了从生到死的人生过程,是人们的审美对象、精神寄托乃至生活方式。
中国民间艺术中的蛇,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作为中国人眼中的灵瑞,它既威严神秘,也妙趣横生。其蜕皮代表着生命的回旋与飞跃,其灵敏代表着灵活与洞察,其隐匿代表着“含藏”的智慧。甚至中华民族的始祖女娲与伏羲,也是半人半蛇的形象。剪纸中常见的“蛇盘兔”,多年来为人们喜闻乐见。“盘蛇”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陶寺文化,其旋转态势来自古人观察天体运动的轨迹,体会宇宙运行的规律,乃是中国传统宇宙观的符号化表达,象征阴阳相合、化生万物、生生不息。当它与代表子孙满堂、人丁兴旺的“兔”组合起来,则寓意世世代代对子孙的爱护和庇佑。
蛇的形象,是线的形象;蛇的运动,如同书画中的线条游走;书画的线条,亦如蛇行蜿蜒。所谓笔走龙蛇、状如龙蛇、烟云龙蛇、疾若惊蛇、惊蛇入草、腾蛇赴穴……无不是神气恣出、精神灿然之生动写照,展示了力量与节奏的跌宕起伏,延绵不绝。
蛇年新春到来之际,中国美术馆精心策划本次展览以飨观众。在中国画、楹联、年画、剪纸、皮影、玩具、面具、刺绣等美术类型中,蛇呈现出林林总总的多面形象,寄托了丰富多彩的美好寓意,期待广大观众的品赏。
灵蛇贺岁,金蛇献瑞,祝愿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祝愿广大观众幸福吉祥!
2025年1月
尊敬的观众:
作品欣赏
蛇喻于君子 欧豪年 中国画
135×66cm 1973年 中国美术馆藏
白蛇传 张仃 中国画
68×68cm 1988年 中国美术馆藏
白蛇传 石齐 中国画
95×88cm 1985年 中国美术馆藏
白蛇传 佚名 传统年画
39×55cm 中国美术馆藏
娃与双蛇,娃与双鱼 祁秀梅 剪纸
12.5×12.5cm 中国美术馆藏
蛇盘兔 吕慧 剪纸
17×21cm 中国美术馆藏
“十二生肖”——蛇(童心常在) 要红霞 剪纸
22×22cm 2009年 中国美术馆藏
白蛇传 苏兰花 剪纸
9×26cm 中国美术馆藏
蛇 苏兰花 剪纸
7×20cm 1989年 中国美术馆藏
白蛇传——断桥 喻湘莲、王南仙 彩塑
5×10×13cm 8×15.5×14cm 中国美术馆藏
蛇盘兔 吕慧 剪纸
14×11cm 中国美术馆藏
白蛇 佚名 皮影
32×15cm 中国美术馆藏
青蛇 佚名 皮影
34×15cm 中国美术馆藏
蛇戏蛤蟆 佚名 剪纸
14×13cm 中国美术馆藏
蛇 苏兰花 剪纸
10×19cm 1989年 中国美术馆藏
苗族平绣蛇龙纹绣片 吴通英 刺绣
20×40cm 1993年 中国美术馆藏
蛇盘兔 胡凤莲 剪纸
14×14cm 1985年 中国美术馆藏
满族平绣戏出“白蛇传·水斗”纹枕顶 佚名 刺绣
18×17cm 中国美术馆藏
苗族平绣两头蛇纹绣片 吴通英 刺绣
28×38cm 中国美术馆藏
满族戳纱绣蛇鸟纹枕顶 佚名 刺绣
16×15.5cm 中国美术馆藏
责任编辑:寇旭乾 白洁
展厅摄影:郑彬彬
欢迎关注中国美术馆新媒体平台

- 美时美刻· 美术名作中的二... [23-08-08]
- 建馆60年话馆藏|在战斗中... [23-08-07]
- 建馆60年话馆藏|罪恶的审... [23-08-07]
- “大自然的歌者——徐坚绘... [23-08-04]
- “故乡的记忆——范小强摄... [23-08-04]
- 建馆60年话馆藏|我们走在... [23-08-04]
- 建馆60年话馆藏|三潭印月 [23-08-04]
- 建馆60年话馆藏|千年土地... [23-08-03]
- 建馆60年话馆藏|出击之前 [23-08-03]
- “我画中国美术馆藏品”第... [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