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馆60年话馆藏|张飞
来源: 时间:2024年03月06日

张飞

漳州木偶是在中原文化和粤闽文化共同孕育下产生并弘盛的民间艺术,作品《张飞》正是以漳州木偶雕刻技艺创作的布袋木偶形象,作者为中国木偶雕刻名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木偶头雕刻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徐竹初。徐竹初出身于福建漳州的木偶雕刻世家,其远祖徐梓清于清代嘉庆年间在漳州开设木偶作坊“成成是”,其父徐年松是近代中国木偶雕刻艺坛的代表人物。徐氏木偶是福建北派布袋木偶艺术的代表,作为第六代传承人,徐竹初在弘兴传统、秉承家传的同时不断求索创新,从艺六十多年共创作出600多个木偶角色造型,被郭沫若先生赞誉为“创造偶人世界”。他的木偶雕刻人物灵动传神、千人千面,造型上兼取传统戏曲脸谱、面妆和闽南佛教造像之特点,风格高雅、含蓄沉静,工艺上则遵循古法并融入新技,施材考究,工艺精良。
中国美术馆藏有三件徐竹初不同时期创作的《张飞》,此为其中之一。张飞是漳州木偶戏中的武净人物,徐竹初在此类角色的设计和塑造上很大程度的融合了京剧脸谱的谱式和佛教人物造像的风格特征,并着力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使人物塑造兼有淳厚的民间味和高度的艺术性。偶人“张飞”身着漳绣黑蟒黑靠,手执长矛,面颊鼓起,双目圆睁,威风凛凛。其面部雕刻工整有度,塑形挺括而饱满,结构深邃明朗。人物开脸在参照京剧脸谱样式的同时,以眼睛和嘴部的细节处理强化面部表情,使得偶人张飞虽是“蝴蝶脸,豹头环眼”,却多了几分耿直粗豪的性情和有灵有肉的生命气息,一个勇武正直的忠义形象遂呼之欲出。
漳州木偶头雕刻取当地樟木为材,木偶头面仅有五六公分之高,却需在有限的尺度内通过精道的雕刻和彩绘最大化承载角色鲜明的身份属性和性格特征,被誉为“小器大作”的典范。透过《张飞》这样一件传统木偶人物雕刻作品,我们既可以领略徐竹初“以形塑神”的艺术功力,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民间雕刻家立足于民间传统之上积极的再创作意识,这也是漳州木偶雕刻艺术保有恒久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欢迎关注中国美术馆新媒体平台

- 美时美刻· 美术名作中的二... [23-08-08]
- 建馆60年话馆藏|在战斗中... [23-08-07]
- 建馆60年话馆藏|罪恶的审... [23-08-07]
- “大自然的歌者——徐坚绘... [23-08-04]
- “故乡的记忆——范小强摄... [23-08-04]
- 建馆60年话馆藏|我们走在... [23-08-04]
- 建馆60年话馆藏|三潭印月 [23-08-04]
- 建馆60年话馆藏|千年土地... [23-08-03]
- 建馆60年话馆藏|出击之前 [23-08-03]
- “我画中国美术馆藏品”第... [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