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全国美术馆年会上的工作报告
2013年12月13日 济南
各位馆长、各位同事:
2013年,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全国美术馆界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发展的方针和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中华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为己任,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为推动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断奋进。今年山东省在推动“文化惠民”方面成果斐然,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成功举办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山东美术馆新馆也顺利落成并对外开放。本次年会及成果汇报展的举办得到了山东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山东美术馆做了重要贡献。我们要向山东省文化厅、向山东美术馆的徐青峰馆长及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3年,全国美术馆事业获得了显著发展。文化部召开全国美术工作会议,蔡武部长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董伟副部长的总结讲话高度重视美术馆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美术馆建设的方向,这给美术馆界以极大的鼓舞。文化部艺术司继续加强对美术馆工作的指导,加大了项目扶持力度,推动开展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和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等活动,支持召开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可以说,从政府到社会各界特别是艺术界对美术馆的重视和关注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公立美术馆事业的投入,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建立的民营美术馆也在蓬勃兴起,美术馆履行专业职能的能力及其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全国美术馆发展的格局正在进一步完善。就硬件建设而言,今年落成开馆的美术馆就有山东美术馆、济南美术馆、大都美术馆、太原市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广西美术馆、重庆美术馆、罗中立美术馆、新疆当代美术馆等,还有一批已经立项和正在兴建的场馆。就结构而言,公立美术馆和民营美术馆都在发展,公共美术馆、大学美术馆、画院美术馆、艺术名家馆各个类别都更趋完善。今年参会的美术馆达82家,与会同仁达一百五十多人,会议规模是空前的。会议之前56家美术馆向专委会秘书处报送了今年工作总结,专委会召开了理事会,对全年工作进行了分析总汇,审批了新一批专委会会员单位,在此,我对相关材料进行归纳并代表理事会向大家做简要汇报,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坚持文化惠民,加强自主策划,打造品牌展览,彰显美术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美术馆通过举办展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功能。美术展览体现出文化性、学术性、大众性等特点,在艺术创新与审美普及之间架起宽阔的桥梁。通过优秀的美术展览,美术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术文化的需求,创造机会,让人民群众接受艺术审美的熏陶,最终实现美术馆在文化惠民和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方面的职能。综览今年美术馆界的展览格局,有这样几个特色:一方面加大了自主策划力度,在大型主题展览中既突出文化意识又增加艺术性;另一方面注重观照地域美术资源和彰显本馆学术特色,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展览品牌。例如,山东省美术馆隆重举办了“中国风格•时代丹青——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该展览是“十艺节”的组成部分,汇集了近三年来中国美术精品力作647件,展览开幕以来参观人数达三十多万;今年适逢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从年初开始,中国美术馆策划了“群珍荟萃——全国十大美术馆馆藏精品展”“翰墨传承——中国美术馆癸巳新春楹联书法大展”“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留学到苏联”“20世纪中国美术之路:与时代同行”等一系列大展;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办了“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策划了“锦绣中华——行进中的新世纪中国美术”,以呈现代表中国艺术创作最新水平为内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策划的“时代肖像”以当代的视角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肖像主题艺术的变迁;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了第三届“高原•高原——中国西部美术展”,影响力日渐扩大;浙江美术馆举办了“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这是继“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后精心打造的国际性品牌展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举办了“八五•85——中国美术学院校庆八十五周年文献展”以及“透器透气——中国玻璃当代艺术双年展”;江苏美术馆举办了“江苏大家中国画展”;黑龙江省美术馆成功举办了“第二十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览”;广东美术馆把中国水墨作为一个主要关注点,有意识地推出风格各异的艺术家个展,既有传统水墨的传承,也有当代水墨的探索,向观众呈现出多元、丰富的水墨现象;湖北美术馆策划的“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充分发挥荆楚地区丰厚的漆文化资源优势,在漆艺展览上巩固了品牌意识;武汉美术馆自主策划的“水墨文章——笔法维度”以及“江汉繁星计划•青年艺术家研究展”也成为一个品牌;宁波美术馆策划的“朴象——第二届宁波当代艺术展”反映了本土艺术发展;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承办了“首届中国设计大展”,三十余万人次参观,近一百七十万人次网上投票支持大展;深圳美术馆重点推介“相聚热土——2013深圳青年艺术家邀请展”;苏州美术馆主办了“土生土长——苏州艺术本土现象系列展”;上海当代艺术馆关注当代艺术,策划“关注•年轻艺术家群展2013”“陶醉——上海当代艺术馆的八周年展”“迪奥精神”等当代艺术展;今日美术馆举办“刘小东在和田”“中国当代艺术实验——形态与意识”“2013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入围展”“2013•凯撒艺术新星——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为中外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北京画院美术馆强化“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的品牌意识,不断拓展完善这一系列展的策划工作以及展览模式与理念。各馆的这些项目注重突出自身的学术定位,不断加大学术研究和自主策划的力度,同时极大地加强了展览的展示设计,重点展览侧重点投入。因而,观众对于美术馆有“常进常新”之感,获得了新鲜的艺术体验。
这些例子不胜枚举。总体来说,美术馆策展时代已经到来。优秀的美术展览提升了全社会的精神文化品质,引领和推动中国美术创作的繁荣和发展,同时也展现了中国美术馆界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 创新公共教育,拓展服务内容与形式,营造美术馆文化家园。
公共教育是美术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方式,也是美术馆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今年以来,我国美术馆界的公共教育呈现4大特点:一是打造学术高点,在美术馆常年举办学术讲座,援请各方面专家向公众介绍美术领域新的创作动态和艺术史知识,使美术馆成为提高社会审美水平的大课堂。二是注重志愿者文化服务,加强了志愿者队伍建设,建构观众与作品的互动。三是强调分众定位,细化服务对象层次,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打造公共教育活动品牌,包括走出美术馆,将教育活动办到社区、学校,更加主动地实施社会审美教育,体现美术馆的人文关怀。四是借助多种手法,运用科技手段,增加展览的视觉阅读内涵。公教活动灵活运用文献、视频、数字产品、二维码等,借助网络、手机等媒介,扩大展览项目的观众参与范围,提高了他们对展览反馈的兴趣。例如,中国美术馆专门设置了观众免费WIFI和二维码的作品简介,及时更新电子触摸屏的展览资讯,并对中国美术馆网站进行改版充实;实现了公共教育材料的远程共享;中华艺术宫以“拓展服务领域,构建文化综合体”为目标,成为“后世博效应”中上海新的文化热点,年接待人次达189万,深化“文教结合”,开启了电影、音乐、讲座、表演、数字化等各种艺术形式的跨界综合,逐步形成展览及相关活动的系列化、品牌化,如放映电影153场次,举办了7场“中华艺术宫之约”专场演出活动,推出了74场总标题为“海上传奇”的人文社科类系列高端讲座;浙江美术馆全年共举办公共教育活动一百八十余场;江苏省美术馆开展各类公共教育活动(含学术讲座)101场;何香凝美术馆的“人文之声”学术讲座全年多达220场,直接受益听众达四万余人次;武汉美术馆提出“艺术美丽一个城市”主题,全年策划学术活动12场,教育推广活动110场次;上海当代艺术馆全年累计开展62场教育活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的“四方沙龙”已连续举办多年;北京画院美术馆公共教育讲座以齐白石和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为主,今年结合“传统中国绘画艺术研究中心”工作,增设“传统中国绘画艺术系列讲座”,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学术成果传递给广大听众;苏州美术馆策划了“美育生活”——苏州美术馆学术类公益讲座活动和“相约美术馆”系列公共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展览现场、深化美育、建构观众与作品的互动是美术馆公共教育的优势,中国美术馆结合展览举办“中国美术馆艺术讲堂”,开展“艺术家教我来创作”等形式新颖的教育活动,创造观众与艺术家沟通、与作品对话的机会。广东美术馆常设公教项目“与艺术家一起看展览”,同时依托馆藏资源,举办了“临摹名画工作坊”活动,让观众临摹名家画册,响应热烈。该馆举办题为“观”的公教活动,每天两场向观众呈现中国画卷轴和册页的观赏方式,与观众一起回归中国画的传统观看方式,品味生活艺术的韵味。湖北美术馆策划举办“走进•临近——创作现场”,开展“听涛文艺讲坛”系列学术讲座,并与“读书会”相结合,满足公众多元文化需求。该馆在馆内大厅设立“美术馆‘汇客’厅”,让艺术走进公众,让公众了解艺术家、了解艺术,进而更深入了解美术馆。
志愿者服务如今成为美术馆一道亮丽的风景。中国美术馆在志愿者培训上形成了制度,开展了“美术馆志愿者管理”工作坊活动,建构起美术馆界志愿者工作的交流平台。中华艺术宫志愿者已超过800人,累计服务观众142万人次。莞城美术馆新招募114名文化志愿者,现共有文化志愿者234名。各美术馆在志愿者服务上都有发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召开的“2013志愿者与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年会”上很好地开展了交流,这个年会也有望发展成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常设项目。
在多层次服务和细化服务对象方面,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成立了名为“美术馆之友”的机构,针对不同的观看人群,开展不同层次的公共教育讲解活动:针对文化友人,邀请学院专业的人员进行讲解,感受学院历史发展变化;针对大专院校学生,着重强调理论知识同实践工作的具体应用;针对普通高中生,主要强调应对专业考试的美术知识;针对小学生及学前幼儿,主要开发其智力水平,培养孩子对美术的兴趣;针对残障人士,则让他们同美术作品进行面对面交流,缓解精神疾病困扰。山东省美术馆积极策划了“老年人参观日”“儿童参观日”“残疾人参观日”“解放军参观日”“农民工参观日”“新馆建筑工人参观日”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参观日活动。浙江美术馆与高校联手打造“艺术共同体”计划,推出公共艺术课程,积极举办“流动美术馆”展览,推出多种“文化菜单”,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该馆深化“美术阳光行动”,为希望小学、民政康复中心、聋哑学校等单位和机构送去“美术阳光”。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折翼的天使”“彩绘心灵——智障人士艺术展”等社会公益活动,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促进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关爱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宁波美术馆组织送书画、送书籍进山村活动,组织“微型展览”进乡村活动。江苏美术馆组织开展了“美术走近你”“版画体验”“大学生艺术沙龙”等活动。
儿童美术活动是美术馆公共教育的长项,在这方面,今年许多馆都办得有声有色。今日美术馆推出了“第三届今日美术馆家庭艺术欢乐日”,到场亲子600人次。全年开展“展览创意坊”活动26场,专业教师会让每件展品与孩子产生直接关联,让每个孩子发挥艺术创想,自主完成艺术学习,受益儿童两千余名。北京画院美术馆针对少年儿童设计了“课程库”,包括根据展览而设计制作的“北京画院美术馆公共教育绘画纸”和“资料袋”,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儿观众,推出了介绍齐白石艺术的导览册。广东美术馆举办“水印木刻版画工作坊”吸引亲子周末参加,于“六一”当天举办大型儿童纯手绘水彩画《梦想乐园》,由1000名儿童共同完成,创中国规模最大的儿童原创的纯手绘拼接水彩画纪录。湖北美术馆的“玩美主义•儿童工坊”活动深受欢迎。宁波美术馆主办了以“美丽宁波”为主题的少儿书画展览活动,有五百余名少年儿童参加。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儿童品牌活动“放飞梦想——陕西省少儿书画优秀作品展”反响热烈。郑州美术馆举办的“绘声•绘色——走进绘本的世界”系列展览。石家庄美术馆举办“欢喜2103——摄影过大年”艺术沙龙、亲子活动,并定期举办“艺术工作坊”。乌鲁木齐美术馆自主策划的公益性品牌展览“新疆少儿书画大赛”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公共教育体现美术馆的人文关怀。各馆通过举办各类公共教育活动,寓教于乐,直接服务观众,因此而逐渐成为公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家园。
三、 丰富艺术典藏,基于自身藏品策划能力的不断增强,发挥藏品的社会效益。
在过去的一年里,各馆将典藏和积累、修复与利用摆到更加重要的地位,竭尽全力取得艺术家的捐赠,想方设法增加收藏经费和收藏份量,不遗余力地利用藏品,发挥公共艺术资源服务公众的作用。
中国美术馆今年继续通过常规收藏和专项捐赠构建国家美术收藏序列,全年完成收藏和获得捐赠的作品共计1305件,同时加强馆际馆藏资源的流动和整合。为配合兄弟美术馆的展览和研究需要,全年藏品出入库次为6246件次,图片使用五千五百余张次。中央美院美术馆收藏各类艺术作品326件(套),总计873幅。山东省美术馆收藏了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入选作品63件,收藏了“十艺节”全国美展参展作品121件。浙江美术馆实施藏品征集项目18项,新增藏品1914件。宁波美术馆组织艺术委员会重点审议了“2013年拟收藏70岁以上宁波籍艺术家名单”,将收藏对象分为重点收藏对象、计划实施收藏对象、可收藏对象、值得收藏对象等4类。全年共收藏作品539件(幅)。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收藏作品323件,还将新增首届中国设计大展入选作品六百余件。
藏品是美术馆的立馆之本,基于藏品的研究与策划使美术馆的学术定位与博物馆性更加清晰。今年,各馆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藏品展览策划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以经典藏品固定陈列与周期性举办主题性馆藏精品展并举的格局,并积极推动藏品走出去,发挥艺术典藏的最大效能。例如,中华艺术宫已经建立了长期陈列展,有“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和名家艺术陈列馆。中国美术馆全面梳理馆藏作品,形成了“20世纪中国美术之路”大型藏品展,为今后新馆的固定陈列作了一次演练。在今年的藏品展出季中,各馆比往年更加注重在研究的基础上策划,在策划中深化展览主题,同时注重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利用,明显提高了展览的水平。例如,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的“字里千秋——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藏精品拓片展”中的131件拓片是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从馆藏的四百余件金石碑帖拓片中遴选出来的精品。江苏美术馆“2012年度收藏作品展”不仅显示出一年来美术馆丰硕的收藏成果,更为重要的是以陈列展览的方式,让观众能够直接面对珍藏于国家美术博物馆宝库里的美术精品。广东美术馆从馆藏的三万多件中遴选出最具特色的代表作品,推出了“风•雅•颂——广东美术馆开馆十五周年馆藏精品展”,对十五年来典藏工作进行一次阶段性的回顾和汇报。该馆还策划了“新兴木刻与广东版画——广东美术馆藏版画陈列展”“碰撞交融——广东美术馆藏二十世纪上半叶广东现代美术”“异象•意象——广东美术馆藏抽象艺术作品展”等藏品展览,让馆藏作品焕发出多彩的学术光芒。湖北美术馆不断充实和完善固定陈列展“百年纵横——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武汉美术馆推出两大藏品展“新青年——武汉美术馆馆藏青年艺术家作品展”“武汉•印象——武汉美术馆馆藏作品展”。其中后者作为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福建美术馆的“海峡和风翰墨传情——福建省美术馆馆藏台湾艺术家精品展”、何香凝美术馆的“何香凝艺术精品展”2013年杭州巡展、黑龙江省美术馆的“画说龙江——黑龙江省美术馆五十年馆藏经典版画作品全国巡回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九十五周年校庆——校史陈列展”“岁月回眸: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建校60周年纪念文献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北平艺专精品陈列(中国画部分)”“芳草长亭:李叔同油画珍品研究”等展览体现了对馆藏资源的系统梳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当代作品展”“馆藏研究展——二十世纪招贴画系列展”,北京画院美术馆的“三百石印富翁——齐白石的金石心迹”,潘天寿纪念馆的“潘天寿美术文献展”,庞薰美术馆、常熟美术馆的“图画先行——庞薰图案艺术精品展”,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的“木石艺痕——赖少其版画回顾及文献史料展”等都有自己的特色。办馆要有特色,藏品展的特色彰显了学术特色,反过来也促使各馆思考如何在收藏中增加特色。除了收藏作品之外,对文献的收集也进入收藏视野,这是收藏的新进展。
四、开展国际美术交流,积极推动中国美术走出去;拓展渠道,深化与台港澳地区的交流互动。
国际社会今天愈发注重观察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当代发展。美术馆界不仅是介绍世界美术的窗口,更应积极坚持面向世界传播中国美术,这方面一年来也取得了许多成果。中华艺术宫举办的“来自世界的祝贺——国际美术珍品展”以及“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巴黎奥塞博物馆珍藏”在社会上反响强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今年举办了多种国际艺术展,如“灵光与后灵光——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直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文化回应”“卡洛斯艺术中国校园巡展”“时间!时间设计、设计时间”“赤子之心——纪念阿里吉•沙梭诞辰100周年回顾展”等。广东美术馆在反映世界美术潮流上加强国际合作与资源整合,举办了“超出图像:马里乌什•卡托纳基金会收藏波兰艺术家们的艺术品展”“城市化的问题•当代艺术展(英国曼彻斯特艺术学院)”“德国新客观主义艺术大师奥托•迪克斯作品展”“无框的空间——阿丽玛、露丝:以色列当代艺术展”“战争与奇想——弗郎西斯科•戈雅版画展”“未来屋——室内健身能源计划(比利时)”“光的现代性——意大利1850—1950托斯卡纳油画展”等。何香凝美术馆策划举办了“在地未来——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和“从制造到设计——20世纪德国设计展”。今日美术馆举办了“面对面——中荷肖像及室内绘画展”。
在突出民族元素与当代元素,积极推动中国艺术走出去方面的活动也很多。中国美术馆在韩国举办了“影叙千秋——中国美术馆藏皮影艺术精品展”以及“@WHAT——中国艺术新一代”。今年适逢中国和西班牙建交40周年,中国美术馆策划了“新境——中国当代艺术展”赴马德里展出。为积极配合“中俄旅游年”,该馆策划“大器玩成:中国美术馆藏民间玩具精品展”赴莫斯科展。湖北美术馆策划“对望:中意当代艺术交流展”赴意大利展出,并首次获得意大利外交部、文化部及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组委会颁发的最佳策划奖。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组织“对话兵马俑——欧盟与中国雕塑家作品提名展”赴欧洲巡展。刘海粟美术馆策划“戏墨•墨戏——中国水墨戏画作品国际巡展”在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中国艺术中心举办,该馆策划“纸上精神:当代中国青年艺术家纸上作品展”赴荷兰博缘堂艺术馆展出。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水墨寻缘——第十届中韩水墨交流展”在韩国毅斋美术馆举办。武汉美术馆与法国埃松省合作“前尘影事——中国最早的摄影展”系列项目,同期策划举办了“江风如影——武汉老照片展”,都取得良好反响。
在与港澳台地区交流方面也有很多亮点。中国美术馆作为文化部命名的“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与台湾美术馆积极合作“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项目,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的展览以“交互视象”为主题,先后在台湾美术馆和中国美术馆举办。同时该馆主办“静山远韵——郎静山摄影艺术特展”,开启了中国美术馆收藏20世纪摄影艺术名家名作的先河。何香凝美术馆策划“交叉口•异空间——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2013”,很好地发挥了文化交流窗口的作用。
除了展览,今年各馆还加强了与国际美术馆界的学术交流,以增进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在文化部外联局、艺术司的支持下,中国美术馆与广东美术馆联合举办了“亚洲美术策展人论坛”,广东美术馆承担了论坛的组织和接待工作,亚洲各国以及欧美地区部分美术馆的八十多位馆长及策展人与会,这是一次空前规模的对话交流,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当代策展的文化观念、开放姿态和学术高度。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龙美术馆等也都在国际对话中做了许多项目。
五、专委会工作力求务实,注重协调、突出重点、把握全局。
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在今年的工作中更加注重按照文化部艺术司的指导与要求,在理事会的集体领导下,特别是依靠北京理事的辛苦投入,经常性地分析全国美术馆的发展形势,安排落实各项工作任务。钱林祥同志领导的秘书处上下沟通,和各馆保持了密切联系,工作成效明显。重点工作有:研究和制定了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方案,协助艺术司开展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并组织验收评审,协调组织了“亚洲美术策展人论坛”和“第七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组织了中国与德国合作的“文化管理在中国”项目,与山东美术馆共同组织了这次年会和扶持项目成果展。这些工作离不开全国各馆特别是各馆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专委会理事会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以上的总结,难免有遗漏。不过,相信通过年会的交流和讨论,大家会对美术馆系统的发展态势有更清晰的了解。我们更应该看到,美术馆发展正处在难得的机遇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部署,对文化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术馆的社会责任更加重大,需要我们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加强专业建设这两个工作重点上进一步下功夫,在夯实基础、苦练内功、加快队伍建设、建立专业标准等方面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整体提升全国美术馆系统的专业水平。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文化间的对话继续进行,同时,彼此间的较量和竞争仍然激烈。美术馆在彰显中国文化意识、开展交流对话、发出中国声音等方面责任重大,也更加大有可为。
在这次会议的理事会上,大家提出在新的一年里要进一步加强学术意识,提升专业水平。专委会要积极配合文化部制定美术馆管理办法,以形成行业标准和工作规范。各馆要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下功夫。相信这次年会能够成为美术馆事业发展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