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传播教育/出版物/期刊

卷首语

  当本期杂志摆上读者案头的时候,春风已绿大江南北。

  当前,社会变革的丰富现实和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为艺术家提供了最好的创作动力和极大的创作自由度,中国美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标的指引下,我们愈发感到,美术馆不仅是历史经典遗存的宝库,也应该是当代新人佳作的舞台。事实上,中国美术馆已经与不同历史时段的新人佳作携手走过了半个世纪,未来的道路必将更宽广。

  近期,又有一批精彩的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与观众见面,包括“木棉·岭南风骨——陈永锵专题作品展”“山川蒙养20年——山艺术文教基金会川美艺术作品收藏展”“王迦南、蔡小丽伉俪画展”以及“洞庭寻梦·赵溅球画展”……展品或借南国佳木奇卉言志抒怀,或以诗意的笔调记录生活里的点滴小事,或借藏品追溯历史经验并凸显其当下价值,主题不同,形式各异,不一而足。“大弦”与“小调”的汇鸣,恰恰显示出当代中国美术的丰富性与活跃度。

  在本期的《专题策划》栏目,作者们探讨了书画作品鉴定的话题。近年来,伴随着艺术品拍卖的“红火”,有关“鉴定”的活动更是搅动了许多人的心扉。不过,本期所载的文章多以学理为基础来展开论述,与艺术市场无太大关联。在客观反映作者观点的同时,我们也在此重申,“鉴定”的根本目的在于去伪存真,从而让今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文化遗产中的优秀因子。

  中国美术馆馆长 范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