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传播教育/出版物/期刊

卷首语

  百年前,油画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传入中国。1912年,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文化理想;1912年,刘海粟先生在上海创办美术教育机构,初步引进油画教育体系;也正是在1912年前后,李铁夫、吴法鼎等一批油画家,负笈美欧,不懈求索……通过一代代艺术家特别是油画家的努力,油画不仅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更成为表现时代生活、关注现实状况的重要艺术语言。

  初夏的北京,迎来了油画界的一次盛会,这就是6月15日晚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在当代·2012中国油画双年展”与“最绘画—中国青年油画作品展”。“中国油画双年展”是在老一辈油画家的关心下,由中国油画学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的新的油画展览品牌,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许江先生为这次油画“双展”提出了学术主旨,在组委会的布置下,经过策展人的努力,本届“在当代”的主题下,艺术家拿出了新作,尤其在思考油画的文化关怀、精神深度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表现;而“青年油画展”则进一步表明了青年人的蓬勃朝气和奋力探索的精神状态。展览的学术性很强,不仅可以推动美术界、学术界对油画艺术的探讨,还可以吸引观众走进国家美术殿堂,感受艺术家们的文化抱负和敬业精神,并与之一同思考油画在今天的发展。鉴于此,本期的《特别策划》栏目聚焦于“在当代·2012中国油画双年展”,把参展作品、理论文章、艺术家的创作心得以及策展人的短评一并刊出,希冀观众和读者能从中获得启迪。

  本期《艺术博物馆学》栏目刊发的一组文章,或从媒体传播的层面分析美术馆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问题,或结合具体个案来阐述公共教育模式、展览模式的拓展问题,或探讨美术馆所属图书馆的建设思路。它们文风朴素,但不乏较强的现实意义。

  v  

  中国美术馆馆长 范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