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是一颗启明星,预示着新中国黎明将临。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变革由此发韧,一个古老民族的宏伟复兴由此肇端。 1902年,清廷颁行学堂章程,采行日本制度。1905年,科举制度废止,南京两江师范学堂、保定北洋师范学堂都设图画手工科开油画课。这是中国学习西方美术教育的开端。 最早出国学习油画的有广东画家李铁夫,1887年到美国,曾受业于J.S.沙金,并以奖金和卖画所得,资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最早到日本学画的李叔同,1910年学成回国在天津、杭州和南京从事美术教学。1911年西洋归国的周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1912年刘海粟创办上海图画学术院,并第一次起用人体模特写生;1919年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倡导开办了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 1928年杭州创办了第一所大学制的国立艺术院校。 辛亥革命以后,出国学画的人渐多,去向主要是欧美和日本。留学归国后,通常以美术教育为职业,通过学校传播自己的艺术观念和绘画技法。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樑曾主持不同学校的教学,他们持不同艺术主张,油画教学各具特色。 中国油画在中西文化的碰撞、沟通和相互吸收中发展、生根。从外来艺术发展成为中国绘画的组成部分,油画经历了漫长的学习、吸收和成长过程。当代中国油画正融入世界艺术潮流,显示着自己民族的、时代的特色和个性特征。
辛亥风云与中国早期油画
- 题目:辛亥风云与中国早期油画
- 时间:2011-10-09 09:30 - 2011-10-09 11:30
- 地点:中国美术馆七层学术报告厅
- 主讲人:梁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