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精神的崇尚 “社会人格”,从人的个体生命而言是有所抑制的,而对于人伦道德——整体社会关系而言是培养一种非个性化的“集体意识”。这种被学者庞朴称为“中国式的人文主义”传统一直潜存于中华文化的历史之中,在形成中华文化精神的过程中发生着“道”和“德”的根本作用。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所重视的人的社会性——文化,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重视人的自然性——人性,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文化以教学和逻辑学为基础,东方文化以诗和哲学为核心(黄仁宇观点)。因此,双方结构不同,价值取向有异,李约瑟认为:“不应将传统西方标准视为最终标杆”,真是掷地有声之论。 对中国文化精神的阐释和理解或许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体会传统,赏析艺术。 中国文化以中国哲学为核心,而中国哲学是综合的、概括的,中国画传统与中国文化精神互为表里,儒、道、释思想在中国画传统中皆有不同程度的显现。 中国画之美也就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特性之美,概言之有: 一、 尚神尚韵 二、 尚气尚势 三、 尚意尚趣 四、 已书入画、以线造型 五、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六、 自然美与阴柔 七、 色彩理趣 八、 精神性与品味 九、 留白与布虚 这方面都只是中华文化传统其博大精深的几个角度,很不全面,挂一漏万,但约略可以窥斑知豹——体悟一种伟大的美妙的“和合”精神旨趣。
中国画传统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几点阐释(下)
- 题目:中国画传统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几点阐释(下)
- 时间:2006-05-27 09:30 - 2006-05-27 11:30
- 地点:中国美术馆七层学术报告厅
- 主讲人:梅墨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