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传播教育/精彩回顾/2016

做中国美术馆界的第一批“艺术品保护医生”——首届“国家美术藏品保护与修复专业培训”项目圆满落幕

来源: 时间:2016年09月03日

  中国美术馆9月3日讯 2016年8月31日下午,由文化部艺术司支持、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国家美术藏品保护与修复专业培训”项目圆满落幕。学员们结束了为期60天的课程,并在中国美术馆七层学术报告厅参加了结业仪式。

吴馆长与学员见面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修复工作就像医务工作一样神圣而重要,预防性保护和日常养护正像我们的身体需要锻炼和保养,一旦生病,就需要进医院治疗乃至动手术,所以,从事藏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专业人士就是艺术品的“保健医生”和“手术医生”。面对艺术藏品,我们需要建设设施精良、人员齐备、技术过硬的“藏品医院”,让这些作品以最为健康的面貌展现在公众面前,让它们真正发挥“活化”功能与审美教育的作用。他说:“希望通过我们有效的工作,使千千万万的艺术品得以焕发新生。我们修复的作品是有限的,但是这件事情的价值和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因为我们保护的是人类共同智慧的活化石,它们必将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闪耀璀璨光芒!”

吴馆长与学员见面

  该项目从7月4日开始,来自全国各美术馆典藏、保管部门的三十余位业务骨干齐聚中国美术馆,学员们首先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国家美术藏品保存修复国际研讨会”,通过国际、国内保存修复领域的19位专家的精彩演讲,了解到国际重要美术博物馆、保存修复研究机构的最新学术动向和先进技术,对该领域在国内的发展情况也有了全面的认识。在这一高水准的学术会议氛围的带动下,学员们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随后展开的专业培训项目中,先后进行了为期各两周的“油画保存修复实技示范”和“卷轴书画保存修复实技示范”。在旅美著名油画修复专家司徒勇和旅日著名中国画修复专家陆宗润两位先生的生动讲授和亲自示范中,学员们既对两类艺术品的物质材料、结构层次,修复的历史、原则、理念等有了清晰的认识;还对各自的修复操作流程有了基本的把握,尤其是通过示范观摩和上手实践,对修复这项有着极高难度和动手能力要求的技艺有了真切的体验。在实技示范的同时,主办方中国美术馆还邀请国内重要的文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院的专家,从不同角度补充保存修复的相关专业知识,如文博机构目前在文物保护与修复方面形成了怎样的体系,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参照;现代科技如何与传统修复技艺相结合,国际通行的保存修复理念是什么,在具体修复实践中应该如何根据修复对象进行灵活而准确地把握等等。这些课题的研究,对于刚刚起步的美术馆界的藏品保护工作显得有为需要。一方面由于意识和理念尚未形成共识,另一方面由于作品多是创作不久且仍处在不断收藏中,预防性保护和日常维护工作必须成为美术馆工作的新常态。中国美术馆保存修复中心在这一领域走在全国前列,通过引入国际经验,将已在国际重要美术博物馆通行而国内尚未得到注重的藏品保存修复经验向学员们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案例对环境的综合监测、“促使藏品恶化的十大因素”等重要指标进行了详细讲解,提出美术馆应以预防性保护为优先考虑,且需全馆工作人员人人参与的工作理念。从而不断推动全国美术馆界的藏品保护工作走上积极、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方向。在课程的最后一周,组织学员们赴天津、上海两地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赴安徽泾县实地考察宣纸制作工艺,将所学、所知与直观的田野调查相结合,大家反响强烈、收获颇丰。

考察实践课-天津博物馆办公室主任介绍天津博物馆情况

  在结业仪式当天上午的课程总结汇报中,全体学员就两个月学习的收获、感受、思考进行了交流,对美术馆界保存修复领域的专业发展畅所欲言,并结合各自工作岗位对未来的工作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设想。

  在结业仪式上,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胡伟首先对整个培训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回顾项目的筹备工作,介绍培训内容的构想、授课教师的聘用、研讨会议题的拟定,国内外专家的邀请等多个方面后,他指出保存修复工作对于整个中国美术馆界的重要意义,并对大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他说,“此次培训就犹如国家美术藏品保存修复的‘黄埔一期’,在座的诸位将担负着国家美术藏品的安危”。随后,胡伟副馆长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考察实践课-天津美术馆馆长卢永琇介绍美术馆相关情况

  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邓锋代表中国美术馆艺术品保存修复中心就整个培训项目做了总结汇报,他谈到,该项目以“国家美术藏品保存修复国际研讨会”为起点,目的便是为各位学员设立一个高标准的学术平台,以此作为大家学习和以后工作的努力方向。而课程设置方面,从目前国内美术馆界藏品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工作需求出发,让学员们对油画修复和卷轴画修复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原则理念等形成清晰的认识,掌握基础的操作技艺;强化预防性保护的意识,从藏品入馆开始,在每一个环节都处理好使用和保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作为保管和保护工作人员,要替不能说话的藏品代言,要注意日常养护,美术馆的藏品虽然大多比较“年轻”,但从年轻时便需要“劳逸结合”,加强锻炼和自我防护。最后,他衷心祝贺各位学员不辞辛劳、顺利完成两个月的培训课程,希望大家不负众望,不断总结、深入研究,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艺术品保护医生”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整个行业的长足发展。

考察实践课-学员参观中国宣纸博物馆

  学员代表赵怡就整体课程做了总结发言,她重申了艺术品保护与修复专业人员不仅要具有技术手段与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工作人员对于国家美术藏品的责任意识和爱护之心,他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宣传和推广这一理念,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位工作人员做起。最后她代表全体学员感谢中国美术馆提供的良好学习平台,期望培训能够持续不断地开展下去。

考察实践课-学员考察上海博物馆文保科技中心

学员参加游庆桥书记的藏品普查讲座

油画修复示范课-课堂

油画修复示范课-司徒老师讲解修复材料性能

油画修复示范课-司徒勇老师进行操作示范

预防性保护课-学员进行小组作业

预防性保护课-学员练习填写作品状态报告

中国画修复示范课-课堂

中国画修复示范课-陆宗润老师进行操作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