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十六世纪上半叶,吴门画派进入全盛期。以沈周、文徴明、唐寅、仇英为核心的绘画艺术群,代表了当时文人画的最高水平。以致后来的“吴派”画风成为江南一带文人绘画样式,绵延润泽了五百余年。甚至到七,八十年代苏州出口创汇的工艺画几乎全是仿传统“吴派”经典作品的图式。能把文化经典成功转化为文化产业,可以说明三点:一是吴地人对“吴派”绘画样式的自信; 二是“吴派”绘画的文化价值获得世人广泛的认可度; 三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欣赏並不受时代阻隔。吴门书画和吴门中医,苏州刺绣,成为苏州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范。 苏州国画院院长周矩敏,曾是负责苏州美术的文化官员。无论责任担当或对专业的认知度,他总能表现出超乎于一般的... 【详细】

艺术家简介

周矩敏,画家、苏州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人物画艺委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绘画专业。其作品運思精深周密,用色、用光均为主观情愫的跃现,绚烂沉淳,丰中见约,奇风高格,雅韵隽永。代表作品:《弦叙》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获最高奖;《丝竹》入选日本艺术中心国际艺术交流展,获中心年度奖;作品《白鹭》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双陆》获第四届全国体育美展一等奖,作品被国际奥委会总部收藏;《旧历》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被收藏;《风云》入选全国三届国画展;《民声》入选百家金陵画展;《载歌行》入选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流金岁月》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乐土》入选2009·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奉安大典》入选江苏省重大主题美术创作精品工程... 【详细】

矩成方圆,心静而敏

作为朋友的周矩敏,我是熟悉的。矩敏兄是个保持着清醒思考的人。他的话不多,但出言不凡。他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艺术品也“唯权为是,唯利是图,那文化现象就成了社会问题”等,发人深省。矩敏兄也是个做事认真的人。当年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首次正式授权内地出版,对这部名家名作,柏杨表示“要等周矩敏动笔”来插图。因为欣赏该书,也因为柏杨先生的诚意,矩敏兄在推辞无效后,与柏杨反复探讨,达成“丑陋但不能丑化”的约定。最终这次插图版的《丑陋的中国人》大获成功,再版15次,印发21万册,连续数年被评为全国人文类图书第一名。他曾经告诉我,他很喜欢我的文字,如果有机缘也愿意为我的著作配图。我告诉他,我更喜欢他的... 【详细】

简评周矩敏新写意人物画

周矩敏是当今人物画坛上的一位翘楚人物。以往的评家,多半是关注他的“拟古”一类人物画,把他归入了八、九十年代以来风行画坛的“新文人画”潮流,但却很少关注到他的新写意人物画,自然不免令人遗憾。其实,他的主要成就恰恰是在后者,耕耘多年,硕果难得,因而也格外地令人瞩目。“新写意”亦即“新现实主义”的思路和方法,就好比是当今人物画发展道路上的一扇“窄门”。之所以称其为“窄门”,是因为“新写意人物画”虽与以“新浙派”为代表的“写实人物画”、兼工带写的“新文人画”以及更具有当代感的“表现性人物画”乃至“观念性人物画”都有着某种联系,但又都不等同于它们,并始终地与它们拉开了一个明显的距离。其次一个原由,自... 【详细】

矩敏画语

矩敏是一位很有造型意识的画家,他的人物画创作虽然取材广泛,却始终把造型表现放在首位。无论画什么人物,无论画什么故事,他的笔下总是凸显着造型表现的生生气象。他画的各种人物虽然姿形丰富,神态各异,却总是洋溢着一种沉淳老派的怀旧情趣,造型味道很是到位,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他的造型语言里贯穿醇静的绘画性图式,诙谐而朴实,灵动而矜持,刻意而随兴,独特而鲜明,令人一眼就认得出,那是矩敏自有的画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