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美术在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开启了一个艺术发展的崭新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美术首先作为一门学科,通过一批公办美术专业院校的设立、现代美术教育制度的实施、美术各学科门类全面拓展而得以科学化发展。中央美术学院作为这批公办美术院校中至关重要的一所,其通过培养出的一批批杰出艺术家,以及他们所创作的经典作品,奠定了自身在新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绝大部分创造了新中国美术历史的艺术家都与中央美院密切相关—他们要么任教于斯,要么受教于斯,最值得学界关注的是这批艺术家中许多人的青年时代正是在中央美院度过的,无论当时的身份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艺术发展历程中关键性的代表作或“成名作”几乎都是在央美期间完成的。这种现象一方面客观地反映出中央美术学院在造就“艺术家”而非“画匠”方面深厚的艺术人文传统,另一方面也充分展现了央美对年轻艺术家巨大的号召力和深远的影响力,以致于历辈艺术才俊们不断汇聚于此,并无怨无悔地将自己的青春岁月留存在这里,并由此迈出各自艺术人生的第一步!
中央美术学院以及上溯到其前身的北平艺专,一直有收藏青年艺术家在校学习期间及其毕业创作作品的传统。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央美术学院针对历届在校及毕业创作的优秀作品的收藏非常丰富,其中多为分量很重、意义深远的作品,此次从中精选出的部分代表性作品,构成了这样一个以“青春”为研究和展示专题的展览。可以看到,正是这些充满无限可能性和创造力的青年艺术家及其一件件生机勃勃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以精神和图像的方式抒写了“青春万岁”这一永恒的人类主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以视觉的方式体现出了新中国的时代面貌,正如马克思所言:“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
据于此,我们将展览按历史时段划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
一、新时代与新青年 (1950-1965)
二、青春记忆与自我觉醒 (1977-1984)
三、青春实验与自我确立 (1985年-1990)
展览将通过精选的藏品,配以充满青春记忆的文字、照片、资料及访谈视频等,立体丰富地呈现新中国美术的青春状态,试图在一定程度上为公众展现出一部充满青春活力与无限生机的新中国美术史,同时,唤醒我们曾经拥有或永远向往的青春情怀—“青春万岁”!
中央美院美术馆(CAFAM)的前身为“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新中国最早的公立美术展览馆之一。新馆址位于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的中央美院校园内,于2008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由CAFAM新馆、石膏陈列馆和教学展厅三部分组成,是中国最具当代性的美术展览馆之一。2011年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
CAFAM现有藏品约1.3万件,主要包括西方著名油画大师的经典原作及临摹品,中国汉唐宋元明清的书画雕刻,近现代、当代著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以及建院以来历届毕业生的优秀作品。
CAFAM新馆由日本著名建筑师矶崎新主持设计,建筑面积14777平方米,展览面积6000余平方米。自2008年10月开馆以来,已成功树立起两个双年展品牌展览,分别是:CAFAM“泛主题”学术双年展和CAFAM未来展。CAFAM强调自主策划展览,积极举办国际交流展,自觉策划学术论坛和重要讲座,举办各种公共教育活动,出版多种画册及书籍。
依赖中央美术学院强大的学术和艺术资源,CAFAM不但为美院师生、文化界专业人士、社区公众提供一个观摩、学习以及展示的实际空间,还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国内外艺术交流的高端平台,使其成为中国标志性、专业化、国际化的专业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