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资讯/新闻/2019

中国美术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展: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隆重开幕

来源: 时间:2019年03月04日

  中国美术馆3月4日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展现我国56个民族的特色文化,“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彰显民族题材雕塑艺术的文化魅力,2019年3月2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美术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展: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此展也为“中国美术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展”拉开序幕。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王伟光,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党组书记叶小文,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邓光辉,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周汉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吴为山,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韩子勇,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单威,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燕东升,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张士军,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马锋辉,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雷喜宁,海澜集团董事长周建平,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著名美术设计教育家常沙娜,著名雕塑家刘焕章等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燕东升主持开幕式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党组书记叶小文书记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马锋辉秘书长致辞

  王伟光宣布展览开幕,叶小文、吴为山、马锋辉、李永康分别致辞。开幕式由燕东升主持。

  叶小文向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表示,雕塑是凝固的艺术,展览是形象的展现,具有十分重要的贡献。本次展览以“民族大团结”为题,表现了珍贵的传承,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又是鲜活丰富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将民族大团结比喻成像石榴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石榴”是一个形象,但蕴含了那么多深刻的道理,雕塑是凝固的艺术,让无数深刻复杂的道理瞬间凝固在雕塑里,让你去看,让你去想,让你去悟。“虽然七十岁了,我现在还有一个职务,就是文化文史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文化就是文而化之,这个展览就文而化之。文史就是以史为鉴,这个展览蕴含着以史为鉴,学习要会学习,到这里看一个展览,比说教和报告都更生动、更形象。祝展览圆满成功!”他说。

  吴为山代表中国美术馆向到场嘉宾致以诚挚地问候。他感谢艺术家用他们的情感、智慧和意志以及高超的艺术创作来表现民族大团结题材的雕塑作品,更感恩于党和时代对艺术事业的关怀,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习近平文艺思想对艺术创作的指导。今天,新时代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文化滋养和创作新力,每一件作品表现的不仅仅是形式,更多的是表现我们对伟大祖国,对56个民族、五千年的文明,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所创造的文化的一种热爱和自信。在座的老中青艺术家们长期以来在创作当中不辞辛苦,用创新的理念与时代紧密相连,和人民同呼吸、扎根生活,不少雕塑家都到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去采访、采风,所以这次创作是饱含真情的,没有局限于形式与表象,而是寻找一个最大的同心圆,那就是56个民族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共同的理想所展示出来的力量与情感。中国美术馆也准备在这次展览当中遴选出优秀作品给予收藏,成为国家美术宝库当中重要的文化财富。

  参展艺术家代表李永康致辞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吴为山馆长致辞

  马锋辉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祝贺展览圆满成功。他表示,雕塑艺术是美术的重要门类,随着中华文化的全面发展,雕塑在社会与人文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在吴为山馆长的引领下,大力推动雕塑事业的发展与青年雕塑家的培养。今天,又首次以56个民族大团结为主题主办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览,通过高度提炼的雕塑艺术,将每个民族的风采全面展示,展览生动、形象地呈现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历史、英雄、风俗、生活与友好关系,反映了各民族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盛筵,也成为民族艺术展示与传播中的盛举!

  来自新疆高校的教师和雕塑工作者李永康代表参展艺术家向主办单位以及工作团队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特别向吴为山馆长带领的中国美术馆为中国雕塑以及民族文化事业作出的重要工作表示感谢。他说,今天中国美术馆在导师班主任吴为山教授的引导教育下,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美术创研班雕塑专题班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深研和创作实践等方面取得了大幅度的提升。 2018年11月文旅部国家主题雕塑班创作学员深扎生活,深入丝绸之路民族团结的考察写生活动,沿着新疆的吐鲁番、乌鲁木齐、库车、喀什等地进行了深入考察写生,深扎新疆各民族的文化沃土,扎根于丝路文明、中华民族的文明沃土,当我们离开喀什的那一天,我们主题班雕塑学员与喀什的土陶艺人和当地老百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谈及展览的策划理念,吴为山介绍,民族题材历来是美术创作的重要领域,民族题材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雕塑创作的重要内容,为展现我国56个民族的特色文化,“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彰显民族题材雕塑艺术的文化魅力,该展以赞颂民族大团结为主题,首次以雕塑艺术全面反映中国各民族的民族历史、民族英雄、民族生活、民族风俗与友好关系,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向上的精神气象,呈现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水平、新成就。

  民族大团结作为新中国美术主题创作的重要主题,凝聚着几代艺术家的民族情感和时代关怀。对雕塑界来说,艺术家们也深受民族题材创作热情的鼓舞,雕塑作品层出不穷,不乏佳例。早在1951年,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开拓者之一王临乙为中直机关大礼堂创作了大型汉白玉浮雕《民族大团结》,这件作品前排为演奏芦笙、手鼓、唢呐的人们,后排为身着盛装、翩翩起舞的各族妇女,展现出全国各民族友好欢愉的情境,描绘了新中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1955年,张充仁创作《朝鲜双人舞》;1962年,王万景创作大理石雕《傣族姑娘》;1974年,曹忠亮、王维力创作木雕《日夜想念毛主席(维吾尔族)》;1979年,张得蒂创作《小达娃(藏族)》;1979年,时宜创作木雕《高原之春(藏族)》; 1988年,张德华创作大理石雕《壮族姑娘》。以上作品均藏于中国美术馆。2000年9月21日,中华世纪坛象征56个民族的大型石刻竣工,以具有代表性的图案制为浅浮雕,传达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 王伟光王伟光校长宣布展览开幕

  嘉宾合影

  展览分为两大篇章:《民族团结》和《各民族风采》。第一篇章《民族团结》中的作品展示于中国美术馆1号圆厅,以具象、抽象、意象、象征等形式语言展现各民族同舟共济、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喜庆与喜悦,自信与自豪;第二篇章《各民族风采》全面反映56个民族的不同风采与鲜明特性,200余件雕塑分列一层10个展厅,体现56个民族团结一致,互助共勉,共同奏响新时代的文化强音,为此次展览的展陈亮点。2016年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中国美术馆贺岁大展——中华民族大团结全国美术作品展”以及2017年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首届全国雕塑作品大展”均是此展的重要基础。本次展览共征集作品600余件,经专家委员会初评、复评,有220余件作品入选,它们与中国美术馆馆藏的部分民族题材雕塑一起,为全国人民奉上这场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盛宴。

  特别值得推荐的是,雕塑家们善于将优美宜居的生活家园、灿烂绚丽的民族风情、特色鲜活的文化特征,化为独特的形体、形式,以各种不同材料进行诗意化表现,这些源自生活的艺术的提炼、凝聚、创造与发展,使各民族之间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美美与共的艺术形式中得到进一步提升与加强。

  “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新时代艺术家以优异作品,塑造一个精神、文化、艺术的石榴,让他们紧紧拥抱,成为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最有力、最坚强、最美丽的同心圆。”吴为山说。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文学美术处处长刘冬妍,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主任、中央民族大学原副院长殷会利,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副馆长张晴,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尚辉,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殷小烽,全国城雕委艺委会副主任、天津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景育民,以及来自国家主题性美术创研班雕塑专题班的11位学员,来自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中央美院、清华美院、鲁迅美院、西安美院、四川美院、天津美院、上海美院、江苏省雕塑家协会、重庆雕塑学会、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吉林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北华大学、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等单位的参展艺术家。

  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1-11展厅,将展出至3月24日。(周一闭馆)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

  序言

  吴为山

  巍巍中华,大地饶沃,文化厚积,溢彩流光。她是孕育56个民族的母土,而自古以来,多民族团结共处,奋力创造,也为这片热土谱写了恢弘壮丽的文明诗篇。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不仅与各自的种族特质、文化属性和历史发展相关,还与各族人民心理结构相应。因为不同的自然地域、气候条件、生存土壤、种族遗传、宗教信仰、习性习俗、语言环境,使各民族的相貌姿态、服装配饰、生产用具、生活起居,劳作方式、娱乐方式、休憩方式、交流方式以及精神状态形成了各自特色,产生厚润华滋、深雄博大的文化积淀。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交融与对话,代代延传,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百花齐放、交相辉映的繁荣景象,并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光增色。

  就中国艺术精神而言,中国艺术史总结的重要审美特征几乎均可在各民族艺术传统中发现传承脉络与验证实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说的是各民族形成的个性文化具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正是这种特质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多元共存的性质决定了每个民族的文化形态都有其价值。当然,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也具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普遍性、共性与特性、个性相互间的辩证关系形成了文化无穷的魅力。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面对强敌入侵,激发了中华民族巨大的民族认同感与团结共命感,这也深深感染了美术界。抗战爆发之后,以张大千、韩乐然、常书鸿、庞薰琹、吴作人、孙宗慰等为代表的一批美术家选择了赶赴西北、西南的写生与求艺之路。他们当中,虽然既有留学海外的画家,也有本土成长的画家,但是他们共同的抉择是:把目光投向中国丰厚的民间艺术、民族传统,以爱国的热忱,探索具有本民族风格的中国美术发展之路。

  民族大团结作为新中国美术主题创作的重要主题,凝聚着几代艺术家的民族情感和时代关怀。对雕塑界来说,艺术家们也深受民族题材创作热情的鼓舞,雕塑作品层出不穷,不乏佳例。早在1951年,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开拓者之一王临乙为中直机关大礼堂创作了大型汉白玉浮雕《民族大团结》,这件作品前排为演奏芦笙、手鼓、唢呐的人们,后排为身着盛装、翩翩起舞的各族妇女,展现出全国各民族友好欢愉的情境,描绘了新中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1955年,张充仁创作《朝鲜双人舞》;1962年,王万景创作大理石雕《傣族姑娘》;1974年,曹忠亮、王维力创作木雕《日夜想念毛主席(维吾尔族)》;1979年,张得蒂创作《小达娃(藏族)》;1979年,时宜创作木雕《高原之春(藏族)》; 1988年,张德华创作大理石雕《壮族姑娘》。以上作品均藏于中国美术馆。2000年9月21日,中华世纪坛象征56个民族的大型石刻竣工,以具有代表性的图案制为浅浮雕,传达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

  在21世纪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世界各国的文化边界正在趋于互渗、交融。具备民族性的艺术,才具有鲜活、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才会为世界其他民族所重。因此,民族题材历来是美术创作的重要领域,民族题材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雕塑创作的重要内容,是现当代雕塑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凝聚着一代代雕塑家的民族情怀和时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展现我国56个民族的特色文化,“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彰显民族题材雕塑艺术的文化魅力,2019年3月2日至3月24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美术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展”之“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该展以赞颂民族大团结为主题,以雕塑艺术全面反映中国各民族的民族历史、民族英雄、民族生活、民族风俗与友好关系,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向上的精神气象,呈现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水平、新成就。

  2016年1月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2016中国美术馆贺岁大展——中华民族大团结全国美术作品展”

  以及2017年9月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首届全国雕塑作品大展”是主办“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的重要基础。本次展览共征集作品600余件,经专家委员会初评、复评,有220余件作品入选,它们与中国美术馆馆藏的部分民族题材雕塑一起,为全国人民奉上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盛宴。展览分为两大篇章:《民族团结》和《各民族风采》。篇一《民族团结》中的作品展示于中国美术馆1号圆厅,以具象、抽象、意象、象征等形式语言展现各民族同舟共济、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喜庆与喜悦,自信与自豪;篇二《各民族风采》全面反映56个民族的不同风采与鲜明特性,200余件雕塑分列一层10个展厅,体现56个民族团结一致,互助共勉,共同奏响新时代的文化强音,为此次展览的展陈亮点。

  特别值得推荐的是,雕塑家们善于将优美宜居的生活家园、灿烂绚丽的民族风情、特色鲜活的文化特征,化为独特的形体、形式,以各种不同材料进行诗意化表现,这些源自生活的艺术的提炼、凝聚、创造与发展,使各民族之间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美美与共的艺术形式中得到进一步提升与加强。

  至今仍在持续衍化的各民族审美意识和文化资源,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已经融合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民族命运共同体,值得当代雕塑艺术家们积极地探寻、发掘、研析、塑造。

  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新时代艺术家以优异作品,塑造一个精神、文化、艺术的石榴,让他们紧紧拥抱,成为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最有力、最坚强、最美丽的同心圆。

  作品欣赏

王临乙 民族大团结(多民族)240×380×11cm 铸铜 1951 中国美术馆藏

  张充仁 朝鲜双人舞(朝鲜族) 9.2×19.8×17.3cm 陶 1955 中国美术馆藏

  时宜 高原之春(藏族) 55×72.5×65.5cm 木 1979 中国美术馆藏

 张得蒂 小达娃(藏族) 31.5×42×44cm 铸铜 1980 中国美术馆藏

 汤守仁 林多娜(彝族) 95×80×70cm 铸铜 1978

 袁晓岑 牧羊人(彝族) 39x34x32.5cm 铸铜 1961 中国美术馆藏

 吴为山 大草原(蒙古族) 113×64×121cm 树脂着色 2019

 张克端 冬季草原(蒙古族) 148×126×70cm 石膏 1985

殷小烽 鄂温克汉子(鄂温克族) 50×21×15cm 铸铜 2018

 景育民 东归·土尔扈特的史诗(蒙古族) 140.5×273×144.5cm 铸铜 2009 中国美术馆藏

 彭汉钦 怒族姑娘(怒族) 40×35×30cm 树脂 2018

  李永康 唱着歌儿去北京(维吾尔族) 90×90×30cm 铸铜 2016

 黄炳谊 京族独弦琴(京族)35×62×18cm 玻璃钢 2018

 冯国豪 三月三(苗族)106×26×80cm 铸铜 2008

 林志民 傲蕾一兰(达斡尔族) 104×110×48cm 综合材料 2018

  王轶男 赫哲渔人(赫哲族) 130×110×50cm 石膏 2018

  赵彦龙 民族大团结(景颇族) 80×42×75cm 玻璃钢 2019

  李烜峰 高原春天(藏族) 130×45×50cm 树脂 2014 中国美术馆藏

  曾岳 敬雀节( 仡佬族)66×50×45cm 玻璃钢 2018

   柳青 稻香鱼跃侗家情(侗族) 300×190×190cm 树脂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