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韶华

 

  周韶华访谈

  采访人:张希丹 刘汉娥

  采访时间:201311

  Q: 您是在什么机缘下走进西部?

  A: 上世纪80年代,我开始走进西部。最早是去西安,重新认识了汉唐文化的雄伟和博大。碑林博物馆的汉代雕塑、茂陵的霍去病墓、晋陕峡谷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晋陕峡谷,那里是三皇五帝,以及夏商周最重要的文化源头。

  我们中国的文化在近一二百年的时间里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中国文化最主要的元典、经典,受到很大的破坏。近几代人中,只有少数老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母语有研究。我产生“大河寻源”的动机就是要去探索中国文化的根源,寻找中国文化的母语。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在西安找到了我的创作母题,这里就是中国文化的一条主根,我们要从这里出发走向辉煌。基本思想确定以后,我就开始进行“大河寻源”的创作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中国文化只从“黄河”这个角度解决还不够,还有“长江文化”。“长江文化”历史悠久,但却一直被大家所忽略。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到春秋战国以来的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都非常辉煌。我觉得我要进行“三大战役”——“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海洋文化”的艺术创作。“海洋文化”应从晚清洋务运动开始,那时中国才意识到封闭和闭关锁国是没有希望的,我们要去开放要去交流。

  Q: 请您以《狂澜交响曲》和《征服大漠系列》为主,谈一谈您的西部题材创作体会。

  A: 在这三场“战役”中,“黄河战役”我打得最久,收获也最大。从“大河寻源”开始,到“梦溯仰韶”,再到“汉唐雄风”。我的创作就是要从文化根源中找到一个链条。我的作品大都来自这个链条,其中有一些我比较满意,如收藏在中国美术馆的《狂澜交响曲》,还有《征服大漠系列》8件作品。

  画家到大自然去,西部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大山大河,三江源头,喜马拉雅,喀拉昆仑,可可西里,所有的大山大水我都去了。一个画家到西部去,要用画家的眼睛和时空感、空间感去体会大自然的境界,用诗人的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精彩,更要用音乐的耳朵去聆听大自然的万籁之声。《狂澜交响曲》的视觉空间很有特色,在画中既可以俯视,感受到黄河之水直冲落地的波澜起伏;也可以仰视或者平视,把中国特色的平面二度空间变成多维的构成。这幅画给人的感受是综合的,有音乐感。以前抗战的时候,冼星海和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是抗战期间最响亮的一首歌,影响也非常大。到壶口看,几十里外就能听到瀑布的吼声,有“黄河在咆哮,黄河在怒吼”的乐感,所以这幅画叫《狂澜交响曲》。画中也有诗人的感受,可以让人联想到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

  从“大河寻源”开始走进西部以后,我想到也要到新疆好好看一看。最早时到北疆准格尔盆地的克拉玛依,后来又到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那里有大油田。在以往的创作中,我在很长时间内感到中国画线条的空间力度不够,没有顶天立地的博大感,都是在一个小景小屋里看世界。在油田看到一些框架结构后,我的心胸豁然开朗,一下子找到一种能顶天立地、纵横上下的方式,线条都伸到画外,凸显了绘画的张力和冲击力。

  Q: 您认为“西部”对于您的艺术历程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A: 我的西部之行,使我的作品既跟古人拉开了距离,也跟当代人有所区别。我找到了一种中国绘画语言的新感觉和新的表达方式,后来也进行过一些其他形式的创作,比如想画一个江南小景,结果画着画着就画回西部了。西部的感受已经变成我灵魂和血液当中的一种东西了,一下笔它就流出来了。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认为画家不亲自感受与看到是根本得不到收获的。即使看到了也要很好的选择,要给中国画开辟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不能走古人走过的路。

文档来源: 99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