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素描之路

  毫无疑问,素描是艺术的一个重要基石。也是学院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课程。任何关于素描的讨论和改革都会引发对艺术的争论。

  中国美院自1928年创建以来始终贯穿着两条学脉。其一是开阔视野,积极吸收西方艺术的精华。其二接续传统以图推陈出新,塑造新中国艺术。这也是我院首任院长林风眠提出的学术主张:研究西方艺术,整理中国艺术。以达到中西融合创造新艺术的目标。国立艺专时期,一方面积极引进西方的美术教育方法和艺术理念,尤其深受西方现代绘画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画的先生们也绝不闭门修炼,无论是黄宾虹还是潘天寿都高度重视写生的意义。而写生这个概念正是得自于西学中的素描方法。中西并重的学术姿态不仅使我院的西学得以发展,同时也给国画的先生们以极大的空间。这一学术思想自然也深刻的影响着我院的素描教学。因此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下,素描的教学所承担的任务并不单纯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而是把艺术理念的思考方式和对形式语言的锻造内化于素描教学之中。

  建国后,在现实主义艺术方针的引领下,我院建构起一整套新的教学体系。率先通过学习将苏联的契斯恰克夫素描教学体系引入到教学中来,并很快就在全国各高等院校内推广,引起很大反响。即便如此,我院也并没有因此而使素描教学完全依附于这套带有强烈现实主义艺术特点的教学方法上。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我院的素描教学经过摸索和实践事实上形成了若干种素描教学方法。以没有留洋背景的丁正献和宋秉恒为代表的独具本土特色的素描教学方法,他们不过度强调光影和调子,而是注重对形象的神态和内在的结构的理解与表现。以小、快、准为特点。以留苏的全山石和萧峰为代表的苏派体系,以大场景和厚重为特点,强调细致深入,长期作业较多,通过调性来控制空间和体感以及质感的表现。以留学德国的舒传曦为代表的带有表现主义风格的教学方法,比较注意短期作业的训练。尤其注重对结构的研究分析和表现。纵观这个时期,中国美院在现实主义艺术方针的大原则下,素描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并由此逐渐形成了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教学理念。而这一理念也正合乎对中西融合的学术要求。同时,国画系率先引入素描教学,打破争论的藩篱,其结果令人瞩目,严谨的素描写生开拓了国画的创作视野。50年代崛起的“浙派人物画”也正是我院坚守中西融合学术主张的结果。以宋忠元、方增先、李震坚为代表的浙派人物画以素描写生为基础,进而延伸出以毛笔和水墨为载体的写生体系,极大地拓展了国画的创作视野,使国画的创作与时代共行。山水和花鸟专业也深受影响,黄宾虹和潘天寿两位先生不仅自己身体力行与写生之中,同时也将写生作为重要的课程予以实施。将写生嵌入到传统绘画对“写”的要求上,以形神兼备为纲,既要合理利用素描方法中严谨有序的方法,同时又要遵循传统艺术对品格的要求,使二者得而兼有。潘天寿先生远离西画的理念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1979年,受文化部的委托,我院举办了“全国第二次高等艺术院校素描教学座谈会”。恢复高考以来,各个高等艺术院校都面临着重建教学秩序的历史重任,因此这次针对素描教学的讨论会意义非常重大。会议集中反思和批评了契斯恰克夫素描体系,认为这套教学方法死板呆滞,风格单一,影响了艺术创作的繁荣和发展。我院教师方增先、舒传曦、金一德分别作了发言,提出了结构素描的概念,同时也注重中国传统线条在素描中的运用。之后各个院系开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其中的素描教学的讨论尤为激烈。在版画系,韩黎坤老师和版画系的同事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和对学术脉络的整理深化,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素描教学方法。其一是将低年级的石膏像等长期作业大大压缩,加大半身和人体课程的比例,强调中短期作业和速写。注重对提高脱离对象,进行记忆想象的造型能力的训练。到高年级时强调挖掘同学们的艺术创造性以及对形式语言的探索,是一条从易到难形成阶梯状的训练模式。同时期的油画系举办了面向全国的赵无极训练班,是通过专业写生倒逼素描改革的一个典范。赵无极先生对形式语言的艺术实践以及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写生理念,使油画系的素描教学开始走向多元化。此后的博巴培训班等都是那一时期重要的教学改革成果。而工艺设计等专业则引入“结构素描”的概念,关注物象的本质所在,强调以剖析对象的手段表现其内在的结构。在国画系,以刘国辉、吴山明、宋忠元、顾生岳、吴宪生等人为代表继承和发展了浙派人物画的传统,将传统的水墨线条引入到素描训练中,充分调动传统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并结合木炭等材料的特点,塑造出一套完整的从素描到水墨的写生训练体系。

  1993年司徒立教授应油画系邀请来我院讲学, “具象表现绘画方法论”就此开启了油画系的教学改革之路。司徒立传播给中国美院的“具象表现绘画方法论”,带来了新的观看方式和新的素描理念和方法。这一理论有三个要点:一是“现象学式的看”,即将绘画中的“观看”严格限制于直接呈现的现象,将对象自身以外的一切影响纯粹视觉的东西“悬置”。二是“寓言综合”,即尝试在静止画面上抓住“不断逃离的东西”,永不停止地抹掉上一次的描绘。三是“未完成态”,即由“抹去-重画-再抹去-再重画”,去呈现“痕迹叠痕迹的画面”和“没完没了之感”,以体现画家“不可为而为之”的生命意志。它所构建的并不仅仅是一个课程的变革和形式语言的求新,而是构建起一个关于绘画的方法论。在“具象表现绘画”的教学和实践中,逐渐拉开了与“力求模仿客观世界”和“竭力表现主观世界”两大主张的距离。具象表现绘画基础方法论在中国美院经过20余年的发展,锻造出一条与民族传统文化相互参悟的道路,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行的特点。与中国美院自成立以来的“中西融合”的学术传统一脉相承。除此之外,中国美院在2002年率先成立专业教学基础部,开两段式教学新河,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教学特色。

  要而言之,中国美院的素描教学一直以来在中西融合的学术主张之下,既向传统学习以求发扬出新又绝不封闭自我,从而引导素描教学的稳步发展。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许江

  2016年9月

文档来源: 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