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素描教学的体系与思想意识

  素描是中国近一百多年美术进程中不可绕开的重要话题。西方素描的引入促使中国美术视觉观念发生革命性转变,在考察自晚清直至新中国以来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门类的造型方式、风格流变时,我们都不得不考虑素描因素在当中所起的作用。实际上,围绕素描,也有过不少讨论,比如素描与国画、创作、设计、当代艺术等之间的关系,素描教育当中的不同体系等,大家更多地是在素描如何服务于各种艺术创作,即如何发挥素描作为基础训练的作用方面产生争论(当然这也与中西方不少艺术家将素描视为造型艺术的基础的言论有关),而较少将之置于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当中,综合考察其在建构新的视觉形态方面的作用,以及由此透视出的背后的思想意识与机制形态。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广州美术学院素描教学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涉及到中外多种素描系统的选择、交汇以及美术体系建构背后的一系列文化及思想形态的变迁。创始阶段的广州美院力图在教学体系上形成较为系统的分科体系,并建立某种相匹配的规章制度,在成立的七个教研组中,素描名列其首。当然,这个时候的教学与创作,与当时全国的美术院校一样带有那个时代的鲜明印记。首任院长胡一川,与延安鲁艺和中央美术学院都有着深厚的渊源,他在教学上提倡“三学”,学延安鲁艺的办学方向和创作路线;学中央美院的教学体制和教材建设;学苏联的基础教学和油画技法。郭绍纲便是此时由学院外派留苏的,他是中国苏派美术的突出代表,而苏联的素描教学体系正是在整个国家意识形态的左右下,通过画册、学习班以及留学生等形式在中国发生影响,以致在五六十年代中国美术院校教学中成为主流。当然,这样的体系也不是被所有的系科完全接受。比如主持国画教学的关山月,发展了“四写”(临摹—写生—速写—默写)的训练方法,以中国画的白描为基础,适当地吸收西洋素描的长处,融民族性与创新性于一体,试图创造与中国画革新相适应的新型的素描基础课,对其后许多师生的国画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六七十年代的广州美院,教学体系屡经波折,甚至连学校建制都一度受到严重冲击,但是就素描教学而言,虽然原来一度建立的较为严谨的训练方式被调整,但是并未彻底否定。1973年绘画系还抽出郭绍纲、恽圻苍、陈秀莪、潘行健四人编写素描教材。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美院的教学掀开了新的篇章。一些前辈艺术家有了新的影响或新的探索。受法国后印象派影响的王肇民,在追求几何式的形式结构与意味方面具有独到见解,他关于形式研究的成果在80年代开始产生重要影响。冯建辛则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吸收国内外优秀的素描教学经验,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从结构入手,内外结合”的整体造型观念,从而在教学上取得显著的效果。而刘其敏那带有极强的条理性、秩序感的“人工化”造型,在严谨性中包含装饰和设计因素,非常契合新时期社会建设的“理想化”建构。这些从事素描教学的富有独特个性的老师奠定了广美素描教学的新格局。与此同时,一些关于素描教学的成果也被整理出版,比如郭绍纲的《关于素描教学中的风格问题》,张彤云的《绘画的技法基础——素描》等。而别具广美特色的是,80年代初工艺系的三大构成教育以及引进的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的《设计素描》教材,对学院乃至全国形成重要影响,对整个美术基础教育产生很大的震动。而随着各种外国教材的引入,以及新的美术观念思潮的兴起,现代素描教学的探索诉求日趋强烈。

  因为深切感受到现代艺术的观念变化,电脑、印刷等技术的发达,以及教学的“大众化”转向和学科分化的新要求,为了明确素描在教学中新的意义,学院从90年代初开始坚持每两年举办一次全院素描大展,持续了近20年,巩固基础教学的同时,也强调以开放的姿态对待素描,指出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获得一套观察事物的方法以及理解和感受事物的灵感。在2007年第八届素描大展上,针对广州美术学院和全国其他各大美术院校的素描和基础教学的现状,组织方提出了这样五个学术议题:“一、面对今天高等美术教育的学科建设状况,如何认识基础的内涵:二、如何认识共通的基础与专业基础的关系;三、如何认识基础教学中学科专业的差异性:四、如何认识基础教学与素质教育背景下基本知识结构的关联:五、基础教学与专业的对接。”这些问题的提出,表明素描教学已经绝不可能再是一种或两三种体系可以满足,它需要进一步地多样化和高度综合,塑造形式的讨论已经走向基础内涵的讨论,这反映出整个社会与艺术环境的深刻变化。新世纪以来的广州美院在办学规模和院系建设上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美术方面,除了坚持一些传统优势专业的基本特色,还不断地吸收外来信息,尝试各种跨界探索;在设计方面,从应社会与市场之需的实践锤炼转换到产学研的综合建构。而在基础教学方面,一方面面临综合和贯通的诉求,比如对各系科素描教学进行“打通”的努力以及最终促成的造型艺术基础部;一方面则是进一步地多样化和多类专业挂钩,这就催生了画室制、工作室制的架构。

  总而言之,以上这些代表性的案例和现象,正好构成我们回看广州美院六十年美术基础教育的几个关键性的节点,而他们的时代际遇以及建构性作用也是我们考察六十年中国美术贴合社会运行机制构造视觉表述体系最为恰当的突破口,以此方式介入素描研究,将大大提升素描研究的文化与社会意义。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胡斌

  

文档来源: 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