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艺术理想与风格

  1986年,省群艺馆的领导认为思茅的这些画家们的作品在整体上还是值得推进一下,于是向他们发出邀请。经过紧张筹备,同年11月11日,《朦·五人画展》在云南省美术馆开幕。此次共展出油画、绝版木刻、综合版画、黑白木刻、国画、素描、装置等125件作品。与第一次《朦》展相比,这次参展作品面貌一新,就艺术家个体而言,其艺术风格趋于成熟。作为一个群体,基本形成一种整体面貌--思茅画风。虽然每个画家的个人风格不尽相同,但是共同的艺术理想和主张将他们凝聚在一起。5位艺术家在展览前言这样表述了他们的艺术理想:  

  山中的草、树、石头、人--我们是山的人。树枝叶子拾来了,土一样的颜色,透着自有的气息,土地留不住,我们要飞。天空留不住,我们要流。哪里能平息我们,我们就在哪里歇脚。  

  我们寻找--在反思中,  

  寻找不知何时不小心失落的自己  

  火昆、小春、大卫、郑一、郑二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一日  

  同时,艺术家们还发表了自己的艺术宣言:  

  我遵循着降生时"哇"的一声叫喊的真诚,力求表现大脑机能里所产生的平衡。  

  --火昆(贺昆)  

  上下左右竟为"无",天士人犬竟为"由",我力图拼造一个"有",又渴望毁之现一个"勿"。  

  --小春(张晓春)  

  我搞艺术,是想在自己的作品中看看另一个"我"。如此而已。  

  --大卫(魏启聪)  

  人用多样手段达到认定的单一目的。痕迹流于心,予我脉动式的慰籍。  

  --郑一(郑翔)  

  我记录我的意识到过的地方。我在圆球上翻找一个平面。  

  --郑二(郑旭)  

  这些话语,似乎是要表明艺术家对自己生活的这一片热土所赋予的人文关怀。他们的共同关注点都落在了思茅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但是,不同的艺术家有着不同的个性。如果按照艺术作品所呈现的个性来划分,在这些艺术家中间,最具有外向型激情的是贺昆。他的作品色彩绚丽,刀法奔放。观众在看他的画时,很可能也会心潮澎湃。因为这样的画面充满了各种"躁动"(画家本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使观者的心跳也随之加快。似乎画家挥刀如雨般的激情时时闪现于画面之中。像《流动的光》系列作品,贺昆试图打破中规中矩的刀法限制,以刀代笔,注重刻痕的肌理效果。这样的尝试得到专家的认可。同年,在《朦》展之前,绝版木刻《流动的光之二》获得了全国第9届版画作品展览优秀创作奖。张晓春的作品充满了浪漫的哲理精神。他描绘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总是有某些隐喻色彩。这一时期的作品有《龙崽》、《一个太阳》、《竞生》等黑白木刻和油画,主要是以孟连地区少数民族生活为素材,用画家敏锐的目光再现一种陌生而神秘的文化,继续探讨人生的哲理。除此之外,张晓春也关注艺术的纯形式问题,包括木板的肌理所引起的心理反应等等。魏启聪这一时期已经创作了《归》这样的一系列绝版木刻作品。画家对少数民族装饰元素的认真思考,体现为一种具有对称感的和变形夸张却又十分严谨的风格。互补色对比虽然强烈,却由于所占比例的不同,以及黑色、同类色的分解,使得一幅色彩浓烈的画面充满静谧感。完全不同于贺昆的激情和张晓春的浪漫式玄思,魏启聪是一位头脑冷静,有着执着探索精神的艺术家。郑翔和郑旭都对材料十分感兴趣。由于不愿意重复已有的成绩,郑旭试图通过材料的变换来探索新的画面效果。像胶版和纸版画系列,或是用乳胶堆挤出阳刻的肌理,或是用纸板塑型和拼贴,再进行油墨拓印,有时也有部分手绘。《人形II·流》(油印乳胶版),《头形》(油印纸板)等作品都是1985和1986年间具有综合材料性质的作品。  

  在《朦·五人画展》的展览期间,云南美协版画艺术委员会在昆明西山召开《云南版画艺术学术座谈会》,着重对全省版画创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如何进一步繁荣创作,提高作品质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魏启聪、贺昆、张晓春等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作为一支异军突起的队伍,短短几年,他们在全国性的美术大展上,拿金奖、银奖,获优秀作品奖,这样的成绩使得思茅绝版木刻成为会议的一个讨论点。贺昆作为获奖作者,首先在研讨会上发言。面对如此多的专家、领导和同行,畅谈自己的创作感想,直到今天,这样的经历依旧让贺昆记忆犹新。这也表明这些年轻的版画家已经得到同行的认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面貌。我们也可以说,1986年是的一个转折点。此前可以视为绝版木刻的形成期。不论是对绝版技法的掌握、艺术风格的探索,创作队伍的形成,基本是在这个时期完成。  

  

文档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