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普洱艺术群体的成长

  正是在这样大的历史背景下,普洱也有一群年轻人组织起来,充满热情地开展艺术活动。1983年5月《朦·五人画展》在思茅地区群众艺术馆举办,参展画家有魏启聪、贺昆、张晓春、郑旭、郑翔,展出油画、版画、国画和素描等50件作品。展览反映褒贬不一,有的观众认为这些画家不会画画,甚至不如小孩子画得好;有的人看完展览十分激动,认为画得很好,有冲击力。当时展览留言簿上记载了这些意见,可惜原件已不见踪影,只能凭借当时参展画家的回忆来追述这一记录。实际上,这些走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大多是凭借着一种艺术探索的精神来从事自己的创作活动。可以说,这次展览是他们艺术创作力的一次展示,不论是艺术形式还是材料,都做出大胆的尝试。比如说张晓春的装置。他用木板做出人和门的形状,色调以黑红为主,寓意人在不断地进入或走出各种选择之门,试图对人生做出哲理思考。贺昆主要在艺术形式上进行探索。他的彩墨系列主要描绘一些变形的人物,色彩对比强烈。魏启聪做了一些黑白木刻,并在宣纸上做了一些综合材料的尝试。郑旭展出绝版木刻作品,装饰性很强。郑翔的作品除了一些水粉作品,还有一些淡彩素描。对于持保守艺术观念的人来讲,在那个年代,看到这些作品可能很难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或者从观念上无法接受这些新奇的想法。而对于那些渴望革新、支持艺术探索的人而言,这样的作品无疑能够打动他们,并产生共鸣。一时间,这个小小的展览在思茅引起轰动,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之一。今天,我们再讨论这样的作品,可能会觉得有些作品比较幼稚。但是,这样的艺术探索显示着艺术家成长过程中激情的火花。  

  幸运的是,在他们的周边,老一代艺术家以及相关艺术机构对他们的艺术创作起给予了重要的关怀和支持。在这样的发展阶段,任何支持和鼓励都难能可贵,因为这是他们艺术生命中的转折点。在他们的艺术探索还处在比较初级阶段的时候,一点呵护就是莫大的激励。只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这些青年艺术家才有可能进行多种多样的艺术探索。  

  1984年3月,在云南省文化厅、中国美协云南分会和云南省群众艺术馆的组织下,云南版画艺术委员会集中本省版画作者30余人组成版画创作班,在昆明西郊小麦雨农场集中创作和培训。郑旭、魏启聪、贺昆参加了这次创作班。魏启聪、贺昆都是在这次集训中首次接触到木刻版画的技法。魏启聪是因为和郑旭同一个房间搞创作,亲眼看到郑旭制作绝版木刻的过程。贺昆则是听了叶公贤两个小时的版画技法介绍,了解了水印版画和绝版木刻。郑旭在创作班上创作了《染》、《赶街天》、《串姑娘》和《红土》等版画作品。前两幅作品后来改名为《拉祜风情》组画,于同年10月获全国美展金奖。这一次创作班的召集,对于普洱绝版木刻群体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并提供了珍贵的参展机遇。  

  1985年,"蛮卡·青年艺术家联盟"在思茅成立。联盟成员有:魏启聪、贺昆、张晓春、郑旭、郑翔、马力、魏晓庄、金涌强、王飞应、李晓文、刘洪源和吴昌明。作为联盟的第一个活动,他们在思茅地区群众艺术馆举办了画展,还召开了研讨会。另外,联盟成员以"蛮卡"的名义给全国艺术媒体发出信函,宣布该组织的成立。当时,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画艺术》的主编陆宗铎开始关注这个小群体,向他们征集了相关艺术资料。在1987至1989年的《版画艺术》杂志上,连载了大量的"蛮卡"艺术作品。这样大力度的报道工作,使得中国版画界很快了解到思茅的绝版木刻,并引起不少专业人士的关注。直到今天,当年的"蛮卡"成员谈起陆宗铎还是充满感激之情。正因为有像陆宗铎这样的"伯乐",更有各级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的全力支持,才使得思茅的年轻版画家和他们的成果快速进入了中国艺术界的视线。  

 

文档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