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绝版木刻的形成期

  绝版木刻是一种简洁的称谓,它的学名应该是"原版油印套色木刻"。作为版画的一种技法,油印套色木刻在印制过程中,可以使用几块版来套印不同的色域;也可以在一块版上完成。使用一块木板来完成所有的画面色彩,又被称为原版套色。云南艺术学院叶公贤在其著作中曾这样解释:  

  "原版套色法:同一块板,完成几次套色,先最大面积的淡色版,印出来。就在这块版上刻次深的色版,套印出来。再在原版上继续刻作,继续印就成了三套色的作品了。这种方法,优点是省板,缺点是作品完成时原版已毁,成了绝版作品。"  

  之所以要毁掉原版,主要是基于此种技法的雕版技术。油印木刻是在平整的木板上雕刻出浮雕,再将这些凸起部分涂上彩色油墨,通过对印的压力印制到纸面上。当第一遍色彩完成后,需要将这一色域的浮雕图案用刻刀铲平,再雕刻出第二次需要印刷的浮雕图案。以此类推,最终在这块木板上保留的是最后一遍印制色彩时所需的浮雕图案,以及各色域之间的分割线。而其他色域的浮雕图案已经铲去,进而无法再复制整幅画面。  

  从艺术创作的层面上讲,这种技法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自由度。这主要体现在创作过程中,相对于多版油印套色木刻在制作过程中严格的复制技术对创作者自由度所产生的限制,绝版木刻则具有随时可以调整画面效果的灵活性。多版套印在印制前,必须划分好色稿。每一版印刷什么颜色,有着严格的限制。创作者一旦定稿,在印制过程中就无法改变画面内容,除非再添加不同的色版。绝版的自由体现在创作者可以依据画面的印制效果,随时在版上采取添加或铲除的措施,以此来丰富画面的色彩层次和肌理效果。因此,我们欣赏绝版作品时,往往会觉得色彩十分复杂,画面的层次感十分丰富。这就是绝版木刻技法独具特色的灵活性所带来的效果。  

  也可能正是这样的绘画感特别强烈和灵活机动的制作过程,源源不断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艺术家使用绝版木刻技法来进行他们的艺术创作。由此也就形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普洱绝版木刻群体。  

  在这个群体中,比较早就掌握这一技法的艺术家是郑旭。实际上,绝版所谓的自由度,只有熟练地掌握这一技法,才能在创作过程中体会到。对于刚刚接触它的年轻学生而言,节约板材这一优点显得十分有吸引力。1979年,还在云南艺术学院版画系读书的郑旭,在老师叶公贤的指导下,创作了四幅绝版木刻作品《童年的回忆》。在经历了边刻边印的过程后,当郑旭面对最终的作品时,的确发现一些与以往分版印制的画面的不同之处。1982年,郑旭毕业分配到思茅(今普洱市)地区澜沧县文化馆工作。当地少数民族风情为郑旭提供深厚的创作资源。在这期间,他创作的绝版木刻《牧归》在云南省美术展览中获取优秀奖,作品《红土》也被贵州省美协收藏。这是绝版木刻最早的作品参展并获奖和被收藏的纪录。1984年,《拉祜风情》组画(两幅)是这一时期的顶峰之作。这组作品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第六届全国美展是一次重要的展览,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后第一次举办的大型展览,其规格之高、影响之大和作者投入之深,都是今天难以想象的。这也是"文革"后第一次在全国性美术展览上设立金、银、铜奖项。郑旭以自己创作的绝版木刻作品获此殊荣,其影响已经远远大于他的个体意义。首先是绝版木刻在全国性质的、且绝对专业化的展览上首次亮相即获重奖,说明绝版木刻的专业地位被广泛认可。其次是对普洱绝版木刻发展的促进,这次获奖激发了一批美术青年的创作热情,给他们带来信心,对于绝版木刻的繁荣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文档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