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到苏联"展览:还原五十年代艺术学子心路

■ 我们在苏联的学习和生活 

“留学到苏联”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后移师中华艺术宫。中国美术馆的策展团队通过留苏学生学习期间的作品、详实的史料,还原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艺术学子的心路历程,力图挖掘前苏联美术对于中国美术教育的影响,并配合口述留学苏联的纪录片,呈现了那一代艺术家在那段难忘岁月中留下的珍贵记忆。

这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了,可是脑海中闪过的一幕幕影像,历历在目,如此鲜活、生动,恍如昨日。上个世纪50、60年代,我们幸运地被派往苏联学习美术,那时新中国建立不久,由于经受了长期战争的磨难,万事百废待兴。虽然物质生活艰苦,但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王莘的一首《歌唱祖国》响遍九州大地,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怀有崇高理想的青年人,对未来尤其充满期待。我们正是在这种社会氛围中,被选派到苏联去学习美术的。除李葆年在列宁格勒穆希娜学习装饰雕塑外,主要在列宁格勒的列宾美术学院学习。当时,只有列宾美术学院接受社会主义国家的留学生,而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留学生,则在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学习。学习美术实践(油画、雕塑、版画、舞台美术)的是美术院校的青年教师和少数创作机构的人员,他们当中有些人是画界的新锐。学习美术史论的,多选自大学一年级,个别选自高中毕业生。还有几位是进修生,他们在国内已是助教、讲师或副教授。罗工柳先生在我们当中是最年长的,1955年出国时三十九岁,已是国内著名画家、中央美院教授、院领导人之一。他是以研究生名义派出的,后来与校方协商改为学习三年的进修生。

那时,英雄而残酷的卫国战争也刚刚结束十年左右,苏联经济还处于复苏状态,人们生活并不富裕。按照中苏两国政府文化协议,被派往苏联学习的中国学生,由中国政府负责全部生活费用。在苏联学习期间的衣装鞋袜,全部由国家一次性供给。我一直记得当时的教育部长杨秀峰在留苏预备部给我们做报告时说的一段话,意思是一个派往留苏大学生每年的费用,相当于其时250位中国农民的全年耕种所获。

带着祖国人民的嘱托,我们在苏联度过了艰苦而快乐的学习生活。说它艰苦,因为我们不仅要克服语言关和适应当地的生活习俗,还要在学习中跟上课程的进度,并要获得优秀的成绩。说它快乐,因为我们无时不感受到祖国的温暖和同学之间友爱互助的情谊,无时不感受到苏联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还使我们感动的是,苏联知识界和艺术界对传统中国文化艺术特别尊敬和热爱。列宾美术学院教授们,莫不对中国传统艺术倍加赞赏。他们反复叮嘱我们,要认真领会和掌握西画观念和技巧,更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艺术的文化精神,将两者融会贯通,进行有个性的艺术创造。这些教诲,对我们的成长有深远的影响。

俄罗斯具有深厚人文精神的现实主义美术传统,苏联时代以表现劳动人民和卫国战争英雄业绩为主题的优秀文艺作品,以及各博物馆世界艺术经典的收藏,滋养和纯净了我们的心灵,极大地扩大了我们的艺术视野和开阔了我们的胸襟。我们利用下乡实习的机会,到农村去写生,参加劳动,与普通俄罗斯人接触,从他们朴素的生活和质朴的性格中受到教育。我们目睹了上世纪50至60年代苏联社会的巨大变化,经历了包括美术在内苏联文艺从封闭、保守逐渐走向开放和革新的过程;苏联美术家在波澜起伏的社会风浪和文艺思潮中,如何坚持继承俄罗斯现实主义艺术传统,从时代的变革中汲取精神力量并吸收外来营养,为拓展艺术创造付出的努力和做出的巨大贡献,给予了我们深刻的教育。我们从中领悟到许多生活哲理和获得艺术创造规律的启示。

(邵大箴)

文档来源: 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