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开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于世界东方,历史翻开新的一页。面对旧中国留下的百业凋零、工农业生产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陷于崩溃的局面,国家急需建设经验和大量新型专业人才,当时全国科研、教育、工程技术、工业、文艺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不足7万人,旧中国教育体制重文轻理、专业设立不完整的现状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新中国采取了积极吸引海外归国人才,聘请苏联专家等举措,虽然在建设事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但不能完全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人才之需成为国家建设的首要之需,除了通过国内高等院校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之外,党和政府作出了向苏联派遣留学生的重要决策,这是一个重要的人才战略。

  向苏联派遣留学生,也是战后国际格局的必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采取孤立新中国的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更是在经济上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当时只有苏联和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向中国伸出友谊和援助之手。正是由于政治上的中苏友好和建设新中国的现实需求,中国政府采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方针。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第四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指出,“我们进行伟大的国家建设,目前的工作是艰苦的,经验是不够的,因此要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我们要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

  “以苏联为师”和“全面学习苏联”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国策,对于中国美术教育来说,同样有自身内在的需求。从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在前半叶主要是接受来自日本、法国、比利时的影响,在基础教学上,尤其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学院派教学为主,在创作教学上,延安时代的革命美术思想开启了新的方向。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美术教育,一方面要改造20世纪前半叶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建设步入正轨,美术教育也亟待走上正规化道路。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学习美术,便成了新中国“留苏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严格的选拔考试,从1953年到1961年,先后派往苏联学习美术共7批33人,其中除李葆年进入穆希娜高等工艺美术学院、李春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外,31人都在圣彼得堡(时称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其中罗工柳、伍必端、王克庆、齐牧冬、许治平在国内已是青年教师并有工作经验,主要前往苏联研修,其余作为本科生入学。美术史论专业为5年制,绘画(油画)、雕塑、舞台美术专业为6年制。

  选派留学生和国家经济与文化建设密切相关,目的性和针对性非常强。留学生选拔的标准是品学兼优,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在国内学习时专业优秀,而且有过参加革命和工作的经历。按照当时教育部制定的选拔程序,他们在学校推荐的基础上先考文化课,内容包括政治和语文,文化课合格后再进行专业考试,两项合格后成为预备生,进入外语学院集中学习,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俄语,还接受了体检和政审,前后经过近一年的准备。

  踏上北行的列车,从满洲里出境,留学生们意气风发,走上了新的征程。穿越无边的森林和广袤的大地,经过九天九夜的旅途,到达莫斯科,再继续前行,到达涅瓦河畔,在那里,开始了崭新的留学生活。

文档来源: 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