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意

2018-06-20


  画意·人物摄影

 

  谢赫六法曾云,传移模写,要得气韵。郎静山的人物摄影,重气韵讲氛围,也不脱西方肖像摄影的大传统。在人物的身份、地位、样貌、气质、妆容、姿态、衣着,以及那伴随着人物的器物、景物环绕,与那烘托人物特质的情境,无意捕摄精神于框架,写神情于形象。一如肖像绘画中所要求的,寓形于神,造像于摹写。肖像摄影与肖像绘画不啻为当代人造像,更为后代留记录。而摄影与绘画不同者,更基于现实的条件,致力于选择与铺陈,而不得做过多之挪移与想象式的改造。此摄影之限制,更亦成就真相之艺术意义。如郎静山之为齐白石,柱杖之像,坐于老藤之侧;而渡海后为张大千,叟置于洞穴之中写照;而于右任之美髯公,闲居申申如也,从容之貌;或吴稚老之朴素清简;或侧写许同莱之窗前凝神阅读,中国耆老,文人之凝神收敛之沉着,凝思一期性格与气质取景或素面相见。静山先生于中国风之气度精神,推己及人。从容中有闲逸气。而为,安塞尔•亚当斯,西方摄影之巨豪,所作于深沈之暗色调中浮现丰富灰阶以至于花白须髯之完全阶调,不啻为恭维亚当斯之摄影理论更以真实与韵味兼得;而对于伊莫金•坎宁安,一席黑衣大氅花白头发之印象,以暗房制作之散放辐射之意象,黑白对照,互衬明暗之法辄而令人惊奇!郎静山之名人肖像于庄重中有变化,于魅力中有流畅,而严肃中亦有趣味,总以人物气质与型态为要至,于黑白亮暗之背景,或融入一气,或突出主角总能意象鲜明与和谐并重。

  而人物群像尤为挑战,举凡家族聚会,文人雅集,不只是群像入镜,明暗焦距、群像之主从关系、坐立姿态聚散原则,亦涉及服装深浅、人物胖瘦、以至于姿态、表情,甚至于情境背景,皆成有趣之因素。先生所摄《罗家伦家族》之庄重,对照《上海日报老先生们》,上海日报“群英会”竟有画面人物并不直视相机镜头,而左顾右盼,全体状若彩排前之瞬间影像,名人摄影可以如此轻快幽默,而为未曾偏废韵律与整体令人称奇。而《三友影会成员》中黄振玉、吴缉熙、刘半农的洋派与传统之装扮,合为一时髦之隽彦,真栩栩如生也。

  郎静山来台后,也曾为当代名媛摄像,写照于园林厅室或是静穆闲雅之芳容,如1950年代之蕴藉秀气的艺术家蒋碧薇,和明艳照人的李丽华、端庄秀雅的声乐家郎毓秀,以及才女小说家郭良蕙。凡肖像在摄人形象,于时空之中写照形貌,于瞬间留存精神。摄影之术虽为19世纪西洋科学之发明,入于中国,透过静山先生之眼,窥望中国士绅文人之形貌气度,亦见西洋名士摩登形象,时空转移,文化递移,也将从漫漫天真之眼,看见时髦之美与动人的青春样貌。

郑治桂


文档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