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交互视象 > 艺术家专访

游文富


  

  我的参展作品叫做《天人》,这件装置是用竹篾织成的“天人”草书。创作这样的作品和我的经历有关,我以前是一名空军,所以经常往返于天地之间,这样的经历也使我对天和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制作这件作品前,我书写了草书“天人”,在书写时我也在想象它的三维呈现形式,想象编织成的文字在天空中飞舞的感觉。这件装置是用竹篾和竹片两种材质编织而成,中间夹着工业生产的塑料椅。因为我父亲是竹工艺厂的负责人,在他那一辈人里,竹编是被广泛使用的,因此在我的记忆中对竹编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随着工业批量生产时代降临使竹器皿逐渐退出市场。因为竹器皿编织需要人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很费功夫,而生产塑料椅就很容易。作品中的红色塑料椅是台湾办喜酒用的,比较具有典型性,它们被夹杂在草书“天人”中做翻滚。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椅子是“被人做出来的”,它也是“给人坐的”,这件装置是站在本位思考的方式与大自然和大环境做出对话。从环保的意义来讲,竹会带来更多可能性,而塑胶可能会影响到人的健康。另外,在古代没有塑胶椅的时候,较慢的手工制作可以使人类更好地感知空间,但现代工业的来临使这种空间感急剧缩短,从而引发了环境大变革。

  从“交互视象”的主题来看,展览研究了两岸当代艺术家现阶段的艺术创作情况,在这次展览中,与我形成“交互”关系的对应者是大陆艺术家王雷,他用卫生纸编织作品,做出类可用性的生活物件,反照到我身上,我是用竹篾编出成非实用性的“天人”行草,我们的作品就这样形成了有趣的对话关系,观众可以在欣赏我们作品时体会其中的“可用”或者“无用”。


文档来源: 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