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交互视象 > 艺术家专访

席时斌


  

  我的这件作品叫做《模型 阿湿波》,它带给观众的第一印象是一个由两匹马拉的马车。选择做这件作品是因为我对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神话很有兴趣;柏拉图说,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比喻成两匹马拉的马车,神和圣人的人生是由两匹好马引导,凡人则是一好一坏,坏人可能就是两匹无法控制的劣马。我做的马车是比喻人类灵魂的模型,至于它们是好马还是劣马,在每个人眼中可能是不一样的,这两匹没有肉的马留给了观众充分地想象空间,发掘每个人记忆深处的感觉,它们可能是华丽的、务实的、邪恶的,等等。阿湿波是印度神话的拴马神,这件作品就是把不同的神话连贯在一起。

  作品中的马也不是一个拥有完整形象的马匹,它由很多东西组成。从正面看,马的造型比较垂直,有点像机械。从侧面看则又一匹马的骨骼,而马的鬃毛又能像房屋和教堂的栏杆,里面有一些日常生活道具或者小动物藏在里面。

  我对“马”有比较深的情感,因为马匹在台湾是权力的象征,历史伟人的形象往往都是骑在马背上,所以这种文化背景也使我特别喜欢用“马”来创作。然而我认为权力的象征往往是人们故意华丽化的结果,所以我在《模型 阿湿波》中刻意营造出华美的气息,在里面融入哥特式建筑形象,好让看到它们的人受到吸引。这种华美就好像我们面对伟人时的崇拜之情一样,觉得他们像马背英雄一样,充满正气。制作这件作品也为了使人们在面对我的作品时感受这种权利的压迫感和崇拜之情。

  我认为任何一样东西会因为每个人的记忆和所处环境产生不一样的视野和形象,“交互视象”是从两岸视角进行“互看”,这次展览也包含艺术家们之间的“互看”关系,这种互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展览中与我的作品形成交互关系的是大陆艺术家陈文令的《城市公牛》,在我看来,他的公牛也不是从传统的动物形象着手,有一种固体逐渐融化的感觉。像城市的排水管。我认为他在诠释城市和公牛之外还有与之结合的都市形象化关系。陈文令从时空环境下观察大陆城市的变化,对都市产生过程进行反省。我的作品则是从内在观看记忆。我想这一点是我们双方形成 “互看”关系的原因。


文档来源: 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