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9年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遗的成功,使中国书法的传承、发展更为显现和深刻。缘于此,中国美术馆自2012 年起以“翰墨传承”为题,策划当代书法系列展览,力求使此系列展览成为书法界展示创作成果、研究学术现状、交流创作经验的平台,也使广大观众能够及时认识和了解中国书法发展的时代新貌。在过往的几次展览中,以参展书家人数之多、年龄跨度之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反映了当代书坛的整体风貌。故而本次展览将关注的视角着力于接受过高等院校书法专业系统教育的书法家的创作面貌,通过作品展示他们的创作理念。同时以展览为依托,促使社会更多地关注高等书法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社会功能以及与当代书法传承、发展的关系等诸多方面。 【详细】

朱以撒

晋人嵇康说:『守之以一,养之以和』,私下以为可以作为座右铭。在我看来,一,就是一个方向、一个信念、一套为实现信念的技法。人生不过百,持守文、艺毋须泛多,一则足矣。这也反映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无论时日迁变、人世变故,终究能持续而为。书法持守了传统的书写状态,只是朴素地写、经常地写,以此为一个明确的方向,并不是易事。宋人欧阳修认为:『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书写之缓慢、之漫长,惟有真诚倾心,方能言说始终。至于『养』、『和』,可视为书法家的书法生活方式,不是疾风暴雨式的,也不是揠苗助长式的,而是一种自然生长态,如自然界之草木,风来雨往,不动声色之生、之长,安和、恬然,循序渐进。我喜欢这种状态,它使人能够坐下来,能坐下来,才能言说其他。书法生活是一个人日常生活的一小部分,一个人对待书法的态度,我以为寻寻常常最好。 【详细】

徐利明

人们对书法创作有不同的理解。有相当多的书法创作者对所写文字不去考虑其蕴涵的精神内容即情境如何,只考虑书写的幅式、章法以至如何用笔、结字,加上墨色变化等,不去思考这种书法艺术表现的形式因素与文字内容的情境是否应产生某种联系,甚至一首古诗写了十多遍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这种作书方法往往带来两种弊端:一是其作品缺少情感内蕴的支撑,作者的心思集中用在了形式表面的耍巧上,作品的审美效果往往流于平庸或花俏;二是其作品多少幅放在一起比观,从形式技巧到情调趣味大体差不多,充其量只是熟练操作而已。   我认为艺术创作应缘情而作,有感而发,书法创作也不例外。创作一件书法作品, 追求何种艺术情调, 必须与其文字内容的文学情境相一致。不同的文字内容有不同的文学情境, 我们既用它作书法创作的文字素材, 就要创作出不同... 【详细】

韩天雍

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中所体现出贞人对神的信仰,及铸造在两周青铜器上的铭文里所释放出的君臣之礼,无不诉说着一种敬畏之心,诚如郭沫若先生所言:『铭全体气势颇为宏大,泱泱然存宗周宗主之风烈。』 因此,我在创作过程中,本着虔敬之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先对要书写的文字内容进行古文字的考据整理,对有些没有的字,或取通音通假字,决不敢杜撰妄自下笔。我一直强调:要时时关注古文字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并运用到古文字书法创作中来。主张写好古文字书法,必须多临甲骨拓片、金石铭文,同时尽可能地掌握些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知识,再加强对先秦古典名著的深入学习,方能融会贯通。案头上要多备好各种古文字的工具书,切忌不可自我杜撰,生造古文字。有了这样的古文字学修养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大篇幅的古文字... 【详细】

倪文东

书者,抒也。即用书法作品来抒发书法家之喜怒哀乐,表现书家之心声,抒其性灵。艺术创作贵在思考,用『心』作书,从而表现艺术家的个性气质,不雷同,不因袭,不随波逐流,写人之未写,现人之未现,精心塑造自我,完善自我。书法作品是书法家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具体地表现了书家的品性、人格及修养。一幅书作是否能引起观赏者的共鸣, 关键在于作品有没有特色, 是不是真实地再现了书家的思想感情。作为一个书家,应该善于思考,想古人,思今人;想别人,思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一幅书作,表现什么内容?情绪如何?用什么形式再现;格调是否统一和谐,以及用笔、结字、章法、用墨、落款、钤印等,都应该认真思考,精益求精。临摹学习要思考,对照古人想自己,先求形似,后求神似。临一遍帖,要有一次收获,不能只顾走过场,赶进度。要用『心』去临... 【详细】

刘彦湖

参展的这件作品是一件行书。行笔的风神跌宕与畅达无碍,有着任何的西洋绘画,甚至速写或涂鸦都难以企及的自由。而且在结构上又呈现出有如建筑一般精严的构成。这种构成,呈现出一种只有在隋唐以上的书法作品中始才具有的方整宏阔的格局。转入空间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封闭半封闭的字内空间,几乎都是大于三角形的,有机、空明、醒透,骨气洞达。在看似不经间,体现出作者对于『造型塑空』的自觉与修持。 【详细】

薛养贤

历代大家书写《千字文》者不胜枚举,智永之书倾注了含蓄而富于韵律的意趣,怀素之作则『点画变态,意匠纵横』,至于宋徽宗、赵孟頫、文征明诸家,在各自所处时代审美哲学总波势的振荡下,所选书体与所现书风各有千秋,或精整工细,或跌宕连绵,可谓『千字千姿』。这样的道理可以推及其他艺术门类,京剧与秦腔皆有《鸿门宴》、《三击掌》等剧目, 然生活于不同时期与地域、气质风范各领风骚的大师们运用个人独到理解,在唱腔分类、唱词结构等较强的规定性尺度之外演绎出各家千秋,大锣响处,西皮二黄声情并茂;板胡起时,板式唱腔热耳酸心。再看绘画,山川风物本是并不具备画家主观情感的客观实在,而在每一代画家不尽相同的理解与表现、传达之间,同样的黄山却展现出不同的姿态,同样的西湖却流露出不同的韵味。诗歌艺术亦是如此,面对同样的一轮光照... 【详细】

陆明君

书法创作首先是感性的。其感性充盈在书家的个体生命中,并要通过作品传递出来,让欣赏者(当然这是需要以识书慧眼为前提的)感受到其生命的跳动与情感的洋溢,感受到笔画挥运中振动若生的鲜活气息与气韵流荡的人格境界。作为艺术指向的书法,如果没有了赖以感染人的个性与情感因素,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作品能否具有生命的意蕴,焕发出感人的力量,不仅关乎到创作者的艺术天赋与日常艺术性情的培养,更反映着创作者对书法的理解、对古代经典作品继承的深度、表现能力的强弱等。也就是说,书家仅有艺术感觉是不够的,还需要深厚的功力与精湛的笔法技术作为支撑,否则就不能达到心能假手、手能聘心,心手双畅的无隔之境。书法创作同时又是理性的。一是源于书法的哲学意蕴。书法之单纯的工具材料,高度抽象的艺术形式,却具有无比广阔的表现空间,集... 【详细】

张羽翔

书法对我来说其实就是一好玩的事,余生能把好玩的这部分享受好我觉得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详细】

刘灿铭

近几年来主要精力集中于写经书法,书风趋向简洁平和、内炼凝重。书法生活化,生活书法化,渐趋一体。在当今浮燥、江湖的书法里有了自已的宁静无碍的书法符号。我只要不出差在外,常年坚持抄写佛经,用了二年半的时完成了《妙法莲华经》,这只是其中的一部,用写经体抄写佛经一方面是强化自已的书法特征、固化自已的书法风格、熟练自已的书法技巧;另一方面坚持自已的学习修行、达到自已的品德圆满。这几年我把平时的书法积累不断地推向社会,展示作品、展示自我。展览均以『心无挂碍』为学术主题。这四个字取自于心经,这与作品所表达的风格理念相吻合, 反映了我对当代书法的思考和自己的学术主张,体现了心手相应和『心无挂碍』的境界。我的书法正如上面所说取法敦煌写经,吸收写经书法的精华,化俗为雅,化粗为精。逐步形成了古拙天真、圆融自在的... 【详细】

于明诠

诗文书画刻印等事体, 古称『闲趣』、『雕虫』, 江湖上亦称『玩意儿』, 今则通称『艺术』。然『艺术』者何?见仁见智不易论说清楚。因其不易,便众说纷纭,便模糊朦胧,便深奥玄秘。其实,『艺术』无非就是艺术家『说话』。说话,寻常普通,何来深奥玄秘?贡布里希说,生活中本来就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为什么?艺术是艺术家的『说话』,先有艺术家才有艺术家的『说话』。艺术家不『说话』了,就不再是艺术家;艺术家若都不说话了,生活中也就没有了『艺术』这回事;艺术家说别人的话,说假话,说胡话,说不知所云的话,就是伪艺术家。当下,伪艺术家『说话』,也能糊弄群氓兴风作浪,但最终往往不教人待见,艺术的历史尤其不会待见。 【详细】

郑晓华

从中国书法看,融合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一、系统内部的融合—如楷书,柳公权应为一例:把雄浑的『颜体』和端庄的『欧体』融合了,兼具二者特征的『柳体』由此而产生。二、跨系统的融合,以篆书的点线嫁接隶书的字形,这大概是《石门颂》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以篆书点线嫁接正书字形,《石门铭》的秘奥大概也应该由此解密。还有《好大王碑》,思路也十分相近。这些作品,应该是中国书法『成长期』这一类型思维的成功范例。三、更高层面的融合,还有『神合』之境。近代学者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谈及明代书法称:『帖学大行,故明人类能行草,虽绝不知名者,亦有可观,简牍之美,几越唐、宋。惟妍媚之极,易粘俗笔。可与入时,未可与议古。次则小楷亦劣能自振,然馆阁之体,以庸为工,亦但宜簪笔干禄耳。至若篆隶八分,非问津於碑,莫由得笔,明遂无一能... 【详细】

甘中流

不勉强自己,想写才写。 【详细】

王元军

书法要以最大的功夫『打进去』,是继承传统、师法经典、将经典吃透,将经典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之中,使传统经典成为创作的不竭的艺术源泉。『打进去』,不仅要对技法的精通,还要对经典法书的书者、作品的历史文化元素进行深入研究,这样才能懂得经典作品的来由与因果,明白其成为经典的理由,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中注入相关的人文元素。不然,书法只能留在技术层面,难以在境界上有所提升。以最大的功夫『打进去』,还要以最大的功夫『打出来』—经典的吸收,与自身追求、审美相结合,形成自身风格。如果第『打进去』做得不够,就急于冲出来,可能会出现技法不精、粗鄙草率、缺乏韵味、审美取向不明等种种问题,难以打动欣赏者。相比较而言,『打进去』要比冲出来更难。在经典的基础上向前走一小步,可以称之为创新,称之为『打出来』,但是打进去往往会... 【详细】

白砥

古人说,『反者道之动』。如果不是那些对立的东西不断地调和变化, 世界就不会有新生与进步,自然也便不再自然。这是天地之大美,壮观、激烈而隐含、神秘,它既是自然的原始、本质,也是美的最高级形态。书法既为单纯而抽象的线条艺术,于我们理解对立统一的原则却反而方便、直观。它没有绘画有题材形象的相似与否的观念束缚,而可直入线条的刚柔、浓枯、疾涩、快慢、断连,点画的方圆、粗细、厚薄、轻重,结构的开合、虚实、巧拙、正欹,空间的聚散、收放、黑白等形式要素的理解与表现之中。书法虽也有文字的形象,又有书体之别,但文字形象已然是抽象的结构,尤其是晚生的汉字已完全摆脱了象形的束缚。而字体之别,则与雕塑、建筑及音乐、舞蹈之差异一样:行草如同音乐、舞蹈;篆、隶、楷书则与雕塑、建筑相近。它们的形式或侧重于时间,或侧重于空... 【详细】

吕金光

历史上任何一位书家也不是单靠书法赢得历史地位的,而理论的识见往往起着巨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术也包含着一种科学态度, 它使我们不至于走错路或走弯路,尤其是有抱负的书家,如果想要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能与深厚的学养, 更要有超人的识见, 以学术的高度视野与科学态度不断审视与调整自己的书法创作,方能有所创新,赢得历史的承认。东晋王羲之的书法可谓是美誉天下,王献之如果要超过他的父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谓比登天还难,但王献之以超人的胆识,以外拓的用笔法变其父的内擫笔法,另辟蹊径,其书法达到了与父齐名天下的地位。在清代帖学式微的情况下,阮元、康有为以超人的识见,大力提倡碑学,一些碑学大家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碑派书风,如何绍基、赵之谦、康有为、吴昌硕等。所以... 【详细】

陈海良

如今居闹市而无丝竹乱耳,惟几本好书相契,二三良友相知。夜深人静与『二王』对决,向颠张狂素吐问心曲。人生峻宕多艰,艺境转意迭出,以笔为马,妙在心手,尚功力而涵蕴藉,又岂止沉着痛快?诚然,性笔天纵,辅以筋骨,方可指与物化。故毫刃兼修,温碑板而发新意,明辨刀毫之异同。静则以守,守则以楷,深知静可知性,楷以为根则可正天下书也。故溢而为草,循规矩于方圆之法,悟空灵寓黑白之理。我辈虽没了科考,至于楷书,弱冠以来,一刻也未敢懈怠。如此宅男生活,使我由外向渐趋问心,回到了原点。持一念而前行,书写已成为坚守的游戏。人生无常,潮起潮落, 蓦然回首,此又何尝不是汉字的个性化诉说,崇尚书写『巫化』的我,信知鬼神助此道耳。故而,喜鄂、悲幸、迫散、思慕,抑或利害、明暗、得失、祸福……投笔吭声,势来纸尽,似飚风骤雨,如... 【详细】

陈忠康

关于『书法』,日本人把它叫『书道』,这是在唱高调,是把书法拔高了,变成了一种道,有点煽情。中国人觉得书法是小道,不值得唱高调,就叫『书』、『书艺』或『书法』。我更喜欢平实的叫法,就是『写字』。现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强调书法的艺术性或视觉性,更侧重于从美术化的角度看。但我仍觉得以写字作为出发点比较能反映我对书法的认识。从美术化的角度看书法,虽然也很有意义,但会把依托于文字书写的书法行为简单化了,而写字本身相比于所谓艺术性创作要来的更复杂,玩法及品鉴的内容也更丰富。美术化的认识大量借用了西化的艺术概念, 这种认识实际上把书法从高级平台拉到了一个普通的平台,取消了其独特性。而学习书法的起点,我认为应首先从文字本身开始认识它的美,而不是从普通的图形角度(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汉字的每个个体就已是... 【详细】

肖文飞

书法审美有三个层次:首先是视觉感受,是墨线所分割空间在视觉生理上造成的直觉感受,这一点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接受者,判断大致相同,如对『黄金分割』比例下空间审美的认同;其次,笔墨韵味,进入到笔墨层面。接收者根据书写留下的痕迹对作者当时的书写状态进行还原,从点画和书写节奏中获得审美体验。它需要接收者具备一定的书写经验,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越深刻,那么,这种还原就越具体和清晰。在这个层次上,中国人和外国人,有书写经验和有书写经验的人,审美差异很大;最后,书法不是一个封闭独立的系统,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只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支分支,在上述的审美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上升到与社会、历史、民族、哲学等诸多因素的联系,并从中找到依据,得到验证,从而,使本是相对险隘的个人审美上升成为一种以更为宏大... 【详细】

叶培贵

素喜米南宫书,漫淫有年,后上溯北海、右军。作字崇尚雅正,小品务求精致,大书兼求气势。才既疏,学复浅,于古人境界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也。然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愿饱学硕儒,有以教我。剖析美、经营美的慧心。游艺于书法的感性与理性之间,乃我之期愿。 【详细】

徐海

近三十年来,中国书法的创作得到了大发展。书写观念的进步,书写技术的提高成为发展的动力。我希望自己可以在深入理解消化中国传统书法精粹的基础上,创作出以扎实的书写技术为依托,表现时代观念的书法作品。 【详细】

何来胜

每个人的生活体验,对生命的理解都不同,对线条,空间,用笔,用墨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至于我,创作会带来很多苦恼,但是没有了苦恼,创作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每次对创作内容的筛选会占用我很大一块时间,翻看发黄的笔记本,那里面都记录了自己平时阅读的心得和喜欢的句子、典故,每一次的翻阅,都是一次新的学习,会有新的顿悟,我比较喜欢言简意赅,大气磅礴的文字内容,或是赋有禅意,文辞优美的短语,这些都非常适合我用隶书的形式去表达。定下内容后便开始选择合适的字形,推敲字与字之间的关系,使其在空间上呈现最佳的美感,有时越是觉得不经意表现出来的东西,它往往经过了越多次的推敲。这就是我『适当严谨』的创作状态,这是我的优点也是缺点,因为它有时会让我因为过分专注而略感拘谨,但也使我变得冷静和理性,所以我极少有一遍而就的作... 【详细】

杨涛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物化表现,它的合理性与完美性正体现出中国人对其生存世界的认知和态度,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之代表。因此,书品与人品的关系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所有习书者要引以为重视的重中之重。在我看来,写好书法的最重要『字外功』即是如何学会堂正的做人。中国书法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既便再聪明的个体,也无法与数千年以来无数先行者共同积淀的智慧相抗衡。就书法而言,它有着它本身的艺术规律,抛开传统不可行,对传统的学习要充满热情,深入体悟,反复研习,孜孜不倦,于其间找到与己秉性相谐的成分,去之泥古不化,佐以自身个性,最终形成个人风貌。 【详细】

刘宗超

社会不断发展变化,文化随之不断嬗变,文化嬗变给书法创变不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书法创变来说既是考验,又是动力。艺术家所确定的艺术目标和采用的创作手段,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来自一些具体的『问题』。我曾将书法在当代遭遇的时代『问题』概括为八个方面:一、艺术观念(书法何为):书法是写字?是文化?抑或只是艺术?二、书写内容:书法书写文言文?白话文?还是自作诗文?繁体简体?字数多寡?三、审美标准:书法是审美的( 壮美或优美)?还是审丑的? 四、生存空间:主要选择『生活化』生存方式?还是『展厅式』生存方式?五、传播方式:书法传播如何使用原物、印刷媒介(书籍报刊)、电子媒介、网络媒介?六、教育方式:书家进修是选择院校式(美院式、师院式、综合性院校)?画院培训式?协会培训式?七、取法源... 【详细】

解小青

踅摸到最佳状态,写出自己的范儿。 【详细】

蔡梦霞

现今电脑的时代,已不是日常书写的时代, 单一书体的学习很容易造成书写的死板和滞涩,况且现代人对书法的理解已经没有古人最基本的『一笔书』的感受了,很多人还遗留着中小学时期一笔一画规范写楷书的影响,写字下意识都是一板一眼,把每一笔画都写得很完整、固定,少有书法流动、相生相发的基本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书法的学习从书法的本体特质出发,多体齐修,能使各体相互生发相互孕养,篆隶楷吸收行草的连带、流动感,行草采用篆隶楷的厚重、古朴,各体有机地结合,达到灵活、流动的共存。 【详细】

朱天曙

以篆隶论之,余于《石鼓》、《秦诏版》、《三公山》、《封龙山》、《华山》、《石门颂》、《莱子侯刻石》以及清人金冬心、吴昌石及近人齐白石等尤有心会,自号『三山堂』、『石居士』即缘于此;以行草论之,二王之后,颜鲁公、苏东坡、米南宫、祝枝山、徐青藤、王觉斯、八大书风代代相传而新意迭起,心仪不已,每以『羲献堂前』、『二王之外』诸印铭之。尝从秦权量、汉碑额、铜炉、砖瓦中讨生活,化野取文,去俗得朴;或以金石刀法之趣融入篆隶,得挺劲峻拔之气;或以篆隶之法融入行书,求浑穆古朴之趣。尤喜以『稿书』作之,不计工拙,以意运之。学书无定法,既明用笔规律,古今碑版法帖察于眼而发乎手,求清求厚、求精求当而已。清者,心也;厚者,迹也。板桥曾云:『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思之,思之,神鬼通之。』缶翁有云:『诗文书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