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天地大美——洪凌艺术回顾展”是洪凌艺术生涯40年以来首次大型个展,囊括了艺术家从早期80年代学习尝试阶段的胡同系列,肖像系列,人体系列,故乡人系列,抽象系列直至逐步走入独立完善的山水油画系列作品。90年代以来,洪凌运用独特的东方语言借助西方的媒材,构建出自己独立的精神绘画空间,为此,在中国山水文化的腹地黄山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表达着远离现实世界之外弥足珍贵的山水境界。他一直注重油画材料本身的特点,没有放弃油画媒介的表达方式,用一种中国式的观照自然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油画山水,在似与不似之间,抒发着个体生命经验,追求着一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他借鉴传统绘画的造型观念、技术手段与西方油画艺术的形式相融合,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绘画美学精神的艺术作品,尝试让传统的东方文化精神激活、再生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山水语言系统。他是少数在中国画坛上能够代表中国山水文化精神的艺术家之一,其作品融入中国传统山水的美学品格和哲学精神,是对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一种延续与创新。 【详细】

画家简介

洪凌,北京人。白族,祖籍云南省。1979年毕业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修班,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画系第三工作室副教授。。洪凌的作品在承先启后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景」的既有概念,从写实经由抽象而走向意象气韵的表现,以艺术之笔再现国画与油彩交融之境,跨越中西文化藩篱,将油画色彩的厚重感与中国绘画讲求气韵心性与流动结合,营造出超然纯净而又生机蓬勃的景象,东西方语境的转换,不仅需要深厚的文化与艺术淀积,更需要过人的勇气与情感;除了勉力深入东方传统的精神根髓,又有勇气突破西方技巧的限制。洪凌用油画媒材再现中国山水精神,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间建立起关联,这既是他实现艺术理想,获得自我认同的实践,同时也是中国艺术家将传统精神引入当代社会,实现现代性传统精神的成功尝试,为中国当代艺术树立新的里程碑。 【详细】

旅行散记 更多>>

一、冰岛和格陵兰

07年我去了冰岛和格陵兰。视野随之投向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那是大自然面对人类的不断侵蚀,默默孤守的底线。它奇异的景观,几乎与我们的文明无关。它太年轻了,年轻的没有在我们的文明中成长。它又太古老了,古老的远远超过了我们短暂的文明。它是神性十足的处女,很难让你在精神上复现。整个冰岛大多是奇异的火山岩组... 全文>>

二、埃及和希腊

96年我第一次到埃及,那时侯还很少有中国人的足迹涉及到那儿,而它是欧洲旅行者的天堂,是他们的心向崇高攀升的顶点。面对大漠中,那条蓝的让你不可思议,清澈的让你妒嫉的尼罗河,她镶在无生命的灰褐色中,显得如此奇异。我还记得飞往埃及的飞机上几乎是百分之百的白种人,只有我和我的同事,民间美术系的乔晓光,这两... 全文>>

三、云南

云南是我的故乡。1987年以来我多次往返,我心里总在想,我的父亲当年骑着马长途跋涉,一步一步地离开大山,离开故乡,走入对他来讲完全陌生的世界。而我沿着我父亲当年走出大山的路,一步一步地又回归到山野之中。当然我指的是精神层面的回归。我爱我的故乡!但对我来讲,她始终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她是遥远的能够产... 全文>>

四、柬埔寨

07年,我终于踏上了我久已向往的柬埔寨的土地。在这个星球上,柬埔寨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坐标,但它却孕育着巨大的能量。知道柬埔寨,知道吴哥,那是60年代的事情。当时对于中国人,那是陌生的不能再陌生的地方。我的舅舅是最早援助柬埔寨的专家,是他在60年代就讲了那个既炎热又遥远的故事。随着那个故事不断地在我的心中... 全文>>

五、印度

在众多的民族和国家中,对我来讲印度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是既亲切而又疏远的民族。这其中地理的、文化的、历史的、人种的等等诸多原因构成了我们两个民族之间无法言说的现状。但是,前不久我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印度。旅途中让我对这个国渡有了更多的直觉感受。它有着比我们更加破旧、混乱、拥堵的城市,它有着比... 全文>>

相关文章 更多>>

洪凌,东方性灵之光

1990年,洪凌35岁。这一年,他从油画系研修班毕业后,留在中央美院任教已有3年。其时,“八五新潮”还在势头上,中国美术界西潮涌动,派别纷纭,几乎所有中青年艺术家,都坠入一种心烦意乱、日日创新的梦幻云雾之中。在画《野山》之前,洪凌也一直在先锋的旋涡中打转,东奔西突,寻觅自己——他画过北京“胡同系列”;在油画人物中,他做过柯柯施卡式的表现主义尝试;他筹划过1988年“首届中国人体艺术大展”;1989年,他又开始... 全文>>

气象苍茫:洪凌的艺术

研究洪凌的艺术的独特性,要将其放入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长时段里来看。百年中国以引进西方美术教育体系为主流,尤其油画,是外来的画种,中西融合成为前辈艺术家无法回避的历史课题,而洪凌则在这百年引进的传统中,积极主动地探索油画如何转换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并且从中国人的生活经验和艺术历史中提取独具价值的感觉与理论,转换为个体的自由创造。经过20多年的努力,洪凌在绘画最难以把握的“气象”方面,获... 全文>>

黄宾虹之后

东西方最大差异就是中国绘画告诉我们的,美,在人间,不在别处,要在人间建立信心,不要在别处。西方的美在别处,天堂也在别处。中国人唯心,随处皆天堂。西方因人而有尊严,却没有背景来支撑。中国人因山水而庄严,背景雄浑。山水是中国人对美的命名,西方以人为美,人有什么美?尤其阶级、真实的文明消亡以后的人。洪凌敢于在1989年就怀疑西方,走进自然,敢于在早已成为经典题材的山水画里重新寻找出路。在今日中国,山水是... 全文>>

开启内心的 一种冲动

洪凌的艺术表达还充实着一种苦涩感,这种苦涩感或源于他生活在国际化都市,面对疯狂的都市化进程和现代化陷阱,他更向往的是一种对已逝的田园生活的守望,为此,他在远离喧嚣都市的僻壤进行着自我的精神救赎。这也导致他面对汹涌而来的当代艺术大潮,时而困惑,时而焦虑,但他一旦回到自已的工作室时,又能沉静下来去潜心研究,困惑与焦虑,淡泊与宁静相互交织、杂糅,营构出的是一种点、线、面、色的交错感,碰撞感,堆砌感和... 全文>>

洪凌的绘画:心灵与自然的默契

老大师塞尚在他绘画艺术的最后十多年一直在面对圣·维克托山,他试图做到:“让风景在自己身上思考,自己要成为风景的意识”,以便于抵达“风景的整体性与绝对充实性”,如此的追求导致塞尚的绘画激发了后来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不仅仅是立体派的圆柱体提取,那种自然风景与肉身的交错,打开了世界的深度,这个自然性的维度还有待于再次发现,我们已经看到西方当下对晚期莫奈与透纳,以及汤伯利诗性自然的发现。而中国当代画家洪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