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中国美术馆的那些事儿

  与中国美术馆的故事要从我高考说起。那一年,我被一所北京的高校录取。作为一名文科学子,我古都北京一直充满着向往,被她所散发出来的文化气质所深深吸引;同时,从小学习儿童画、素描、水粉的经历,让我养成了逛美术馆的习惯。中国美术馆自然成为了我的首选。

  如今,我已经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在四年里,我从中国美术馆的一名普通观众到一位志愿者再到公共教育部的一个实习生,三个身份让我和中国美术馆结下缘分,获益良多。

  【身份一:观众】

  大一时,我就成了中国美术馆的常客。那时的北京城还没有今日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从学校所在的海淀区出发需要先乘坐地铁到西四站,再换乘公交。

  当我来到美术馆门前时,眼前这座古典阁楼回廊式建筑使我精神一振,一路的疲劳顿时一扫而光。中国美术馆就像我的第二课堂,给予我在美育方面无声的滋养。我也屡次向周围的同学们推荐中国美术馆的诸多展览。

  我依然记得我在美术馆参观的第一个展览是“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其中一个用老式的电视机外壳制作的艺术品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透过最常见的电视镜头可以看到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客厅、卧室、书房等一应俱全。我想,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第一次参观后,我便爱上了中国美术馆这样一个艺术殿堂。回学校的路上,展厅里那一件件优秀的作品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但由于我自身艺术修养不够高,无法完全理解全部作品的内涵,有些作品再也回忆不起来了,很是遗憾。回到寝室,我立即登陆了中国美术馆的官方网站,点击了“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的具体介绍。就在官网的首页,“志愿者招募”映入了我的眼帘,自忖若能当上中国美术馆的志愿者就一定能够了解到更多与美术相关的知识,对艺术的理解也会更上一个台阶。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首都的大学生,在受到祖国多年培养之后,应该学习志愿者奉献的精神,帮助像自己一样的“美术门外汉”普及艺术知识,为社会尽一份力量。在这一想法的激励下,我毅然决然地点击报名了。

  【身份二:志愿者】

  2011年5月20日,这一天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那一天,在中国美术馆的7层会议厅,我拿到了中国美术馆的志愿者证。由于自我感觉在面试中没有表现出最佳状态,在面试后的一周里反复地自我反思,觉得自己失去了一次非常宝贵的机会。而一周后,接到公共教育部的录取电话时,我顿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同时也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

  成为志愿者之后,我来美术馆的次数更加频繁了。此时的北京地铁五号线也已经建成开通,我可以直接乘坐至东四站,步行至美术馆,较之先前,方便了不少。除了参加了美术馆的培训、讲座、参观等活动,我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美术、绘画相关的书籍,收获了许多美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拓展了自己的视野。

  至今为止,我已经参与服务了“百年风云、壮志丹青——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美术作品展”、“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特展”、“从延安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美术作品展”、“搜尽奇峰——20世纪中国山水画选展”等大展。

  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展览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展览。由壮志篇、新生篇和追怀篇三个部分组成。就个人而言,我更喜欢追怀篇。每一次导赏,我都会把观众们带到追怀篇的展厅中,开始我的讲解。因为身处追怀篇的展厅,身边皆是反映辛亥革命那些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的画作。它让我们通过美术作品具体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革命先驱用自己的血肉长城谱写新中国的历史。我仿佛看到了孙中山先生建立兴中会时举手庄严说出誓词的瞬间、仿佛看到了蔡元培先生建立光复会时那从窗口射出的一道黎明的曙光;甚至亲临了同盟会在檀香山的成立现场;也可以为黄花岗起义的烈士们唱一曲雄壮的悲歌。每一遍讲解都是对历史的一次回顾,对先烈们的表示一种崇敬。

  不同于辛亥革命背后沉重的中国近代史,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特展以清新脱俗的方式,让我领略了中国古代文人绘画的魅力。虽然历史更为悠久,但丝毫不感压抑,而是满卷、满纸的中国古代文人之风。由于之前对中国画不太了解,此次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特展使我收获颇丰。之前在教科书上学到的“元四家”通过这场展览顿时变得立体起来,不再是刻板背诵的“疏可跑马”、“密不透风”而是那么一幅幅生动的画作。如果在学习这些概念之时能够同时接触到这些画作,想必这将不会成为需要背诵的内容了。

  从延安来这一展览可以说更加体现了作品与课堂相结合的特点,展现了中国美术馆作为第二课堂的优势。在当代文学中已经学习了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且阅读了《小二黑结婚》、《荷花淀》、《暴风骤雨》等作品,对于以工农兵群众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已经有所了解。此次展览,从美术这一领域为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历史。“鲁艺”不再是一个历史名词,而是一幅幅具体的画作。一个方寸之间的版画,体现出了当时生活条件的拮据以及艺术家高超的艺术功力。

  在志愿者这个大家庭中,不得不提是一些老同志。在志愿者的第一次见面会上,我便得知我是志愿者团体中年龄最小的一名志愿者。当时我特别惶恐,生怕自己不能做到其他志愿者那样优秀。后来,在学习和导览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身边的这些志愿者老师们所感动。

  在辛亥展中,叶震寰老师会教我这名初来乍到的新志愿者如何与观众打交道,特意把和我适龄的观众留给我带,给予我更多锻炼的机会;每次轮到邢军老师值班时,都会提前打电话和我确认,工作中所体现出的耐心和细心让我铭记;在美术馆的活动中,我遇到了热情开朗的李珊姐姐以及具有满清贵族血统的曹亦凡姐姐,曹姐姐给我讲了许多关于满族的故事,让我大开眼界,要是倒退个百年,我估计得叫她“格格吉祥”了。在邓拓展中,我认识了一群乐于助人的志愿者老师。有绘画知识底蕴深厚的杜贵荣老师;在延安展中,总是眉开眼笑、待人和蔼的陈淑君老师为我讲述了画作中她经历过的故事;在北京志愿者领域经验丰富的赵杨老师以及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观建立起到引导作用的周郊老师和白佳音老师……

  【身份三:实习生】

  岁月如梭,转眼我就成了一名大四的学生,实习成了一门必修课。虽然我的本科并美术相关专业,但出于我对于美术的热情以及长久以来在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做志愿者的经历,我向公共教育部的杨应时主任提出了实习的申请。在2011年11月,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美术馆公教部的实习生。

  如果说要用一句话概括我实习的状态,那就是“我不在美术馆,就在去美术馆的路上。”实习期间参与了各类活动。 如:“小小志愿者”的奖状制作、奖品整理,艺术家“畅游写意”——艺术家教我来创作主题儿童教育活动,陈传席教授讲述20世纪中国山水画流派与思潮, “与山水对话”大学生工作坊的活动,并参与到部分策划与活动过程中去,借着“山月丹青——纪念关山月先生诞辰100周年作品展”的机会与来自关山月美术馆志愿者们交流,中欧文化年的闭幕式等等令我大开眼界。

  实习刚开始总是从最基础、小事做起。每一项看似简单的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比如一张小小的志愿者证,需要经过申请、审批、打印、剪裁、黏贴等诸多繁复的工序最终才能成为志愿者手中的身份证明。通过我自身亲手制作才深刻体会连一张志愿者证的“诞生”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也感慨兰亭姐工作的艰辛。

  原来我以为美术馆只要展出作品即可,实习让我了解到培养少年儿童的美术兴趣爱好教育也是公教部的工作重心之一。在庞主任和张帆姐帮助下,我对此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我有幸参加了“畅游写意”——艺术家教我来创作的活动,在活动中安排我摄像。特邀嘉宾是画家严克勤先生,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孩子们一幅一幅地讲述自己所创作绘画作品的背景与过程,并且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孩子们围拢在严先生的周围,我也被吸引住了,但很快我发现即使我将相机举高,也只能够拍到先生的半身像,看到镜头里尽是一片孩子们的后脑勺,甚是沮丧。幸亏有庞主任的指导,教我如何从侧路包抄,站在围栏内部捕捉最佳镜头。当进入讨论环节,我感叹帆姐事先想得周到将场地布置成半圆形,使得照片拍摄效果非常理想。最后一个环节,是孩子们现场临摹起画家的作品。由于有些孩子比较内向,每当我走近时,他就会将画板斜侧过来,不让我拍到,或者干脆停下手中的画笔,趴在画板上故作沉思状。给我的拍摄增加了难度,当时老师在一旁指导我时,出其不意走上前瞬间抓拍,于是捕捉到不少绘画场景,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也许摄影工作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很小的部分,但却是活动成果展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需要用心拍摄好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真实记录和再现展示活动生动的场景。

  实习期间,我还旁听了杨应时主任在美术学院开设的美术馆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课程,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进行实践工作,获益良多。在杨老师的课程中,我参与了“与山水对话”——大学生工作坊的活动。此次活动可以说是一场大学生为大学生举办的公共教育活动,其受众为清华大学非美术类专业的学生。作为实习生,我参与到了前期的策划讨论中去,与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们一起商量活动各个环节的实施细节,从活动预定开始的时间到讨论时播放短片的内容;作为实习生,在活动前一天,我协助参与了场地布置以及桌签的制作。除了面对面的交流讨论,整个策划团队还会通过网络QQ聊天工具更新策划方案、明确具体分工,最终确定由我负责活动当天的全程摄影。那天活动的主题迎合了中国美术馆正在举办的“搜尽奇峰”20世纪中国山水画选展,先进行专家展厅导赏;随后是清华大学与中央美术学院的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最后以中国画体验圆满结束。许多同学纷纷表示以后一定会再来中国美术馆参观。虽然,这是我第一次使用DV,有些片段抖动较大,但拍摄的影像素材对事后的活动总结起到了很好的回顾作用,一些大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进行探讨时不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有一位清华大学生的发言直指中国美术教育的问题,引人深思。而且,许多清华大学的学生是借着这次活动才第一次来步入中国美术馆。可见,欲让高校学子自发走进美术馆,美术馆还需要加强自身“魅力”,与制作精良的网游、画面绚丽的好莱坞大片相匹敌,而本次活动中的亮点,让同学们亲自参与实践中国画的创作,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即使是从未拿过国画笔的大学生,在创作中也大胆发挥想象力。看到同学们的兴致高涨,我也在拍摄之余给画作添了几笔,中央美术学院几位国画系同学的指导下,大家最终一起完成了三幅的作品。

  而就在我即将结束美术馆的实习工作时,北京地铁6号线开通了从此,像我一样生活在海淀的人们,参观中国美术馆时更加便捷了。不用再像从前那样换乘三部地铁才能达到,只需一次换乘,即可到位。离美又近了一步。

  当然,除了工作本身以外,与同事和睦相处的重要性也是完成工作的决定性因素。我的“同事”们都非常照顾我。有每天都笑容可掬的杨主任;追求优雅慢生活的庞主任;服饰达人兰亭姐;以“精致女人”作为生活标杆的张帆姐;和蔼的王翼姐还有初为人妻的黄远姐,每一个人都在美术馆工作和生活方面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和帮助,和热爱美术、热爱公共教育的人们在一起久了,我也变得善于发现美、乐于奉献社会,爱上了中国美术馆。

  画家陈丹青曾说:“美术馆不是挂几幅画、摆几件文物的地方,也不完全是办展览的地方,美术馆顶顶要紧的,是它的文化形象,是它的社会角色,是它的教育功能,是它在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中活生生的作用。美术馆,是做一本巨大的活的百科全书,因为美术馆的对象,不仅仅是艺术家,而是所有人。”中国美术馆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所艺术的殿堂。2013年,适值中国美术馆五十华诞,作为一名美术的爱好者和中国美术馆的受益者以及参与者,我希望能把体验和我和中国美术馆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从而吸引更多的人们走进美术馆、走近艺术、发现生活中的美。

  

文档来源: 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