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京生:六位艺术家的共同形态和特征、抽象语言系统

   他们六人有共同形态和特征、抽象语言系统。张江舟的绘画中的内在抽象,是一种多音部、和弦式的抽象线条的形象,和现实主义形象完全不一样,他把它转化了,是一种具象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和抽象进行了重叠,所以才画出了他的状态和气质。梁占岩的抽象形态,是以抽象意象与具体形态的不可剥离来达到他的形象的技术的目的。张江舟的抽象和具体是可以剥开的,但是梁占岩抽象和具象是合在一起,不可分离。周京新的绘画,大雁在新建的城市当中高飞,抽象的意味非常耐人寻味。刘进安的抽象是服务于具象的,比如说他的《正面男人》,具象形象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抽象支撑,他抽象的架子就是具体的架子。袁武的抽象是一种外形的,前两天有一个画展我还去看了,他用了一种极抽象的形态,1+1式的组合形成了他的画面,所以他就会有那样震撼人心的作品。所以每个人都有抽象的,共同的抽象的内在支撑,但是表现形态个性化不一样。我觉得刘庆和的抽象性是无形的,但又是可感的,你看不到他的抽象,像张江舟那样支撑在里面,也看不到像袁武那样1+1的,但是你可以看到很多抽象的东西在里面,这些可以进行图像方面的研究。   

  他们的艺术创作不是简单的模仿。在二十世纪八五思潮时期有很多人简单地模仿抽象艺术,是一种表象,搞得画面惨不忍睹。但他们不是,他们不是模仿,也不是挪用,而是将抽象作为一个完整的话语系统,这个话语系统从梁占岩的例子可以说,他的画完全是从中国画中转化为一种现代性,是一种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文化在现代时空的引用,一种语言学上的再造性的引用,这种系统的建构,首先是建立在经验中哲学的基础上的,他们并不是只有方向没有标准,他们不需要标准,标准只有在实践中,在好作品中存在的。若干个好作品中存在着若干个标准,共同凝聚了一个当下现实主义具象写实人物的共同标准,这是他们二十多年来的一个最了不起的贡献。

文档来源: 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