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蕊:合理整合志愿者团队分层服务,优化志愿者专业的服务特长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任蕊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合理整合志愿者团队的分层服务?它肯定是存在问题的。我馆现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我们建构了一个实验先锋的平台,具有教育背景的学术支持。我馆面临着志愿者高流失率的现状,学生占了志愿者团队的80%。处在这样的状况,怎么样去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志愿者团队服务的品质?我经过暑假期间的思考,理出这样一个思路。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志愿者团队在1958年建馆时就建立了,在最早的陈列室和陈列馆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志愿者团队,学生和老师会主动承担很多展览相关的工作。无法导览学术展览是我们经常面临的问题。其他博物馆的一些导览有标准答案,我们没有。我们每个导览都是在一个好的策展过程中逐渐呈现作者作品以及看待作品的视角,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展览学术相关的东西从最早的时候就进入到策划的过程之中,我们都会在这个内容上反复讨论:是用录音导览还是进行人员的公众导览?分层服务要怎样呈现?我们把观众分为专业文化受众和泛文化圈热爱艺术的普通公众,艺术学子、高校艺术联盟和普通高校学子的社会教育的责任,还有特殊人群的“艺术之门与艺术通道”的公众服务,最后是儿童。我们基本的服务对象分为这几个层次,针对这几个层次的分解,将对公众服务系列有一个明晰的路线,根据不同的服务层次来安排志愿导览或参与相关的工作。

  如何优化志愿者服务的专业特长。我们考虑到专业的文化圈层对我们的审核力度是非常高的,不管是从展览的设计、呈现以及到后期的讲评和互动,进行这个服务的过程更多依靠的是硕博导览,这也是对学子的一个主要开拓手段。以中央美院为例,在校生有近800名研究生,近130名博士生。在每一次的学术活动之中我们都会获得相关的学者、老师和硕博士生的帮助,他们会建立良好的秩序,主动参与到导览服务之中,根据不同受众安排不同的导览。我们现在还只是谈不同的导览工作的一个专项,另外还有各大系别,而且全社会的艺术工作者都关注我们美院和美院美术馆,在这个志愿者团队的建设和报名参与以及后期成为工作伙伴的时候,我们将根据不同的工作类别,比如设计类、行政类,单独的展览策划类以及后期的完善,包括展览展示、多媒体的制作,都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分别安排他们的专业服务。我们也有一些对公众的服务,比如会谈、自由发言、戏剧、表演等等,有些活动都是志愿团队直接工作的呈现,这个时候我们的工作就已经被分担得圆满了。今天在中国美术馆也有曾经给我们服务过的战友,也是我们的志愿者。

  以中央美院为主的高校艺术学子,包括八大美院和全北京的艺术类综合院校以及高校学子联盟,都在我们学校有这样的系列活动,我们也有一些高校巡讲,还有其他的针对高校的工作坊或者公开课,在这样的系列活动中,志愿者的分量都是非常重的。

  下面的一些工作图片中我会介绍针对特殊团体的活动,包括无声美术馆还有“同在蓝天下”的针对打工子弟的活动,我们的志愿者以不同的项目活动方式呈现不同的服务。儿童也是我们的一个工作取向,这方面一直是我们向各馆学习的主要方向。

  硕博导览是一个常设导览节目,在大型活动上,比如“美术馆之夜”已经有过四届集结活动了,硕博导览团以及艺术家的亲子导览团,或者有一个超人导览团,都是主力学术导览的呈现。

  根据他们工作的不同取向,我们还会着重开发对志愿者的专业化培训,专业特长的培训、发现和呈现也是我们作为公共教育部门的一个主要工作取向,但是在这个上面我们的工作一直也没有达到很好的满意度,有些好的学子,有一些独立、专业的特长,比如像刚才余丁教授说的一样,一开始在一个好的展览或者一项好的活动中都是由老师带领进入了美术馆的工作,虽然不归公共教育部门统一来安排进编、出口实现工作,事实上他们都在为我们馆里的正常工作呈现了多种工作形态和多种效果。这一点上我觉得在我馆这样一个特殊的美术馆,对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是可以有多元的发展的。

  我们的弊端就是候鸟式的服务,每到考试、开学甚至于节假日、暑寒假都是我们的荒芜期,这个时期我们也大量做一些社会志愿者工作,现在我们逐渐建构了这样一个工作的开发,也有社会工作者、艺术爱好者和新型媒体工作者都已经投入到我馆的工作之中,这一点也是让我们能够拓展或者是呈现的一些方式。

  下面快速浏览一下我们近期的工作,从一些工作的图片中我将再举出志愿者导览或者是志愿者工作差异的一些过程。在策划、呈现论坛对话的多种形式和学术研讨中,硕博生和学子以及公众、志愿者都承担了大量的工作。我们的杂志也是主要靠一些志愿者,主要是人文学院的志愿者来对新闻稿和艺术评论的文章进行撰写,这项工作可能更专业、单一。

  大学与美术馆俱乐部是我们主要对社会公众开放的一个大party,是一个节奏式的艺术、生活类大聚会,每次在这样的活动中就有很多其他高校的志愿团体和我们进行固定的联络和工作对接,在这样大型的集会上,我们的保安和各方面工作提早一个月就要进行志愿团队的培训,以及最后维持安全、活动的呈现和表演一些互动的活动。这是“美术馆之夜”。

  下面我们快速的浏览一下,这些都是大学生志愿者携手民工子弟和务工子弟走进美术馆的活动。

  这是大学生志愿者志愿团队根据太阳村的孩子进行一个长期一对一的走进美术馆的系列活动。

  这是到太阳村的场景,这是一些特殊儿童。

  这次是无声美术馆,我们集结了特殊的教育机构以及特殊的手语导览和无声讲解现场在5月15日的呈现。

  这是“美术馆之夜”,从事各种多媒体论坛、微影展以及网上活动的都是大量的志愿者,如果算上流失的志愿者的话,我们馆的志愿者人数就会非常多,从美院毕业的学生基本都到我们这儿进行过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行了宽进严出的概念,这个可能有别于大家。大学生来参与工作,首先我们给他实践工作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锻造成熟、稳定的工作伙伴来成就我们的队伍。但是流失率还是很高,我想我们在这个过程之中要逐渐把我们的志愿者团队也作为我们公众的特殊取向来进行一些拓展的工作。

  这是语音导览工作,是我们的志愿者对设计工作的呈现。我馆打破了传统的固定解说员的语音导览模式,从瓦尔达展览开始,首创用瓦尔达女士的原声进行配中文翻译的导览,我们将各类艺术家,不同的人、不同的声音灌入导览器,我想通过这样点滴的行为能够表达出对展览的尊重,也是从不同视角来观看实验展览的一种形式。

文档来源: 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