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八:“掩映清光竹一丛”

  
  吴昌硕  风竹
  

  

  竹者,枝叶挺韧、凌寒不凋,虚心劲节、刚柔兼备,正与儒、道文化所追求的君子之风相契合。因此,竹也被赋予了清高、坚韧、虚怀、避俗等广泛的精神内涵,成为历代画家抒放林泉之心,排解俗世纷扰的最佳画题。

  吴昌硕80岁(1923年)所作的《掩映清光竹一丛》图轴,藏于中国美术馆,是其墨竹画的代表作品。

  题画诗曰“爵觚盘鼎彝钟,掩映清光竹一丛。种竹道人何处住?古田家在古防风”。

  首句名物均是商周礼器,常以青铜制造,多铭有金文。“写竹还于八法通” [[i]],吴昌硕中年采纳海上大家任伯年的建议,“深思力索一意为孤行”[[ii]],“直从书法演画法” [[iii]],致力于将自己笔势圆满、笔力遒劲、气息沉厚、苍润兼备、极富金石意味的书法面貌带入墨竹画中。联系题画诗第二句,便可知画中丛竹清光掩映之下,是吴昌硕对金石入画的努力。

  “古防风”是大禹时期的古国,吴昌硕家乡即在其治内。而“种竹道人”则是蒲华老友的别号。蒲华曾在夏日自带画笔,至缶庐挥毫作墨竹。其潇洒的作风,如手掌般排列的竹叶,听之有声、思之成咏的风竹意境,给吴昌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iv]]此画距蒲华写风竹之事,已逾近50年了。从学其“如掌”般的竹叶组合,到以金石入画、“金错刀”写竹,吴昌硕始终对蒲华笔下的风竹意境念念不忘。考察吴昌硕各时期的墨竹作品,可以看出他对蒲华墨竹,尤其是风竹意境的研究,以及由此对传统墨竹程式的探索和发展。此帧风竹正是吴昌硕在艺术上对吴、蒲二人40年君子之交的理解和诠释[[v]]

  《掩映清光竹一丛》画面整体布局“直起横破”,取势险绝,是吴昌硕墨竹笔墨结构的典型形式。[[vi]](分析图1

  沿着竹竿和长题的趋势,向下方作延长线;沿着竹叶的趋势,向左作延长线。数条延长线在画外下方的交汇处,就是画面整体气势起、承、转、合的起点。(分析图2

  由起点出发,虚接至竹竿和长题,向上直起,是画面的主起部分。其中,长题与画面右边平行,直冲顶边;靠右的两根竹竿取“顺掌”章法,一竿向右倾斜,将自身“起”的力量承接至长题,另一竿则略正姿态,也隐隐地朝右上方指向长题,助长了长题向上的趋势、力量,构成转合部分的主体和气势;最左侧竹竿起笔略高,露根不露梢,取“欲右先左”章法,先向左上方迂回,至中段开始转向右侧,与长题形成“合掌”之势。(分析图3

  由起点出发,在画外迂回向上,虚接至上、中、下三组竹叶,是画面的副起部分。经副起而从左边重新进入画面的三组竹叶,完成了画面重要的转合部分。这一股横破的势,与最左侧竹竿直起的势合二为一,与右侧长题共同构成了《掩映清光竹一丛》整体章法关系的“大合掌”。(分析图4

  在上、中、下三组竹叶中,上部一小组淡墨竹叶“横破”最左侧竹竿,指向右侧长题,帮助最左侧竹竿完成向右方的转与合;中部一大组浓墨竹叶,总体趋势朝向右下方,“横破”三根竹竿和长题,气势雄强;下部一小组浓墨竹叶,“横破”三根竹竿,总体先向右下方发展,紧接着转向右方。其中,以上部一组竹叶为主,与中部一组形成“顺掌”章法。中部、上部两组,又与下部一组形成上下“合掌”章法。

  画面空白有实空白、虚空白之分。

  实空白空无一物,决定画面布局的整体走势。在《掩映清光竹一丛》中,最大的实空白位于画面右上部,将构成“大合掌”的双方分隔开来;相对应的,第二大实空白便位于画面的左下角,呼应最大的实空白,避免其陷于孤立。

  虚空白中包含无数小空白,使画面空灵透气。此帧最大的虚空白位于中部。其中的淡墨竹枝,不仅表现形象,还充当着各气势组成之间的连接和过渡。既保留了一块重要的灵动空间,又不至于截然分割,阻断气势运转。如此精微的处理,大概正是吴昌硕墨竹画“难攻”的“小心处”[[vii]]吧。(分析图5

  吴昌硕作品的钤印也是章法布局的重要组成。

  “吴俊之印”、“吴昌石”一白一朱两枚名章,钤于长款左下侧,使其虚指画面气势起点;将钤于画面左下角的“雄甲辰”朱文闲章,两枚名章相连,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指向左下角的三角形,平衡了画面整体向右倾倒的趋势。另外,压角章钤印时微微旋向左侧,呼应画面整体气势。(分析图6

  竹叶笔墨结构组合关系的变化,是《掩映清光竹一丛》的重要特点之一。吴昌硕在掌握墨竹程式和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在墨竹,尤其是竹叶的笔墨结构组合方面,做出了突破——既符合画材的形体结构,守“个”、“介”基本之法,又不像《芥子园画传》中的那样清晰分明,而是突出竹叶基本组合之间的相破、交叉,显示出一种发展了的笔墨结构组合形式。

  表现风竹意境的创作渴望和以金石入画的笔墨追求,促使吴昌硕从这两处入手,深研传统,致力贯通,努力创造出一种满足风竹意境表现要求的高水平的墨竹笔墨结构。在《掩映清光竹一丛》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笔墨结构创新的特点和力量:执羊毫如铁椎,逆入、健行、平出的古厚用笔;如铁刀冲出,苍处斑驳老辣,润处华滋圆浑的“金错刀”笔法;一波三折,圆满遒劲的笔力;浓淡互破,焦浓处厚重深沉,清淡处幻化滋润的用墨;左钩右勒,将“个”、“介”程式分解重组,专取交错、婆娑之态,互动、互破之势的竹叶笔墨结构组合形式;以及取势险绝,篆籀结体观念指导下的章法布局。

  诗、书、画、印在吴昌硕挥毫之际的完美配合,共同融汇出《掩映清光竹一丛》图中“如疾风振林,听之有声,思之成咏” [[viii]]的美妙意境。吴昌硕墨竹笔墨结构的密茂雄强之气,不仅一扫孱弱、浮滑的流弊,而且在画面章法、气势方面打开了崭新的局面,为近代处境艰难的中国画发展提供了冲出重围的动力和希望;吴昌硕把握规律、立足传统与生活的笔墨结构创新之路,也对当今诸多中国画认识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i]] 赵孟頫. 秀石疏林图卷跋诗. 故宫书画馆第一编[G]. 北京:故宫出版社,2009

  

[[ii]] 吴昌硕句,见边平恕. 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吴昌硕[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2

  

[[iii]] 吴昌硕句,见林树中. 吴昌硕年谱[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112

  

[[iv]] 见 林树中. 吴昌硕年谱[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88

  

[[v]] 吴、蒲1871年订交,1911年蒲华卒,二人相交40年。《掩映》一图作于1923年,距蒲华风竹之事已逾50年。见 林树中. 吴昌硕年谱[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7 60

  

[[vi]] 本节采用张立辰“笔墨结构”理论为方法论进行画面分析,张立辰“笔墨结构”理论及相关概念见张立辰. 中国画体认与教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1-140

  

[[vii]] 齐白石语:“缶老的画,豪放处易取,小心处难攻。”,转引自 林树中. 吴昌硕年谱[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106

  

[[viii]] 吴昌硕为蒲华《芙蓉庵燹余草》序,转引自 林树中. 吴昌硕年谱[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88

文档来源: 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