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曾

   陈师曾(18761923),生于湖南凤凰,原籍江西义宁(今修水),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孙,陈三立(陈散原)长子,陈寅恪之兄。名衡恪,字师曾,号朽者、朽道人,又号槐堂。1898年考入南京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堂学习。1902年赴日留学,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后进高等师范学校学博物科。1909年归国,任江西教育司长,后任南通师范学校博物学及湖南长沙第一师范教员。1914年赴京任教育部编审,并在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国立北平美术专门学校、北大画法研究会任职。1920年与金城、周肇祥等人发起成立中国画学研究会。1922年赴日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19239月因病卒于南京。陈师曾的艺术师古而不泥古,在继承中求变,同时注重观察,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且能熔书画篆刻于一炉,被公认为民国初年北京画坛最有名望的画家之一,其对齐白石的推介与宣传成为画界美谈。此外,陈氏撰有《中国绘画史》、《中国画是进步的》、《文人画之价值》等文章及著作,为二十世纪深入研究、重新阐释文人画要义的第一人。

  1910年,陈师曾从日本归国后不久,先就职于江西教育厅,后转赴江苏南通师范学校任教,在此一段时间,常往来于上海、南通两地,与吴昌硕相识并从其学画。后来,陈氏取“染仓室”为堂号,自谓受吴昌硕艺术熏染甚多,其1923年去世时,吴昌硕题挽“朽木不朽”,对其艺术人生给予极高的评价。陈氏为人坦荡热忱、学识全面深厚、艺术态度包容并蓄,为北京文化艺术圈的中心人物。其艺术创作也是诗书画印“四全”,其篆刻、书法受吴昌硕影响尤深。就其写意花鸟画而观,近学吴昌硕,远宗徐渭、陈淳、扬州八怪二李(李鳝、李方膺),长于大写意笔法,又因长于博物学,于造型尤为准确,浑厚绮丽,自成简远雄秀一派。  

文档来源: 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