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雄师过大江》

  

  《百万雄师过大江》 陈树东 2009年 布面油画 245×480cm  

  渡江战役是人民解放军1949年4月21日至6月2日在长江中下游实施的大规模强渡长江战役。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在和谈烟幕的掩护下,以70万兵力组织长江防线,企业阻止解放军渡江南进,以达到保持江南半壁江山,待国际事变卷土重来的目的。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当日午夜发起渡江战役。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地段,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东、中、西三个集团,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渡江战役历时42天,歼敌43万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苏南、皖南、浙江全省和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分,为尔后解放华东全境和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件作品以大场景为主,表现战争、表现历史的瞬间,其实也是表现人的精神、信念,表现当代人的认识、思想和艺术追求。画家坚持在写实的基础上适当借鉴一些表现主义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审美追求。画家把创作中心从历史真实转移到艺术真实上来,希望这幅作品不完全依靠它所再现的历史事件来感动观众,而是通过作品本身的艺术感染力来触动观众的灵魂,引发人们的思考。作品以表现主义的笔触力量和肌理效果去传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并营造一种斑驳、遥远、模糊的历史印迹,建立与观众精神上的共鸣。作品不是在宣泄某种激愤的个人情感,而是在制造一种苍凉厚实的氛围。作品有意识地不使用那种过于狂乱随意的表现主义语言,而尽量使画面保持一种凝重宏大的基调。在激烈的渡江过程中,炮火激起巨大的浪花,衬托着迎风而进的帆影,并通过灰褐色的调子点缀着红色的旗帜,反映了渡江战役的艰险残酷和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无畏。

  画家要表现深沉厚重、宏大激昂的效果。构图必须具有一种坚不可摧的稳定感和牢固感。因此,这幅画从整体出发安排形象,使画面结构特征非常明确,并体现出一种粗犷雄浑的力度。作品虽然把船帆、水浪作为主体形象,但刻画并不拘谨细致,尤其更降低了人物在构图中的分量,目的是产生一种雄浑的运动感。这件作品十分注重表现油彩自身的材质之美,并把颜料及其肌理作为传达艺术精神的媒介,而获得了强烈的思想内涵。画面忽视了物象的精细刻画,而是点到为止或以意到笔不到的国画写意方式表现情节,由此摆脱了形象的局限和简单的歌颂,而将战争作为一个严肃的主题上升到人本主义的高度。作品尽量避免具体史实的束缚,而以人物、场景和环境浑然一体的意向式手法再现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总之,画家以斑斓的色彩、高昂的气势真实地反映了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并以表现式写实刻画了人生的生死爱恨、苦难牺牲,希望克服这一系列根本的问题,解决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矛盾关系。———美术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赵欣歌--《历史与艺术——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集》—文联艺术出版社——2009-12

文档来源: 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