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义公园(三)
Chiayi Park (III)
布面油彩
Oil on Canvas
1937
91cm×116.5cm
此画面特别注重光线照射到物体产生的色彩变化,所以景物间的色彩会相互辉映,形成一波波和谐的色阶。与其他“嘉义公园”的作品一样,你也会感应到“空气”穿梭于林间公园中,观此画令人心旷神怡。多条“S”形的小径,交错于画面,最后消失于暖色系的屋子及远景的树丛间,颇有渐入佳境之感。(刘长富)
这幅作品的年代不详,但可以确定是陈澄波先生在大陆活动一段时间回来台湾后所绘的作品。因为他在大陆开的是西洋绘画课,但私下会友,大都与大陆水墨名家( 如张大千等,当时尚未名扬国际) 交相往来,也会受中国绘画的思想与技法所影响,尤其是山水的画法。中国山水画法最基本的就是石头与树,树要立干伸枝点叶,基本功夫成熟,才能行云流水造山。鹿角树枝画法是最重要最基本的造形,在这幅作品中的枯树全都是鹿角树枝画法,可见他写生这幅作品时,是从大陆回来之后所作,而且不是全依实景而作,可能应用中国写意技法表现实地的枯树而已。枯树那么多,天色又暗,但地面有部分黄色聚光,当时可能是台湾的冬天,阳光露脸的情景,也可能陈澄波先生采用古典画派的聚光法,把重点表现在路面上,因为亮面上有人物、小桥、黑狗、棕榈树,稍后面还有阁楼,这些都是画中的灵魂。此作的构图是采用现代绘画之父塞尚的S 型透视法,立脚点在前面高地俯视全景,马路配合小溪上下交错,使画面复杂而不乱。小溪是山仔顶流下的水,现在仍保持原状,但修筑为排水沟。(陈哲)
中国美术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