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林

  椰林

  Coconut Trees

  布面油彩

  Oil on Canvas

  1938

  97cm×130cm

 

  此画继“淡水系列”后,描绘台湾北部风光,画中以台北植物园为主题,而特别挑选椰树林以突显台湾的南国特色;背景的清代建筑—台湾布政使司衙门,更是历史的象征。椰树结构排列成组,树与树之空间大小相亲衬富有变化,与在公园中或坐或走、或站或倚的人们,营造出一个祥和安静的社会景象。(刘长富)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年,台湾并未受影响,陈澄波先生积极参加各种展览,继续滞留在北部到处写生。除了淡水之外也到台北的碧潭、总督府等地写生。这幅作品就是在现在的植物园里写生。一般风景写生都会以建筑物作为主体,但这幅作品中的建筑物只是白墙红窗,没有正门,据说是清代建筑。(台湾布政使衙门)但重点是在白色拱桥的方圆之内,桥的造型很特殊,桥的附近点缀几个盛装的游客,衣服的红、白色很抢眼,视觉焦点都集中在人物焦点上,草地上还有一个男童,悠闲地伸脚坐在地上,使画面更加逗趣。但画题却是椰林,可见画家本人非常得意于椰林的效果。画面一半面积是园地,画面透视宽阔是用椰树的立足点标示,树干的变化,很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在舞蹈,树叶就像兰屿舞女的甩发动作,飞舞有律动感,椰林叶后方不见天空,全是深绿色,可见背景是一片大树林。

  此幅作品看似热带的南国风光景象,画的却是台北市南海路植物园的椰林。台北植物园占地广大,树种甚多,浓荫蔽日,且位居市中心,真是都市之肺。园内的国立历史博物馆、台湾艺术教育馆,文物收藏丰富,是台湾重要的展演空间。这里通称“南海学园”。(陈哲)

文档来源: 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