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陈澄波毕业后即返回祖国,在上海任教,担任新华、昌明、艺苑等校西画科教授兼主任,并任全国美术展览会筹备委员、上海市中等学校图画科督察、上海市全国中等学校夏季油画讲习会讲师等职,并代表全国十二大画家,参展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作品《清流》、《绸坊之午后》则参加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展。
在上海任教的5年时间里,陈澄波游历江南各地,勤于写生,留下大批风景画作。他的艺术创作富于热忱与文化敏感,每到一处,便能捕捉到该地独特的人文景象,留下了一批富有特殊风貌的作品,如《清流》《西湖》《苏州》《上海码头》等,是研究20世纪30年代中国油画发展的重要史料。
在沪期间,陈澄波不仅艺术创作丰富,艺术活动也很频繁。1931年参加了决澜社第一次会务会议,又于1932年参加了决澜社第二次会务会议。“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上海局势急转直下,这一时期陈澄波也创作了不少体现战争下的中国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有着如浓墨般的重黑线条,体现了艺术家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侵略者的愤慨。
中国美术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