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保存修复

  作品是艺术家创作热情与血汗的堆栈,或许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然而却不一定经得起人为或外在环境的破坏。作品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历程之后,有些会因为创作者所使用的材料、创作方式及收藏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各种不同情况的病变。台湾高雄正修科技大学艺文处文物修护中心,于九年前(2005)成立以来,对艺术品正确修复及保存观念之传播不遗余力,更将科技的研究方法、检测方式和技术,以及高科技的设备仪器导入,让艺术品在修复或保存的过程中,更有其可靠的依据作为参考,降低待修艺术品二次伤害的机会。此外,艺文处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物保存修复研究室,规划设立艺术修复保存科学研究室,更于2009 年4 月率先成为艺术修复保存领域中第一间TAF认证实验室,以确保本研究室管理系统及技术层面之质量良好。

  陈澄波的作品,历经数十年历史,部分画作已有劣化迹象,为使其能再以原有面貌呈现,财团法人陈澄波文化基金会将家族收藏之代表性作品,委托文物修护中心进行保存修复,并在双方合作下,集结画作与修复过程于“南方艳阳”特展呈现,期使观赏者在观赏陈澄波的作品之余,进一步由艺术品修复过程了解作品保存维护的必要性。特展展出内容,结合现代科技与修复工法,透过作品红外线、紫外线、X 光等检视分析及修复过程中的重要文件与影像纪录的呈现,来探讨艺术家的创作技法,以及艺术品的正确保存维护工作。

文档来源: 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