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北新

  谌北新先生于1932年生于北京。家庭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父辈的亲友中,有很多20世纪前期中国文化教育界名人,他的童年和外公沈尹默先生在北大校园度过,浸润在文化如斯富饶的家学中,谌先生学养丰厚,气质纯朴而儒雅。正是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追求本真的赤子之心,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在油画创作,特别是风景画写生创作方面忠实自己的自然情感,倾以中西文化之功底,而后以“须其自来,不以力构”的有感而发创作出明丽、朗润的油画作品,在中国风景画领域独树一帜,引人尊重青睐。

  1953年,谌北新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分配至西安美术学院从事油画教学工作。1955-1957年在中央美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习。他在油画训练班的毕业作品《北京崇文门》格调清新自然,他的作品是该展览上唯一的一组风景画作品,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画坛以革命历史画为主要关注点的大环境之下显得尤为独特与勇气可嘉,具备时代意义。从“马训班”毕业后,谌北新回到西安美术学院继续从事油画教学工作,他曾任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西安美术学院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陕西油画学会会长及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等职。

  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今几十年过去了,谌北新一直坚持不懈的在风景画上探索,经历时光荏苒和时代变化,他追求绘画本真、沉潜往复、初心不改。在这期间,他一直忠实于自己对“如身边琐事一样的小景”的热爱之情,在诸如小巷、小路、小港、白雪、马厩等这类题材上运用自己的色彩修养,以油画为媒材,以蕴含“骨气”的大气笔法在沉静且明丽的画面中传达出“特殊”且“有意思”的绘画语言。靳尚谊评论谌北新是中国当代风景画里的印象派代表。水天中则感慨他的作品“寄妙语于豪放之外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在绘画中倾以真心,加之天赋与学养,时间不欺其付出,谌北新在绘画上获得丰硕成果,他的艺术成就是中国当代油画成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钟涵先生评论他“突出色彩力量,形成中国特色”。谌北新具备旺盛的创作力,作品兼具高品质与广认可。1957年他的作品在莫斯科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展出,1988年在荷兰和巴黎举办了“谌北新油画展”,多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在北京、武汉、西安、广州、台湾、香港和美国等地举办过多次画展。他出版了多本个人著作并著有教材,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香港亚洲艺术基金会,英国牛津大学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谌北新在中国油画界十分突出,高品格学术地位和突出名望双收。

  

文档来源: 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