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出发点源自服务于波兰华沙国家民俗博物馆多年的工作人员,彼得·沙茨基(PiotrSzacki)提出的一种工艺整体视图的概念。他对事物的理念竟然与现代设计理念惊人地一致,并且十分重要。莎茨基不止看到了有趣的博物馆藏品,同时,还有被创造的事物和未被满足的东西。他还会注意到其作者、使用者、构成其本体的材料、被创造的原因及要满足的需求。他对研究乡村物质文化生产以及民间工艺品特别感兴趣,这当然是与他所管理的博物馆的藏品性质有关。作为一个民族学家,他观察物品,并在它们身上能看到其作者和使用者的故事。他被原料转换成产品特殊的那一时刻所迷住:树根做出来的钉耙,树干做出来的凳子——这一切对他来说,证明了产品首先应该是实用的,实用功能是高于装饰功能的首要条件,这也是从前手工制作产品的出发点,而更广泛的象征性含义则取决于环境背景,而不是产品本身的用途。同样的,实用功能高于一切的理念,对于那些希望创造有用的、有利于大众并满足当前需要的产品的现代设计师也是一种挑战。
“自由设计”成为了几个共存,但不一定彼此相容的现象(当前趋势、现代理论和以前的传统)的共同借口。在这个项目之下,我们建立了设计师、工艺美术家、民俗学者、设计理论家等不同领域的合作空间。有一位设计师,也是本项目的创建者之一说:本项目的目标是实现“去神秘化”这个设计词汇,一扫原先质量和实用化被时尚色彩以及朗朗上口的广告口号所代替的产品设计概念。本项目要使设计成为简单、朴实、经典的日常实用物品,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以用得上。而年轻设计师们正在实现他们的这种理念,并使其投放市场被大众认可(阿图尔·普什卡雷维奇(Artur Puszkarewicz),AZE design)。
本项目的第一阶段,意在开发收藏于工艺品日常用品仓库里产品(由彼得·沙茨基亲自创造布局和归档)的现代版本。产品经过有着丰富知识和经验的设计师、工匠、民俗学者和博物馆策展人代表组成的专家小组进行选择。
我们规定了包括产品选择标准和对产品的基本要求(产品的实用性、制造难易度、技术规格,包括其尺寸、材料等)的产品简介。这一阶段,我们经常进行跨学科小组会议,以加深我们对彼得·沙茨基思想的认识、了解,共同确定项目的每一个细节,从而使我们研发的生产、销售新模式能够成为制造现代产品的一种新方式。
设计师们可以把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作为灵感,让使用者自行选择产品尺寸,材料等。过程当中还应考虑到制造产品的工艺类型,及其普遍性和实用性。对于稀有工艺和濒危工艺(如:藤编工艺),可以考虑是否应该和怎样加入产品设计当中。
项目也十分支持民间工艺,包括濒危工艺以及手工制造。AZEdesign、阿图尔·戈斯克(ArturGosk)和尤雷克夫人(PaniJurek)接受了这个挑战,在展览中可以看到他们的设计成果。
AZEdesign新产品的设计灵感,就是源于一种用于储存液体的、具有细颈和小口的传统陶罐叫做buńka。设计师的出发点意在解决以下问题:在制陶作坊中,采用传统方法制造的大部分类型的产品,早已失去在现代家庭中的用途,但工匠们还是一直遵循传统模式,使得这些产品渐渐变成了装饰品和收藏品。如何让传统陶器作坊又开始制造实用的产品?答案就是稍加修改形式,并彻底改变产品的用途,比如把去掉把柄和底部的陶罐,作为灯罩来使用。
设计师和建筑师阿图尔·戈斯克(ArturGosk)创造了三个产品:都市蜂箱、仿麻鞋和一种利用树木自然生长成形制作的旋涡凳子。新的都市蜂箱的设计,是献给对养蜂业感兴趣的彼得·沙茨基的结果,博物馆获得了这一系列的许多收藏品。通过新的蜂箱设计,阿图尔·戈斯在有关蜜蜂大规模消失的问题讨论中发表了重要的言论。在欧洲大都市,养蜂成了一种热门话题。在波兰,各种社会活动家和环保爱好者越来越喜欢讨论这个话题。设计的蜂箱,结合功能性和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涉及到现代极简主义的小规模建筑和家居。个性化生产的重点是要有匹配的材料,包括制作物品的材料以及对在物品摆放时的选择。
框架结构蜂箱 波兰华沙国家民俗博物馆收藏品(马佐夫舍地区,约1920年)和当代都市蜂箱(根据阿图尔·戈斯克(Artur Gosk)的设计方案)
摄影:Edward Koprowski
尤雷克夫人(PaniJurek)的设计利用二十世纪初,备有特色长形椅座的椅子。这种有趣的形状是为了满足坐在椅子上做各种家庭工作的使用者的需要。尤雷克夫人的设计,将“丢失的公分”还给了椅子,让椅子可以更舒适的用于劳动,简单明快的造型,结实耐用的程度甚至可以使用百年。这样物品就成为了工作的地点或工具。
所有的设计师,都是在和工匠密切合作之下设计了自己的产品原型。产品的技术文档,在知识共享(CreativeCommons)著作权许可之下,公布在因特网上。有意者可以通过免费从网上下载这些资料和能够制造产品的服务点地图,然后找最近的工匠或者亲手制造适合自己需要的个性化产品。
这是解决如何使工匠作坊的传统生产模式,能够代替现代工厂来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式的创意。在和工匠合作之下,设计师开发产品,之后连同所有制造产品的相关指引,利用网络平台将产品投放市场。将工匠生产、销售产品的旧模式用现代化方式整合。原先传统的模式为:1)工匠在传统工匠铺利用传统工具制造产品;2)产品以买卖方式只在周围地区流传;3)客户购买产品直接找工匠。而我们开发的现代模式,在下述方面整合了传统模式:1)设计师和工匠合作制造产品;2)技术文档通过因特网向大家提供,因此流传范围更加广泛;3)消费者可以网上下载技术文档,并找当地工匠制造产品。
我们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做简单的回答。我们的目标非常广泛,涉及到当代手工艺的许多问题,也包括博物馆收藏和生产环节的问题。我们知道,必须长期拓展产品设计、扩大合作的工匠作坊数量,以及进一步推广新的生产、销售模式,并通过建立客户与制造商的关系来打造坚固在地基础。要推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产模式,给民间手工艺品“第二次生命”,这就是我们自2014年初,通过合作项目要实现的我们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主办单位:波兰华沙国家民俗博物馆协办单位:“总部在华沙”协会 (Stowarzyszenie“Z Siedzibą w Warszawie”)
本项目补贴单位:波兰文化和民族遗产部,属音乐舞蹈学院进行的“Kolberg 2014 – Promesa”项目。
中国美术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