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瑜

  1962年,出生于台湾。

  1981-1984年,台湾辅仁大学法文系。

  1986-1987年,法国里昂大学。

  1992-1995年,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

  1995-1996年,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研究生班。

 

  Artist Biography

  艺术简历  

  2016年

  心智与图式—绘画作品展(深圳美术馆, 中国)

  2015年

  心智与图式—绘画作品展(南京艺术学院,中国)

  新加坡建国50周年圣陶沙慈善展(新加坡)

  东南亚运动会雕塑展(新加坡)

  艺术厦门国际博览会(厦门,中国)

  2014 年

  Sensual 声色, Yado Art(新加坡)

  The Global Icon 全球图像, ION(新加坡)

  南洋美专校友会39 周年纪念美展(新加坡)

  南京国际美术展(南京,中国)

  2013 年

  Colours of India 颜色印度 个展(新德里,印度)

  2005 年

  InNude 裸中, Yado Art(泰国)

  江苏艺术沙龙邀请展(南京, 中国)

  2004 年

  Arts at the Raffles 莱佛市酒店艺术 (新加坡)

  SingArt, A Brush on Lion 新加坡狮子慈善展(新加坡)

  Winter Collection 冬季展, Yado Art(新加坡)

  Intimate Visions 私密图像 个展(新加坡)

  2002 年

  联展, Ipreciation 谁先觉(新加坡)

  2001 年

  Flashes,Colours,Moments 闪影,颜色,片刻个展(新加坡)

  2000 年

  师生行三人联展(新加坡)

  “化腐朽为神奇”装置展(新加坡美术总会,新加坡)

  新加坡艺术协会2000 年展(新加坡)

  1999 年

  Nokia 1999 艺术展(新加坡)

  1998 年

  新加坡河艺术雕塑展(新加坡)

  1997 年

  艺术和中国象征 (新加坡)

  1996 年

  “理性与感性”二人联展(新加坡)

  南洋美专校友会20 年回顾展(新加坡)

  Della Bucher Award 展(新加坡)

  

  

  记忆有很多层次,视觉、触觉、嗅觉、听觉,总归在“感觉”里。身为一个画家,我很庆幸能让画布成为记忆的落脚处。在画布上可以表达的东西除了视觉的印象外,有时也是无人见过的心里的场景。除了对于所见所经历过的感触外,画中有很多隐语,其实是和自己的对话。

  “记忆的角落”是对那些深藏于心中印象和感觉的记录。尤其是在旅行中的。每一次的旅行,是身心感官的全面开放。旅行中对所见所闻,当下无法完全厘清的思绪,在事后咀嚼回味起来,也许是某天发生的事,遇见的人,共度的时光,无意中瞥见的一景,便如水一般汩汩的流入记忆之河。

  这个系列展出的作品,有一部分是中国的,江南的,一部分是其他地方,还有另外一些是心中不为人知的角落。大部分是那不起眼的一隅,但恰是那些平常的角落,可以看到生活的痕迹;那些片断编织了每一个生命的时刻。比如在江南小镇的里巷偶然路过一户平常人家,庭院中有一张红色的桌子,初看时觉得那鲜红在那个朴实的近乎破旧的中庭显得突兀。刚巧住家一位看起来很温文的男士出来了,谈起这红桌子,是家人用来工作、吃饭、小孩做功课的地方。心中起了一股暖流。多年后我又重游旧地,那张红桌子还在,多了许多斑驳。时光在上面刻印了无法模仿复制的“生活的痕迹”。我们看不见时光,但它以独特的方式显现流逝的岁月。然而,看得见褪色的桌子,看得见心里的沧桑吗?同样的,人来人往之间的几张流着余温的椅子上,有多少隐藏着的离合?那面破旧的白墙,曾经染过多少日出日落和伫立等待的人影?

  在和阔别的老友共度一杯浓郁咖啡的时光里,透过窗,在熙攘的人群中看到的,是别人或自己的缩影?

  夜晚的小巷,那几盏昏黄私密的小灯透露的,是什么样的人生戏码?

  那天的事,以及那些说不出也无法形容的记忆落实在画布上,如果生命的起点也是终点,那么这个过程中的记忆便更弥足珍贵。因为这些记忆的角落,我得以穿梭于不同的时空,从闭起眼睛就可以回忆的场景里,从顷刻的印象中,看见永恒。

文档来源: 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