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9月19日讯 路德维希夫妇是德国著名收藏家,艺术史家。
1996年他们捐赠了
89件
117幅国际艺术作品给中国美术馆,使得中国美术馆的藏品中增添了包括毕加索在内的一批外国艺术家的作品。
2014年
9月
18日,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展"路德维希的艺术课"开幕,通过本次展览重温这批作品,使观众仿佛翻开了一本现代艺术史。
彼得•路德维希教授(1925-1996)和夫人伊蕾娜•路德维希教授(1927-2010)一生致力于艺术品的收藏和研究。其收藏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世界艺术的整体发展轨迹和面貌。1957年起,路德维希夫妇陆续将其艺术收藏向世界各地博物馆捐赠或外借,并创建了多个以路德维希命名的博物馆和艺术基金会,让更多人享受其艺术馈赠,被誉为“终生献给艺术的人”。
1996年3月27日在中国美术馆草签捐赠协议,路德维希夫妇决定在自己丰殷的艺术收藏中精选82位欧美艺术家包括巴伯洛•毕加索、安迪·沃霍尔、盖哈德•里希特等欧美现代艺术大师的89件117幅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艺术作品赠送给中国,这是我国首次大量收藏西方艺术品。作为捐赠的受益者,中国美术馆多年以来致力于这份文明的传递与沟通,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份文明的馈赠,这是彼得·路德维希和伊蕾娜·路德维希的意愿,也是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宗旨。

展厅入口

路德维希夫妇

展览现场

巴伯洛•毕加索作品

展厅一角
中国美术馆为了有效发挥藏品的教育和传播作用,实现路德维希夫妇的初衷,在竭力保护藏品良好状况的前提下,多次将他们送到北京以外的城市巡展,已去过成都、广州、武汉、南京等城市,今年还将巡展至哈尔滨。即使如此,中国美术馆在金秋北京的最佳展期挤出一段时间来展览这批艺术品,让观众听路德维希的艺术课。